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一直是高中理科教学中难度较高的学科,由于知識晦涩难懂,理论抽象单调,很多学生对其缺乏兴趣,因而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有趣的语言描述或生活现象,由浅入深,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实验,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学习积极性  兴趣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5-01
  物理是一门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相应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学科,它兼具理性逻辑与感性思维,往往通过具象的实验过程或生活现象总结出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呢?
  1.课堂教学趣味化,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遇到重点就让同学在书上标注出来或直接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单调而枯燥的教学方式令课堂气氛过于安静和沉闷,再加上知识本身的艰涩,很多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是昏昏欲睡。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想在讲完后以提问的形势与学生互动,得到的结果不是主动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就是全场鸦雀无声,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新式教学理念提倡教学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究老师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与沟通,寓教于乐,将晦涩的知识融入有趣的话语或现象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会令学生更易理解,课堂气氛更活跃。例如在讲解 “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个现象就好比你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因为不会走路,爸爸只能够将你们抱在怀里;当你们长大一些,学会了走路的时候,爸爸就可以将你们牵在手上;等到你们再长大一些的时候,爸爸就会对你们说:‘儿子(闺女),走,外面玩去’”。再比如讲解“楞次定律”的时候,可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烂泥塘被太阳晒过之后会形成一层比较坚硬的表面,这时当人们踩上去后,表面的硬度会阻碍你向下沉;但是当下沉之后呢,若想拔腿出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此外,在讲解“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以这样跟同学们说:咱们班有五十人,在小教室里会显得很拥挤,这样就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而要是把你们放在学校的大礼堂时,你们互相之间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风趣,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讲知识的印象,有助于记忆。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大多以教师动手演示、学生在旁观看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直接参与实验操作,对相关知识还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另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对部分演示实验现象很难看清,也就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非但不能深刻理解知识要点,更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将单纯的演示实验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手、脑、口,更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将实验教学形式由教师演示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实验的主动权交至学生手中,让他们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并从所得现象中归纳总结出相关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还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其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其主动思考创新的意识,这是简单的演示实验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在做“光的衍射实验”时,如果单纯的由教师进行演示,部分学生会由于方位和角度等因素难以看清实验现象,但若让学生实际操作的话,他们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实验过程与结果,让他们在理解知识要点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创造的快感,这样的效果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
  3.鼓励提问质疑,拓宽学习思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很少鼓励学生提问与质疑,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学习思路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仅会令解题方法多样化,也会在拓宽学生学习思路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某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相同问题,如果反过来问,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个条件,结果又会怎样?在某种特殊情境下归纳出来的结论,能够适用于其他情况吗?这一结论是只能用于解释某类特殊情况还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令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令他们在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只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才能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令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茂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117.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非常有必要。针对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培养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是规范操作,清楚为什么要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自我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分析化学 实验技能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
近一个时期,《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抓住一些在群众中有重大影响的认识问题、是非问题,组织读者开展专题讨论,这是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好办法,是群众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必然会运用到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平台。以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是目前我们需要研究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现代信息技
期刊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不仅会严重破坏开采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会严重污染消费
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实施了一年的“自主-互助”教学形式,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该教学形式能较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给学生增加展示自我、锻
渤海是我国海上石油的重要产地。海洋水文环境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往往因为海上没有常规的长期海洋环境监测站,其水文环境特征不被人们所了解。本文使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我国较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再利用富营养化水体是水处理过程中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新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二级标准要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中考物理成绩统计中“低分率”偏高,物理“学困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认为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隐藏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困生 激趣 生活 情景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高中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其中高中物理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无论是其知识点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还是知识的延伸性和衔接性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基础对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措施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4-02  从素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的理念和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许多困惑、迷惘的问题。作为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勇于创新,勇于挑战,不断改进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 困惑 课改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6-02  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