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黑匣子”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面对凶险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敢上手术台的医生全中国找不到10位。如今,依托手术室“黑匣子”,越来越多的医生也能掌握复杂的手术技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手术室“黑匣子”,全称为信息采集机器人。它可以在10分钟内快速就位,不用布线,即插即用;手术视野可智能追踪,手术进行到哪里,摄像头就盯到哪里;术中所有数据全部可存储和共享,可实现远程协助……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信息采集机器人作为北京安贞医院医企结合创新成果亮相,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该成果出自该院新设立的科创中心,中心带头人正是医院院长张宏家。

摘取心脏外科“皇冠上的宝石”


  主动脉,这条从心脏出发,经过胸部、腹部,最终抵达位于骨盆附近骶髂关节的人体大动脉,是体内最大最重要的血管。远远看去,它就像一条形似拐杖的“黄金管道”,将富含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源源不断送往大脑、肺、肝、肾和胃肠等全身脏器,昼夜不息,维持着生命的循环。
  主动脉一旦出现问题,瞬间致命。尤其是如果内膜撕裂,血管内高速的血流会从内膜上的破口进入中膜甚至外膜,形成一个夹层。就像一个不断增大的气球,一旦破裂,积聚的血液会在几分钟内浸满整个胸腔腹腔,绝无生还可能。
  对于心脏外科,张宏家充满着求知的渴望,1989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北京同仁医院,在自由选择科室时,张宏家一头扎进了胸心外科。2001年的一天,张宏家走入心脏外科专家孙衍庆的办公室,说出了藏在心中很久的话:我要学习主动脉夹层手术!
  那个时候,年轻的张宏家几乎24小时泡在医院,把大大小小能参与的心脏外科手术全部做了个遍。心脏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等日渐炉火纯青,经历了3000例手术磨炼后,2006年,考验实力的機会来了。挑战张宏家的,是一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手术是心脏外科“皇冠上的宝石”,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又是主动脉手术中难度最高最复杂的手术,患者的胸腹主动脉要全部被替换成人工血管,置换完毕后还要同各分支血管小心吻合,稍有不慎,患者就会因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
  手术台上,患者从左胸到腹部再到左侧大腿根部打开了一个近1米的超长切口,整个人体器官完全暴露。开胸游离时动脉瘤突然发生破裂,鲜血从破口喷射而出,张宏家迅速将破口按住,充分的术前预案让他胸有成竹,早已准备好的动静脉插管配合体外循环机加压输血,降体温、心脏停跳,患者转危为安。近1米长的胸腹主动脉被逐节替换成人工血管,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腹腔干动脉,哪怕直径只有一两个毫米的肋间动脉也被重建。
  这是一场生命线上的“极限操作”,经过10多个小时的手术,张宏家团队成功置换了患者的胸腹主动脉。随后,心脏重新跳动,血流恢复如常。
  手术的成功,也奠定了张宏家在主动脉领域的地位,那时,成功完成此类手术的医生全国不超过10人,即便是到现在,全国能够完成这项手术的外科医生也不超过30人。

改进主动脉夹层手术策略


  不过,“炫技”不是外科医生的追求,比高精尖手术更重要的,是“让手术更简单一些,能够推广开来”。作为学科带头人,张宏家有更多的想法。
  主动脉夹层手术常被称为“夜战”,原因就在于其超长的手术时间。20年前,一次常规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平均时长能到十五六个小时,手术团队基本上是头一天下午进去,第二天天亮了才能出来,对医生的身心是一大考验。张宏家发现,之所以时间长,除了手术本身难度大之外,体外循环的降温复温过程是耗时主因。
  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停跳心脏是必经之路,此时就需要建立一个体外循环,用机器暂时代替心脏给全身泵血。为了让基础代谢减慢,最大程度减轻器官因缺血缺氧导致的不可逆损伤,体外循环又需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将患者血液降温至18℃左右。而降温、复温,需要时间。
  爱琢磨的张宏家挑战了西方传统深低温停循环的做法,提出了中低温停循环的脑保护策略。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他看到,停循环温度根本不需要降到18℃,25℃左右完全可以。这样既可等效保护中枢神经和腹腔脏器系统,还能缩短20%的体外循环时间。
  改变了停循环温度,张宏家又盯上了“术中出血”问题。出血,是主动脉外科手术并发症的“万恶之源”。心跳停跳后,需要暂停心脏、脑、脊髓、腹腔脏器和左右肾动脉的血供,再分段置换人工血管,每一个分支都需要缝合。缝不好会漏血,缝好后凝血功能不好会渗血,哪个地方出问题,病人都会因失血量过大而死亡。张宏家回忆,早期手术时,手术台“血流成河”是常态,血液有时甚至会流到地板上,将医生的拖鞋牢牢粘住,主动脉手术也因此被称作“血战”。
  除了技术水平差异,过去医学界通常认为,术中出血主要是因为体外循环造成了对血小板的破坏,影响凝血功能的缘故。但张宏家通过大量临床样本研究发现,体外循环导致凝血障碍不是血小板被破坏了,而是纤维蛋白原的流失。在他的倡导下,停掉体外循环后,由回输血小板改为输注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出血问题得到大大改善,术后二次开胸比例降至3.1%。


图片|北京日报

  手术技术策略得到改进,“中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策略”和“围术期凝血系统保护方案”等大大降低了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门槛,手术时长由原来的十五六个小时缩短至五六个小时,急诊手术死亡率从20%降低到7%,安贞医院成为全世界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最低的医院。   为了推动技术更快在全国各地落地,2021年,张宏家推动发布了《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这是我国首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专家共识,为主动脉疾病全国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权威性参考。

搭建全世界最大心血管样本库


  在北京安贞医院,张宏家的一句名言广为流传:手术做得再好,也只能救几个人,但一位临床医生如果把科研做好了,就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改变,这是一个外科医生最大的荣耀。张宏家自己也是这么做的,2008年,他调任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在繁重的手术之余,把大量精力集中在了主动脉疾病的相关研究上。
  超高的主动脉夹层误诊率引起了张宏家的注意。中国究竟有多少主动脉疾病患者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数字,按照国外相关数据推算,仅主动脉夹层这一种疾病,中国每年至少新发20万例。不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太多的患者还没来得及送到手术室,就因主动脉破裂瞬间丧命。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疾病极易被误诊。在张宏家的调查数据中,这个比例高达38.62%。
  如何减少误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张宏家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高危预警及干预研究”,纳入100余家医院,建立了多中心临床数据和生物样本库。这个超大型的主动脉夹层多中心协作网覆盖了全国9个代表性省市,入组患者样本6083例,最终建立了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高危预警与决策治疗系统。
  “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医生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在临床中大显身手。”张宏家说,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并不难,关键在于有没有这个意识。系统根据大数据对主动脉疾病进行精准画像,通过若干简单问题就能对患者进行一次精准的分型诊断。像抚摸足背动脉这些顶尖级医生总结出来的“妙招”,也都囊括在内。

  机器人主体就像一个“手提箱”,上方延伸出来一个巨大的机械臂,一直抬高至手术台上方,高清全景摄像头和数据传输同步开启,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内。神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运算和为手术器械赋予“靶标”的方式,摄像头可以跟随手术刀自动移动,对正在操作的区域高清展示。线上专家也可以远程遥控摄像头,对手术进行现场指导。

  确诊主动脉夹层后,系统还可对其精准分型。“医生是人不是神,仓促应战,肯定没有在各方面都准备充分后再做效果好。”张宏家对此深有感触。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唯一方法,但越是这样的重大手术,就越需要考虑周全。哪些病人需要立刻做手术,哪些病人可以缓上几个小时,通过对6000例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系统同样给出了具体指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经过多个版本的迭代升级,如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高危预警与决策治疗系统已经在100余家医院得到临床推广。5分钟出结构化病历,随后给出检查项目提示、快速鉴别诊断和决策支持,必要情况下还可协作转诊,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5%以上,患者平均进入手术室的时间缩短至12小时以内。


张宏家(左二)和同事们做现场操作演示。图片|北京日报

创新让医学协同提升到新境界


  这里是北京安贞医院科创中心,一个供医生和企业负责人“碰撞火花”的地方。
  大名鼎鼎的信息采集机器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大,术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情况,即便推行了专家共识和治疗规范,不少基层医生还是不愿尝试。几年前,张宏家就有了一个想法,打造适合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远程协助系统。
  想法很美好,实现起来却异常艰难。主动脉夹层手术不同于其他常规手术,病情瞬息万变,这对“实时传输”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一秒钟都不能迟滞。而且,主动脉夹层手术操作区域跨度大,从胸部到腿部,从精细操作再到体外循环,如果需要人工频繁干预,那无异于“帮倒忙”。此外,光有影像也是不够的,各个手术决策严重依赖各项生理指征,医生光看影像完全无法作出判断,数据和影像结合起来才能进行一次完美的“远程协同”。
  这样高的要求,靠医院的转化实力是无法满足的,张宏家想到了医企结合。通过科创中心平台,他找到了愿意支持该项目的企业。
  经过两年的研发,张宏家的愿望实现了。2020年10月,这个命名为“术中协同及质控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器人在安贞医院科创中心平台正式亮相,显示屏前,医院各个科室主任屏声静气,观看现场演示。
  机器人主体就像一个“手提箱”,上方延伸出来一个巨大的机械臂,一直抬高至手术台上方,高清全景摄像头和数据传输同步开启,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内。神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运算和为手术器械赋予“靶标”的方式,摄像头可以跟随手术刀自动移动,对正在操作的区域高清展示。线上专家也可以远程遥控摄像头,对手术进行现场指导。除了医生的操作术野外,手术室内的其他设备比如监护仪、麻醉机、体外循环、腔镜、造影机的数据也可以被机器人全程记录。
  张宏家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手术室“黑匣子”。从手术开始的那一刻起,患者生理数据、手术数据以及现场音视频都被记录下来,任何人无法篡改。“就像飞机黑匣子一样,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可以随时被调取,用来还原这台手术曾有过的所有信息。”张宏家说,有了这一利器,所有外科手术的医学协同、教学将会提升到一个新境界。通过安装VR眼镜,医生甚至能够远程参与手术……
  目前,这个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应用于外科手术50台次,先后与全国10家心血管中心建立远程会诊体系,并有望在今年投入量产,实现转化。未来,高危预警与决策治疗系统也会注入机器人的“大脑”,将患者信息输入后,手术类型、术中提示、并发症处理等都会被一一提醒,智能化水平也将会越来越高。
  ◎ 来源|北京日報(有删减)
其他文献
理解數字经济,我们从小A的一天说起。  7点,她抬手关掉闹铃,下床洗漱。临出门,扫了一眼手机APP,显示网约车将于5分钟后抵达小区门口,她还有时间买个早点。匆匆下楼,在街边便利店挑了盒鲜奶,刷脸完成支付。准点上车,看看手机里的小视频,不知不觉到了公司,车费随即在系统自动结算。点击APP极速签到后,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中午在线订餐,下午云端开会,晚上在线学习,睡前打开手机回复工作群消息,顺
期刊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中老年女性被诊断出心碎综合征的频率比年轻女性或男性高10倍。这项研究还表明,这种罕见的疾病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而且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发病率就一直在稳步上升。  “尽管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女性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压力,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心碎综合征确诊病例的增加早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开始了。”论文通讯作者、美国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的 Susan Cheng说,
期刊
用蜗牛美容已经在一些国家流行了很长时间,方法是让蜗牛在脸上爬行,通过其分泌的黏液来美白和保养皮肤。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蜗牛的种类不同,分泌的黏液中的有效美容成分不充足。  不少研究人员对蜗牛黏液进行了成分研究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尿囊素和乙醇酸,正是这些成分能起到美容作用,因为尿囊素有加速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乙醇酸也有去除皮膚角质的功能,能让皮肤变得更为细嫩。  据国外媒
期刊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
期刊
北京时间10月29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切断细胞脂质供给可以减缓老鼠肿瘤的生长。  近年来,部分证据表明,饮食干预有助于减缓肿瘤生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分析了老鼠的两种不同饮食特征,揭示了饮食如何影响癌细胞,并对人体限制卡路里摄入可以减缓肿瘤生长进行了解释。  该研究检测了限制热量饮食和生酮饮食对老鼠胰腺肿瘤的影响,虽然这两种饮食都减少了肿瘤可獲得的糖分,但研究人员发现,仅有
期刊
“突破聆听”项目去年发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疑似外星文明候选信号,但近期,两篇发表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详尽介绍了发现信号过程和先进的信号分析手段,最终,科学家们将这个信号从外星文明候选名单中剔除了。“突破聆听”项目发起人、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称:“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已进入到成熟严谨的实验科学阶段。”  比邻星距我們约4.2光年,是一颗红矮星,目前人们已发现两颗行星围绕
期刊
过去,采用皮片和邻近或远隔部位皮瓣移植修复烧伤后瘢痕畸形等后遗症,对供区损伤大,美学效果不理想。现今,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改善了以上问题,该技术可以提供邻近部位与正常皮肤质地、颜色、组织功能、敏感性基本一致的皮瓣。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青年时期抑郁可能加快认知衰退的速度,增加日后老年痴呆的风险。  研究人员汇总了15000多名成年人的健康數据,分析了抑郁症状发展轨迹与大脑认知功能衰退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抑郁症状越严重的人,认知能力越低,认知衰退速度越快。特别是在青年时期就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人,老年时认知障碍的发生概率提高了73%,比那些到老年后患抑郁症的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五十周年庆典”定于2013年1月11—13日在上海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协办,将授予参会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10分。
美国一家医院日前把一个猪肾移植给一名脑死亡患者,没有立即引起排异反应,向着为人类移植动物器官并最终解决捐赠器官紧缺问题迈进一步。  据路透社10月19日报道,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上月实施了手術。患者已经脑死亡,出现肾功能不全迹象。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医生把一个猪肾连接到患者的一对大血管上,猪肾留在患者体外,用于观察手术效果。  主刀医生罗伯特·蒙哥马利说,由于移植猪肾经过基因改造,手术没有立即引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