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158-01
  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也能深化他们对于知识内涵的理解。下面,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探究。
  一、利用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导,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严格要求的学科,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也能深化他们对于知识内涵的理解。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思考和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更加高效的进行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在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常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解决所有人存在的问题,因此,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进行“相反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明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他们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点,待学生们对相关的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相反数的定义是什么?相反数与原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相反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相反数能够用在那哪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相反数的运用对于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有怎样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他们在时间结束之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非常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探究,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思考氛围
  小学数学知识中蕴藏着极为深刻的哲理,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求数学奥秘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了无限未知与可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会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也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數学知识也是非常灵活的,如果永远在教师的教学和指导下进行学习,小学生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独立思考氛围,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独立的思考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
  想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仅仅依靠简单的教学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思考的环境。比如,在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一下正确地解题思路及相关问题的具体内涵,在学生们理解题意并能正确的进行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通过思考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考及其解题思路的探究。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学生则成为了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更无法及时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使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被大大降低。为了更加高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理解知识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内涵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独立思考。比如,在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教授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引导他们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思维能力有着严格要求的学科,同时,其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和繁多的,这些知识之间既有差别也有着非常微妙联系。但是,由于受到授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将教学延伸到每一个极为微小的知识点上,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的黄金时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美术教学质量提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美术;创新;创造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013-01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培养跨世纪的人
摘 要自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以来,笔者真切地感受到知识内容的难度越来越高,不断提出我自身学习能力的新挑战。老师的讲解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但是不是能够走进门里,又能从门里获得多少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于是,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学,努力提升自我,不辜负大好时光和师长们的期待呢?直到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自我学习才真正走上了正轨。在此,笔者从
摘 要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教学对学生数学素质养成的重要基础位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基于此,教师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积累自身教学经验。本文从创设丰富情境,提升课堂知识导入技能水平;尊重学生特点,提升课堂知识教学技能水平;引导知识运用,提升教学成果保障技能水平三方面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展开讨论,希望对各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今天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知识和信息已成为构成这个社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能力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必须具有开拓性和基础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面向素质教育的。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教材为基础,教学信息量少,教学时间也非常
摘 要现如今越来越重视素质发展,学校的体育课程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多进行素质教育。而体验式拓展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体验式拓展教育与体育游戏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体验式拓展教育与体育游戏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索。  关键词体验式拓展教育;体育游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语文教学重点在不断深化。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072-01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性阶段,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培养学生识文断字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作用。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前提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并未理解朗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这限制了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内容抽象性与思维逻辑性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数字和图形应用的工具性学科。小学生处于数学学科学习的初级阶段,大脑中形象思维居多,而且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小学生必须打好数学基础,才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生活服务。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的教学情境上下功夫,创立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 在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其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小组学习要求,设计学习卡;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操作材料,探究计算公式;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制作小视频,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75-01  图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促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的全方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在充满和谐、活泼、生动的生态课堂上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