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明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成果导向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是所有教学工作的最终载体,将成果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详细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应用于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成果导向;学生中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52-02
   一、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概述
   成果导向教育(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后,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应用。经过此后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其内涵是根据行业需求来制定学习成果,再以学习成果为驱动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能力本位。成果导向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和行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二、JavaScript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目标,忽略能力目标
   当前,JavaScript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JavaScript技术课程来说,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偏重知识目标,相对忽略了能力目标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两张皮”的关键因素。
   (二)教学过程无差别对待所有学生
   JavaScript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是以班为单位,课堂教学进度必须照顾大多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向更高層次的进阶过程中缺失了教师的指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从而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成果导向法应用于课程教学
   要将成果导向法应用于JavaScript技术课程教学,必须回答好以下4个问题:通过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一)定义学习成果——教学目标
   1.调研企业,确定岗位需求
   高职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故教学目标(学习成果)的制订必须要面向岗位需求。JavaScript技术课程及其前导课程(静态网页设计、DIV+CSS布局)和后续课程(JQuery、PHP动态网页设计)共同对应“Web前端技术开发”岗位。笔者多次进行企业调研,确定“Web前端技术开发”的岗位需求:有良好的代码习惯,熟悉W3C标准,能熟练运用HTML、HTML5、CSS进行合理的页面排版布局,熟悉各种主流浏览器的CSS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熟悉HTML5、CSS3、JavaScript/ES6等Web前端开发技术,能手写符合W3C标准、兼容多种浏览器的前端页面代码;熟悉HTTP、Ajax、JSON、node.js、webpack等相关技术,熟悉jquery、AngularJS、Vue等框架,能使用原生JS编程,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熟悉移动端主流浏览器的适配,对Android与iOS等不同平台的html5页面适配充分了解;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成功项目参与经验,能够适应互联网行业高压工作,具备良好的团队配合能力。
   2.分解岗位需求,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对以上岗位需求进行分解,得到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用原生JS编程,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熟悉移动端主流浏览器的适配。
   3.调研学生需求,改进课程教学目标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故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在往届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中抽取从事“Web前端技术开发”岗位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希望从这门课程学习中希望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再对上述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得出最终教学目标:通过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编程思想(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模块化设计思想、程序设计基本流程等),并能熟练利用JavaScript控制WEB页面各级元素,实现WEB前端的验证、动态展示等效果;熟悉移动端主流浏览器的适配。
   (二)实现学习成果——制订课程教学模式
   确定学习成果后,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差别对待学生。    JavaScript技术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实施三部曲:课前预习、课上训练、课后巩固。
   1.课前预习—线上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并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已有知识储备各有不同,学习新知识所需时间也不同。基于以上教学理念,笔者针对JavaScript技术课程设计了课前预习环节:在上课前,教师告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通过线上学习通平台完成课前预习,并通过测试题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
   2.课上训练—线下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笔者为JavaScript技术课程准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2个综合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根据线上检测结果讲解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即本次课的难点;讨论法,教师给出本次课的训练题目,学生划分项目组,以项目组为单位讨论本次课题目的完成步骤;实训法,学生通过项目训练巩固知识点,培养职业能力;资料收集法,学生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先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寻求教师帮助。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上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延时提交已完成任务,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和所有学生都成功的设想。
   3.课后巩固—线上
   课后,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布跟课程相关的讨论题目,为学生提供线上讨论的平台。
   (三)评价学习成果——设计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下,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论考核,通过学期末的期末试卷来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在学期末突击一下,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再者,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一旦考试不及格,就只能下学期补考或重修。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下,期望每个学生都成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JavaScript技术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比例分配(如下表所示)。其中,任务达成成绩允许学生完成任务所用时间不同,也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失败。例如学生课上没有完成任务,课后继续完成了任务,这部分的成绩同样获得;再如,学生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错误导致任务失败,在同学或教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重新完成任务,这部分的成绩依然可以获得。
   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后的思考
   通过JavaScript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平台上显示学生已观看视频,也做了检测题,但是课上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并不具备这部分知识。(2)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不认可,认为交了学费,不应该是自己去学。(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即自己不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思路)。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在以下方面進行改进:(1)改进教学视频,增加趣味元素。(2)在开始课程教学前,先帮助学生了解“Web前端技术开发”岗位需求及本门课程的作用。(3)帮助学生了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照,丁宁,唐晓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3):64-68.
   [2]李娜娜,刘吉轩.应用型本科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80-182.
   [3]李晓鹏,彭石普,陈志勇.基于成果导向的“三平台”联动在线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20,19(11):69-73.
   [4]谢盛嘉.基于成果导向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0(4):104-105.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鎮痛药吗啡为例,挖掘药理学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法治教育等思政元素,研究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思政教育的元素与本课程教学元素融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与支撑。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药理学;教学
期刊
[摘 要] 红色资源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价值,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和路径,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阳泉地区红色资源为例,对本地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和培育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红色资源;核心价值观;阳泉地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戏曲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通过构建“大思政观”,将育德融入育人全程,传统戏曲专业课程同样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以越剧专业为例,对越剧表演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越剧唱腔教学课程思政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育人培艺双元合一的戏曲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戏曲教学;越剧唱腔;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以共生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高职校企合作的特点与方向研究都有益处。着重探讨了共生理论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应用以及类比研究,同时揭示了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中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学校的共生式关系,探讨了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问题。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共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为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1年1月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2020级、2019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以数据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打造“三大实践课堂”的改革思路。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职业道德教育关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素养的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以当下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为基础,分析现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探索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  [
期刊
[摘 要] 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成为职教改革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是杭职院的“金字招牌”,数字媒体艺術设计专业作为动漫游戏专业群一员,应紧跟学校发展方向,搭乘学校高速发展列车,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掌握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推进“三教”改革,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师资质量,培养出真正能承担产业
期刊
[摘 要] “百万扩招”政策不仅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也给高职课堂教学带来冲击。为适应特殊生源特点,需要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变革课程考核方式,需要开发适应生源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集中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  [关 键 词] “百万扩招”;课堂教学;机械零部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
期刊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合创新,教育正在迈进智能时代。以智慧教育为背景,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提出了智慧教育背景下差异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智慧教育;差异化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立足化工技术类专业和化工行业特色,结合“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学方式以及化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化工技术类;专业课程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