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提升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育人是现阶段高校教师的根本使命,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举措。“生物化学”作为师范院校的基础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践经验,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阐述了开展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节点,并通过具体案例,从立德树人、塑造核心价值、培养能力三方面分享了实施课程思政的技巧和策略,旨在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课程思政;生物化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生物化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SDJG2020-13);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一流课程“生物化学”(0710020s409)
  [作者简介] 李金玉(1978—),女,安徽萧县人,博士,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王 茹(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实验研究;赵惠新(1975—),女,新疆奇台人,博士,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探讨了课堂话语创新的思路办法,主要有将西方话语转换成东方话语,增强课堂话语的亲切感;将近现代话语扩展为新时代话语,增强课堂话语的时代性;将“灌输式”话语转换成启发互动式话语,增强课堂话语的黏合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话语;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工程硕士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该文从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培养工程硕士学术化倾向严重、偏离市场需求、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出发,提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创新、个性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分层次分流的培养模式来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新工
摘要:通过对新加坡大学研究生招生模式特点及内涵的讨论,剖析我国现存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加坡;研究生教育;招生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65-02  招生工作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生源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下。优化类型结构,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
[摘 要] 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以“互聯网 ”为背景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成长的土壤,通过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越来越普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的界限,又兼顾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极大助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特点,以深度学习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探索精神出发,尝试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旨在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而核心的课程,涉及概念多且知识抽象,“教”和“学”相对较难。文章以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增加教学评价渠道以及设置“N 1 1”考核模式,对高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存在价值與发展动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太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专业实践环节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山西省能源动力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同类院校、相同或者相近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学科建设和实验室构建方面提
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niation,OSCE)是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能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OSCE在国外开展较早,在我国也已经有20年左右的探索经验。我校近年来建设OSCE考核模式融入毕业生毕业考核,既能改变毕业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局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数量有限,农业种质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农业领域的基础专业,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至关重要。通过以“登海杯”全国农林院校种艺作品大赛为例,分析并总结学生参加大赛制作作品过程中体会团结与协作、敬业与友善的氛围,作品以突出爱国和种业强国的
[摘 要]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作品。它打破常规,开创了章回体的先河;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语言幽默风趣。这些创新和改变,既增强了《论语》的故事性、可读性,又成功地塑造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史应给予应有的篇幅,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与评介。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文学价值;传承  [作者简介] 郭 浩(1961—),女,河南汝州人,中共党员,本科,高级讲师,河南省洛
[摘 要] “胶黏剂与涂料”课程是农林业院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木材胶黏剂在人造板行业占有重要地位,胶黏剂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造板的生产质量。“胶黏剂与涂料”实验课程的开展更是学生学习胶黏剂制备和性能检测,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实践学习的重要机会。为了紧跟我国胶黏剂行业发展步伐,满足木材加工行业对新型环保型胶黏剂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