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加强言语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地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
  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地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地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可使语感细腻,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多个角度体会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关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做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拔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00”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時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等。我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使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其他文献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伴随计算机技术而迅速发展、广泛普及和应用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量,它在软件和硬件上都采用了许多抗干扰的措施。文章首先介绍了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在其经典著作《战略与结构》中了阐述了“战略决定结构”的管理原则,即企业的战略变化先行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集中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不是命令。而是激励。激励教育,是根据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秉持“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的信念,相信每个人都想进步,想发展。建立以激励机制为中心,面向全体,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潜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模式,关心和激励每一个学生,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    一、激励兴趣,满足好奇    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广泛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以知识的全面整合为主。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切实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以讲授为主教学方式的弊端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我们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静听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性,都有自己的自主性。以往教师上课时往往只考虑大部分学生,忽略了少数人,这样不利于每一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一位专家说过:“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去研究课堂上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开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细节价值,并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课堂呢?    一、体察细节过程,剖析教学成效    所有的细节都是一个“过程”。课堂教学细节有各种教学要素
本文介绍了彩虹产生的物理机理。
期刊
沥滤是天然胶乳浸渍制品一种非常有用且重要的工艺。沥滤可降低胶膜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 ,改善胶膜的物理性能 ,降低胶膜中蛋白质含量和亚硝胺含量 ,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