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德育方法及小学德育探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智、体、美、劳等其他四育起着引领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德育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尤为重要。文章对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关于德育方法进行论述,希望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方法;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B222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88-02
  一、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逐渐转型,“互联网+”时代给当代小学教育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使得小学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类网络渠道接收到各类信息,这些信息里包含着有好有坏的价值观,好的则丰富精神世界;坏的,轻则导致网络成瘾、低级趣味萌生,重则在长期类似环境下精神和灵魂的质量下降。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德育困境由此出现,德育困境指没有取得预想效果,甚至出现倒退的德育发展状况。德育困境突出表现为德育实施的现实问题、德育相关理论和理念研究的落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下降和学校德育有所弱化[1]。
  小学在整个教育体系来说处于基础阶段,小学德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以及全面发展起着重要支撑的作用。德育困境在小学里主要表现为德育的理念薄弱、形式单一化、德育机制滞后等。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当代社会的德育发展仍然有着深远的影響。先秦儒家关于德育的基本方法主要是由道德修身法和道德施教法两大部分组成,道德修身法,即受教者个体的自我修身方法。道德施教法,即施教者的道德教育方法[2]。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儒家德育方法的基本内容体系。随着德育困境的出现,对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首的先秦儒家学派的德育方法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这可以为新时代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先秦儒家德育基本方法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
  先秦儒家非常看重个体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先秦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没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个体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德育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钻研的作用,他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来开展相应的教学。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中庸》)孔子将这一方法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家庭条件等具体情况做出侧重性的回答。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之上,认为道德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对此孟子系统地总结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即“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道德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教育教学与学生个人现实生活体验的结合。荀子对因材施教没有作过多阐述,在《荀子·劝学》中,他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教育教学。
  (二)重视环境在德育中的感染性
  先秦儒家在强调人在德育中的主体性的同时,也论述了外部客观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孔子认为,人的性格虽是先天而生的,但是其道德品质、人格魅力都是在后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人的先天素质并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差别来自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孔子还提出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德行发展的环境,“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非常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即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如果在好的环境里,人不用扶持,就可以成长得很好。在道德教育中,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外部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重视实践在德育中的巩固性
  德育培养德行,德行即道德体现于行为。先秦儒家德育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个体在德育的主体作用通过道德实践体现出来。先秦儒家要求教师自身就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讲授知识的言教,还有以身示范的身教。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自身要遵守道德规范,为学生做榜样。孟子认为,道德教育不一定采取讲授的形式,也可以用自身的行为去彰显和外化,所以他提出了“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即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比起口头上的道德教育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荀子基于外铄论,非常重视教育者的榜样作用,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先秦儒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非常重视“力行”,他认为:“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即一个有品德、有人格的人必定是说到做到的人。孟子过于重视“内省”,并没有提出过多关于“行”的德育方法。而荀子则充分论述了“行”,他提出了“知之不若行之”的道德实践法,他强调实践践行是学习道德知识的最终归宿和目的。
  三、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意识薄弱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学科本位”等现象层出不穷,“以生为本”、科学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受到忽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加。这样的情况导致了部分小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欺凌、过度攀比、懒惰成性等。
  (二)德育形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小学德育教师开展德育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德育过程比较单调和枯燥。大多数学校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细致研究和安排,德育工作常常是照搬口号等一系列说教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科的交叉教学影响。
  (三)德育机制落后
  绝大部分小学都还没有完善和成熟的小学德育管理、教育教学以及评价机制,也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和配套的德育教材。受“学科本位论”的影响,部分教师有“重教书、轻育人”的落后观念,对自身的德育职责、德育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等模糊不清。此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家校德育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家校的德育观念、内容不同步,出现一定的偏差,小学德育工作因此缺乏足够的推行力度、支持度。
  四、先秦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今小学德育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注重主体性德育活动
  先秦儒家在德育中提倡“克己”“内省”“反求诸己”等德育方法,充分強调了个体在道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活动的主体性主要强调的是德育要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制、自律精神。
  (二)规范教学,改变单一的德育方式
  目前小学德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式,并以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学习和奉行为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在德育中提倡“学思结合”,而目前小学德育所推行的“死记硬背”和“单一式灌输”不仅已经背离了“思考”这一将认知融会贯通的重要过程,而且学生并不能将外在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日常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避免采用灌输类的教育方法,而采取师生活动、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启发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之中将所学所感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知识强化,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
  先秦儒家非常重视“力行”也就是实践在德育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从而形成自身的日常道德行为和习惯。但是相较于我国目前德育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生行来说,儒家所推崇的“知行合一”依然具有借鉴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其实是要服务于道德实践。任何德育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检验与巩固,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同时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四)外在熏陶,重视外部环境的教育
  先秦儒家认为环境在人的道德养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受教育者应长期处于有利于德行培养的良好环境中。当前小学德育的环境尚未发展成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德育观念比较落后,这导致德育工作发展较为滞后。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做好示范,言行一致,培养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感染学生。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与实践等多个环节,多开展如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等相关德育实践活动。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耐心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相互配合,保持及时沟通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校社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忠华,李 丹.德育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中州学刊,2017(1):88-92.
  [2]黄 钊.先秦儒家德育方法浅议[J].管子学刊,1993(3):63-68.
  作者简介:罗诗琪(1998— ),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复杂育人工程体系,是将育人目标逐渐深入、不断完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实施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建设结构体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联系,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育人体系的构建,同时引导学生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避免出现“中学大学化”和“大学中学化”这样与学生实际发展阶段不符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通过不断加强思政课一体化的结构建设,来加强中小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完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使命,要完善传播队伍建设,包括丰富传播者队伍建设,凝聚传播合力,提高传播者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等综合能力;界定传播对象,精准定位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话语。
摘 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出现“入园难”等问题,对此,教育部于2020年9月7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来解答此热点问题。《草案》特别针对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提出应以政府主导为主,为幼儿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并大力提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所占比例;针对频频引起社会热议的幼儿教师待遇问题,《草案》也进行了明确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网络电商和注意力经济的发展,短视频营销推动消费成为了销售的新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抖音APP成为了最火爆的流量聚集地,通过抖音带货变得极为普遍。本文从消费主义理论的视角下,研究分析抖音带货这一现象,并对其利弊做出思考。
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其中包含着无穷的教育智慧。在当今,教师的教育工作应从“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拥有爱的智慧,能够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之处,带领教师、家长、学生做出改变,找寻最合适的教育。
摘 要:随着新时代潮流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发展,教育部门对初中生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大,这容易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学校应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身体健康,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校应该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重视,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不管是在生活方面
摘 要:文化包含人们习得和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兴趣、态度、作品、认识方法,文章探讨将文化探究融入日常的英语课的方法,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就能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探究;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58-02  根据文化的定义,不同的人类群体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源于长期的数学研究,它是精炼出的数学中的灵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建模思想逐渐受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所谓的数学建模,就是将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抽象化,有意识地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从解答数学问题的角度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主要意图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和能力
摘要: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教育,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正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学校传统教育体制、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等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以期为学校教育更好地兼容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未来学校;创新变革;未来教育  中图分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接受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比如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自主探究模式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