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作文开头六式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v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精彩的作文呢?我认为首先是作文开头要精彩。精彩作文开头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引用材料式: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
  
  例: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明月,照着我们的脸》
  赏析:这篇文章构思十分精巧,开头引用了三句古诗,写尽了诗人的沧桑,写尽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望,也写尽了诗人脸上所代表的各族文化的精髓。作者把三人的诗句巧妙的组合到自己的语言中,增加了哲理意味,又巧妙的引出下文,点明主题。
  
  二、设置悬念式: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引人深思
  
  例: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那阵风吹过》
  赏析:这里作者先用设问制造悬念。然后巧妙的回答,点明主旨。既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又巧妙地引起下文。可谓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情景渲染式:在开头截取一个画面。或一个片段。或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注意,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
  
  例:一株蒲公英花开花谢,有两棵种子很快成熟了。蒲公英妈妈说:“孩子,你们长大了,已经到了繁衍种族、生儿育女的年龄,妈妈没有过多的东西相送,只有给每个人一把小伞,任凭你们天涯海角自己闯天下去吧!”妈妈的话音刚落,一阵轻风吹来,兄弟俩连告别都没来得及就分别离开了母体,轻轻飘飘、游游荡荡地飞了起来……
  ——《两颗蒲公英种子》
  赏析:这篇文章的开头通过情景渲染。吸引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急切地盼望着了解兄弟两人告别后发生的事情。
  
  四、形象刻画式: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刻画描写,塑造艺术形象。能够起到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
  
  例:老张这几年混得还不错。这不,前几天刚升了科长,这可把他乐坏了,成天是一个笑脸,那俩小眼睛笑起来就成了“一线天”嵌在那张大脸上。
  ——《变脸》
  赏析:作者在茫茫人海中选取了“老张”这一生活中常见一张笑“脸”的形象来描写,使文章开篇就生动传神,老张这一呼之欲出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脑海了。增强了读者阅读兴趣。
  
  五、开门见山式:有些考生总喜欢在开头上绕来绕去,故弄玄虚,转弯抹角,说些不着边的话,入题太慢,既浪费许多笔墨,又影响表达效果
  
  例: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纪念》
  赏析: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地把握题意,点明主旨。并且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引起下文。很快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阐释题目式: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对作文题目的内涵及外延做简单的阐释。很快切入主题的一种方式
  
  例:是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我非常赞同命题人的观点,一般说来,位置与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仅仅是“可能”,而这个关系并不能决定价值。因为价值怎样不绝对取决于位置如何,位置不能左右价值的体现。
  ——《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
  赏析:本文的观点源于“提示语”,但又不同。作者有意避开“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大路货,选择“价值与位置无关”来写,观点新颖,简洁的阐释。使观点更明朗。
  此外,还有起兴拓展式、排比加强式等多种作文精彩的开头方式,囿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只要我们重视作文的开头,就一定能取得先声夺人的好效果。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改变应付式的学习心态,就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心理学可知,兴趣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好胜心,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能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渴求新知识,渴求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顺着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便可以激发和巩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以
由于对新课程理论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教育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原因,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本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做学习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收益可看做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进步和
[摘要]本文从课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的语言特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丰富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理论课 教学效果    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但在体育教学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平时在运动场上英姿威武技艺超群的体育教师,一旦进入室内课堂拿起粉笔讲理论课时,就感到无所适从,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人从课的特点、教
在对古代诗歌的复习中,我们怎样才能低耗时高效益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教材诗歌的复习,谈谈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些方法。    一、掌握鉴赏古典诗歌必备的常识    首先,在复习中,尤其是在对《唐诗宋词选读》的复习中,要适时地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对唐诗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掌握唐诗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诗歌的特点、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粗略了解唐诗发展的背景和诗人生活的时代特点
历史课堂是历史老师把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和学生学到应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历史课堂是否生动、活跃又是历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和收到应有的效果的前提,所以我们历史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把它变得生动、活跃。下面就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跃。    一、教师要具有“既专又博”的知识    恩格斯说:“我们只知道一门社会科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学生所采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等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组活动(group work)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觉实践,在动中学(learning b
高三作为备战高考的关键一年,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过程训练。那么过程训练又应该注重什么呢?应该注重技巧。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进行学习,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掌握有效方法,扩大词汇量    1.按音节记单词。英语中有些单词长而复杂,但是按音节去背诵单词就会有据可依,记忆就会牢固持久。  2.按构词法记单词。许多英语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呢?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采用问题教学
一、英语学困生的界定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在中学,总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不集中、开小差,感到作业负担过重,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有的甚至放弃英语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学困生”,即学业成绩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学的学生。这些“学困生”的智力正常,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很难适应普通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教师的主要任务。笔者试就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略谈个人管见。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为中心,视学生为知识容器,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由于对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