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过程成为了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改变——由原来教师的单一灌输,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 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缺乏有效教学.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针对存在的这一现象,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的同时,对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作了些尝试.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数学教学的基础
  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 目标的制定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 在教学“多边形”这一内容时,目标是这样设计的: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多边形及其内角、对角线等概念;(2)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3)准确辨别凸多边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类比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实物中辨别寻找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或设计一些实物形状,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就比较人性化.
  二、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实施有效数学教学的先锋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教师在实施有效数学教学时,应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一堂課可以由无数个教学情景串连而成,可以是“扣人心弦”的悬念的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的开展,“令人神往”的探索,“沁人心脾”的讨论,“耐人寻味”的应用,“发人深思”的练习,等等. 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无外乎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渴求的一种向往,在教与学双方的内心情感上达到共鸣,把数学教学推向高潮,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师与学生情感的自然融洽,“教”与“学”心灵的震撼的目的,激励一种美好学习热情的滋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全员参与是实施有效数学教学的保障
  有效的课堂最重要的是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评价一节课是好还是坏,是有效还是无效的首要前提是学生是否一直参与学习,如果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课设计得再完整、再好也是低效或者说是无效的. 下面看一个扇形统计图的案例片段:随着电脑里《生日快乐歌》响起,教师调查班级12月份生日的同学个数,提议通过这节课全班同学一起过个集体生日,然后出现蛋糕,学生沉浸在亲情友情之中. 提出问题:如何来平均分蛋糕?学生积极尝试,最后得出:1. 要经过圆心;2. 要按圆心角度数分,引导学生知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引入设计说明:1.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同时无形中让学生得到亲情友情教育. 2. 通过分蛋糕,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画扇形统计图时,根据各部分所占比例计算圆心角度数. 3. 同时为下面的调查埋下伏笔. 看完这个片段与作者的设计说明,我们可以想象上课的氛围.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很重要. 同时教师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课堂,一个幽默风趣,具有很好数学底蕴与素养的教师会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四、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实施有效数学教学的关键
  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结果反馈信息,越及时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从学生的目光、表情、态度来了解;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给学生提问释疑;也可以当堂提炼少量的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题给学生做,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补充讲解;还可以专门安排一到两节课来解决学生在近阶段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 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及时得到反馈,就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因此,教师对学生反馈一要及时,二要充分利用反馈,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纠正错误的认识.
  五、实施有效的评价是实施有效数学教学的重要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有效数学教学的开展. 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热情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 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行适时地指导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江波.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4(6).
  [2]王成东.探析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3).
  [3]张德芳,罗燕.初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8).
其他文献
通过现场取证,从砂轮压盘、安装方法、操作方法、砂轮质量等方面对造成砂轮爆片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及保护措施。实践证明: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后,砂轮爆片年均故障
通过分析和对比,选择适合于计算热轧型钢时平均单位压力的S.Ekelund公式对给定的H型钢轧制工艺进行了计算;同时,对H型钢的轧辊和轧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导入有限元计算环境,利用
通过对太钢热风炉富氧烧炉技术的实践研究,在对不同条件下合理空燃比的探寻中,最终找到富氧率为4%时,拱顶温度和废气温度皆在可控范围内,且焦炉煤气用量减少43%。
侧重应用乙炔还原法进行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原位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并提出了应用医用注射器作为原位培养容器和对培养后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了校正的改进措施 .列出了应
【摘要】成人高师学员兼具教师和成人学习者双重身份,通过分析成人高师学员的学习需求、学习内容选择倾向以及学习形式和评价方式的特点,确定教学设计应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应用性,起到较强的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注重教学趣味性.具体到数学学科,策略形态数学史教学设计能够较好满足这样的学习诉求.策略形态数学史是数学史在高师数学教育中存在和运用的两种基本方式之一,在具体专业课的教学中,作为方法和策略予以运用.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散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研究了5个不同品种猪HSL基因部分5’端区域和第6内含子至第9外显子区域DNA多态性。在对应于基因第7内含子的DMA扩增片段中发现一Alul酶切
本文研究了导入额外考贝的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nifA基因对受体费氏中会根瘤菌(Sinorhisobium fredii)NH01在碱啼根圈揎殖和竞争结瘤的影响。将NH01分别与带有标记基因luxAB的参照菌株NH01L和带有nifA基因和标记基因laxAB的重组菌株NH01NL按照
研究了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及其混剂(10:1)对3种重要农业害虫粘虫、豆蚜和稻黑尾叶蝉的毒力及其增效机理。生测结果表明:甲基对硫磷与氰戊菊酯混配对粘虫、蚜虫和叶蝉表现出明显的增
期刊
以钴浸出液为原料,以CaCO3为中和剂,以H2O2为氧化剂,通过氧化中和法进行除铁实验。主要考察了H2O2用量、沉淀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除铁率和钴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