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數字经济,我们从小A的一天说起。
  7点,她抬手关掉闹铃,下床洗漱。临出门,扫了一眼手机APP,显示网约车将于5分钟后抵达小区门口,她还有时间买个早点。匆匆下楼,在街边便利店挑了盒鲜奶,刷脸完成支付。准点上车,看看手机里的小视频,不知不觉到了公司,车费随即在系统自动结算。点击APP极速签到后,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中午在线订餐,下午云端开会,晚上在线学习,睡前打开手机回复工作群消息,顺便检查一下第二天的闹铃设置……这是小A的一天,亦是大部分上班族的日常。这日常中的各个环节,不知不觉都被裹进数字时代的洪流里,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已忘了多久不再提取现金,也不记得上一次是何时完成的线下支付,网上购物已成常态。走进餐厅,扫码自助点餐;走进超市,扫码自助结账;吃穿住行,只需一部手机……计算力的加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狂飙突进。前几年出国回来的朋友惊呼:“在中国,生活真便利!”
  而另一面,数字经济的丛林里,普通人蒙眼狂奔也能释放巨大能量。在直播平台红利加持下,个体商业价值得以凸显,头部主播的带货能力,匹敌过去市中心的一座商城;遥远的生活得以被看见,行走在落后地区的主播,盘活了经济,带动脱贫攻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巨震中,每个人都重新被估值,一切所想皆有可能。
  与机遇相伴而生的,是挑战。尤瓦尔·赫拉利说:“经济的本质已经改变,科技才是真正的核心资产。”一切都在被科技改变着,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在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之际,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如何规避平台垄断?如何让财富和权力不至于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里?这都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
  如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争夺的未来产业高点,同时也是中国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置身大时代,容不得个体作选择,那就利用好机遇,处理好问题,用开放的姿态去接受数字经济带来的一切。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抵达中国人问天之路的关键一站——火星。“祝融号”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回答“火星是否存在过生命或能支持生命的环境”这一科学问题。为此,它将利用其所携带的相关仪器对火星表面及浅表层环境开展探测。与荒凉沉寂的火星表面不同,我们栖息的地球表面热闹非凡:这里溪水潺潺、草木枯荣
期刊
深海鱼油保健作用的缘起  鱼油是鱼类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简称,其主要成分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两大类: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深海鱼油。普通鱼类体内EPA和DHA含量很少,只有寒冷地区深海里的某些鱼类才富含EPA和DHA。  20世纪70年代,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
期刊
2018年3月召开的“两会”,正式拉开了我国新一轮自然资源利用管理改革和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幕。这一重大改革,既给人文地理科学创造了新发展机遇,也给人文地理科学带来了新挑战。人文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管理改革和国土空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首先面临两个必须理清的问题,一个是改革的本质是什么?另一个是改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都与人文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关系密切。  第
期刊
所谓表生地质灾害,就是在地球表层(主要为第四系物质)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或作用。地球表层(简称“地表”)是岩石(土)圈与大气圈的交汇地带,天地相交、阴阳转化,自然赋予了地面太多的美好——人类也是这种变化的产物。同样地,地面也时刻变化着,或沉、或塌、或裂。随着人类活动加强,人为因素已愈加成为地面变形灾害的重要原因。正如一幅漫画所绘,人类正拿着各种“锛凿斧锯”,一点点地破坏着这条共渡的船,浑然不觉自己与
期刊
19世纪以来,代数数论得到了蓬勃发展,树立了数学史上的一座座丰碑。在其产生和演化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数学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却鲜为人所提及。他英年早逝,却在数学的多个领域留下厚重的足印。这就是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的伊戈尔·伊万诺维奇·佐洛塔廖夫(Egor Ivanovich Zolotarev, 1847—1878)。短暂而奋发图强的一生  佐洛塔廖夫1847年3月31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的
期刊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笔者单位收治的89例眼烧伤后同侧上、下睑外翻病例的临床资料(共计135只患眼),患者中男74例、女15例,年龄8~67岁,均系面部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导致同侧上、下睑外翻。
现代一般认为微分几何学作为一门数学分支而独立存在,主要应归功于19世纪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关于曲面内蕴几何的杰出思想。在20世纪现代数学的众多分支中,微分几何已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主流分支学科。现代数学中之所以要大量使用微分几何学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研究高维抽象几何空间整体问题的需要,并且整体微分几何往往与代数几何、代数拓扑、微分拓扑、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学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更抽象的现代意义上的
期刊
2021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葛庭燧极限特性材料攻关突击队正式成立。仪式上,平均年龄34岁的11名青年科研攻关突击队员在队旗前庄严宣誓:“传承以葛庭燧院士为代表的老科学家精神,以极限特性材料攻关为使命……听从党的召唤,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突击队将致力于“0到1”的突破,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深入研究极限条件下材料的
期刊
杨乐先生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青年数学家代表之一。197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登载长篇报道: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1980年,杨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后改称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以后他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担任领导职务,为推动数学所的体制改革、中国加入国际数学联盟和成功举办
期刊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副研究员等,首次在山西阳泉地区二叠纪乌拉尔世太原组钱石灰岩层中发现瓣齿鲨化石,这是该属牙齿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华北地区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大大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为瓣齿鲨跨古特提斯洋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表明当时它已具有跨大洋的迁徙能力,可能是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而非原来认为的底栖食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