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化、内容精髓化、知识具体化、竞赛游戏化、学习协作化五种策略,努力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任务 内容 知识 竞赛 学习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开展有效教学,必须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研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策略一:任务驱动化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效的任务设计能迎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同时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策略二:内容精髓化
  
  计算机基本知识,尤其是应用软件,并没有严格的难易程度界限。比如WORD、POWERPOINT等,并不是必须掌握了所有的琐碎的基本知识,如拼写检查、背景设计、模版设计等等才能作出作品的。长篇大论地介绍界面、菜单、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讲授这样的课程时,教师打乱教材顺序,抽取精髓来讲也未必不可。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主动获取知识。
  
  策略三:知识具体化
  
  教师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因此教师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讲《认识计算机》时,教师可以避开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从课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首先给学生介绍各个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大家看一看各个设备的后面有些什么。学生必然会个个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查找,有的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的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还有的学生说主机后面有很多很多线。然后教师顺藤摸瓜引导学生看看这些线都是连到什么地方去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设备,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很多构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大家熟悉的现实生活对照讲解,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
  
  策略四:竞赛游戏化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而争强好胜又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寓教于乐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大法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竞赛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要竞赛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而且对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处的。
  在对键盘基本键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字母录入竞赛,利用“金山打字通”或者其他游戏软件进行竞赛,看谁的速度快。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劲头来了,在竞赛过程中你追我赶,看谁输入速度快。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及字母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策略五:学习协作化
  
  协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常用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习《保护珍稀动物》时,因为演示文稿中既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视频,既要学生熟悉网络懂得下载资料,又要学生懂得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学生自主组队,同组的同学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专门选图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术支持的等等。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把课堂变成和谐的课堂、紧张的课堂、活泼的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其他文献
湖北恩施州建始县茅田小学黄阶撰文认为,小学教学内容大多是历史题材,上课时往往成了教师的“说书”时间,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讲解,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早已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创新的主要动力源泉。互联网背景下,物业企业也迎来了优化创新的机遇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展开互联网时代
“对话”在《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对话”的权益呢? “Dialogue ” is sta
本文以西安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①近年来“优质服务②形象建构工程”为母本,以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为工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聚焦西安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以下简称部
安徽歙县徽州师范方建国撰文认为,教师行内有一句似乎已成定论的话叫做“以知识为载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完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课堂评价语言。在评价语言上多下工夫,抓住说每一句话的机会,真诚的平等的欣赏和赞赏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使更多的学生在赞赏中成为各个方面的小英雄。  关键词 赞赏 课堂评价 宝贵财富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摘要 信息技术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点击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点击“搜索”,点击专题网站进行网络学习。信息技术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和人机互动模式,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育 鼠标时代    曾几何时,电化设备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丰富的信息、多彩的图片、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奇妙,让教师感到方便,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诠释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理念的。现实中教师却往往习惯于想尽办法,让学生不留一丝缝隙地吃透课文,掌握课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而文本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传递的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理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