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问题是当下困扰国人的大问题。“应试教育”之诸多积弊愈演愈烈,改善教育也越来越迫切。组织本书的动力来自于我们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关切,及其产生的焦虑,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教师、家长和教育管理人士提供一些看待教育的不同视角,给大家一些借鉴的参照,增进对教育的理解,促进对教育的改善。
  本文集选了五位旅美学者对教育观察思考的文章。所选作者都兼具中、美两国教育的经历,而且不管是作为主业还是业余爱好,他们都乐于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因为这些作者不同于国内关注和研究教育的人们的教育经历背景,有一种透过另一类型的(美国)教育看(中国)教育问题的参照,所以本文集冠名“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我一向认为,开阔的视野带来的多样性的经验和眼光,可以增长人们的智慧和见识,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组织比个人聪明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见识都有限,当这些人通过集思广益、智慧融合一起的时候,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的,但是前提假设是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如果人人都是标准的“砖头”,具备同样的质料和款式,一个人和一千人的智慧没啥差别,一个样儿而已。也因此,我们在挑选作者的时候,注意多样性的作者群体。从专业上看,五位作者横跨生物学、社会学、音乐学、当然还有教育学等专业领域;从地域上看,分别来自美国的东海岸(波士顿)、中部和西海岸(加州的圣地亚哥);从各位作者的主要关注点看,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及到背后的社会结构。希望这种多样性能够给大家提供不同角度看待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拓展思路,启发实践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每位作者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前两卷主要是家庭教育。第一卷的作者陈晚博士,是本文集里唯一一位女士,生物学博士,三个孩子的妈妈,大孩子已经上了大学,小宝宝还在念小学。不像“虎妈”那样高唱着战歌,陈晚是一位用创作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妈妈,她的文字活泼凝练,叙事说理坦率直陈,不仅告诉我们中、美教育的诸多不同—比如为什么美国孩子都会画画,美国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怎么样进行的,童子军怎么回事等等,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在美国如何当妈妈”的育儿经,比如小宝电子游戏上了瘾,如何“第二次断奶”,戒掉游戏瘾;小宝考试失败了怎么办;如何给孩子加油,如何“惩罚”抄作业的孩子等等。陈晚还为那些打算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的家长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解答了不少疑惑问题。难怪她的博客有着数千万的点击率,成为“新浪”和“网易”的名博。她的教育类著作《用创作力成就孩子的一生》和《美国妈妈这样做》都在国内深受欢迎。在介绍自己经验的同时,陈晚博士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迷信所谓的“成功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横加包装的传记里很多重要的事实都不会告诉你。因此,也要教育孩子一定程度上要淡泊名利低调做人。我很喜欢陈晚文章里引用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教育孩子要淡泊名利、为人低调的好教材。这首诗非常著名,作者是美国女诗人Emily Dickinson:
  我是无名小辈,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小辈?
  那么我们就成了一对——别说出去,
  他们会驱逐我们,你知道的。
  多无聊,空有一身赫赫显要,
  多招摇,像只青蛙,
  对着一片自以为仰慕的泥沼,
  整日里叫着自己的名号炫耀!
  第二卷的作者沈安平博士,通过他与儿子岳岳多年的互动经验,提供了一个曾被儿子称为“不懂教育”的教育学博士,如何从“中国式爸爸”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美国式爸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沈博士有着“知青”下乡、在国内读大学和大学任教以及当辅导员的丰富经历,现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教育部的教育专家。他家儿子岳岳从小就是聪明好动,是个“不安分”的孩子,每次他爸妈去接孩子,都会遭到老师的诉苦,忍受老师说孩子的“不佳表现”。有一次,岳岳在教室里上蹿下跳,老师为了使岳岳安定下来,就把他单独放在教室一个围有木栅栏的角落里,也有“惩罚”的意味。后来这个班级的老师离开了教室去做户外活动时,只把他一人留在了栅栏里,但是没过多久岳岳就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一举动让老师惊讶不已,打听下来并没有其他老师把他从栅栏里抱出来。后来,托儿所老师又把岳岳放进栅栏里并躲在门背后观看,这才亲眼目睹了这个托儿所里“前所未有”的举动:不足两周岁的岳岳凭着自己良好的身体条件从一个比他个子还要高的木栅栏里爬了出来。这是沈安平先生讲述的他的儿子岳岳当年在国内上托儿所的故事。这个不守规矩的孩子给沈先生夫妇当年带来了诸多的烦恼、忧虑和窘迫。可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托儿所时代就来到了美国,到了另一种教育环境,“不佳表现”倒成了优点,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先到硅谷创业,不久转移到华盛顿,现在是最年轻的“总统创新学者”之一。沈博士从自己多年的家教经验总结出孩子自由成长的宝贵,以及亲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现在他不再是一个以家长自居的真理在握者,让儿子听自己的,而是一个向儿子学习的好学生,还注册了岳岳养成好习惯在线教育课程。沈先生还采用了舞台剧的叙事方式,生动地重现一些当年的场景,比如因不懂音乐而怒吼读中学的儿子听的歌曲为“靡靡之音”,逼迫儿子写作文等等,当然还有温馨的“父子酒吧对话”。也因为这一幕幕“舞台剧”中有每位家人的身影,所以,卷前作者照片采用了沈先生的“全家福”。
  第三和第四卷主要是教育现象的评论。第三卷作者南桥(“南桥”为笔名,原名方柏林),在美国高校从事教育设计工作,业余文学翻译和写教育随笔。读了他的文章,就不会惊讶他的教育随笔集《知识不是力量》和《及格主义》为什么那么受读者欢迎了。我们知道老古谚“父母在,不远游”,他提出了“幼子在,不远游”,因为教育孩子,父母的作用没有可以替代的。这让我国五六千万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教育的积弊,让许多家长非常焦虑,需找出路,教育移民就是一个不少父母为子女教育找的出路。可是,移民真能解决问题吗?南桥的“为什么ABC们恨中文”一文给我们的家长很多反思。中国家长普遍有个不自觉的错误理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思维把吃苦与学习等同,全然不顾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相反结论。逼着孩子学习,是因为“大家都这样”,这似乎找到了“对孩子负责的幻觉”,实测是一种坑害。如果不换掉思维,这个大脑软件不更新,移民后也还是这样,在美国的华人不少家庭的“虎妈式教育”就是例子。走出教育的焦虑首先不在于移民,改变大环境,而是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南桥对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材制作和选用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对我们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都很有参考价值。   第四卷作者陈心想,社会学博士,不过他有中师三年、师大教育学四年的学习经历,使他虽然拿了社会学的硕士和博士,依然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感,而且现在负责美国某州基础教育学生十来年的跟踪的大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他的文章也多是对教育现象的评论和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关系型教育”是他近些年思考比较多的问题。在教育上,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关系中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师生和学校领导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等等这种关系中间发生的,但是这里面的关系又不一样,不一样的关系同样会或者制约或者促进教育和学习。2009年,威廉姆·唐恩出版了一本对一些美国年度教师的访谈的书《与美国最好教师的对话》,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凯瑟琳·麦卡特尼为此书作的序言中就认为,这些最好教师的教学成功最重要的经验,或许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学习之前,关系先行。主要以这个为主题,陈心想对诸多教育现象进行了分析,比如优秀生为何成群地来,高考竞争是学生不爱阅读的原因吗,等等。
  第五卷是音乐家梁雷博士主要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来谈教育。梁博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被评为北京的“希望之星”,六岁开始作曲,十五岁北京专场音乐会,演奏自己七岁以来做的曲子。中学时赴美读书,后从哈佛大学拿到博士,而且成为哈佛青年院士,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作曲系主任。他的求学经历,从第一所学校—家庭开始。我们现在不少家长也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弹琴或者画画,是怎么样做的。我们不妨看看梁雷父母如何做的,举个例子:
  我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却是一个非常不专心的学生,经常离开作业,弹奏一些头脑里的“音乐”。当我这样走神“乱弹琴”的时候,父母常常会问我:“你在弹什么呢?”我说:“不知道。”但他们没有责怪我,因为他们从“乱弹”的声音中听到了“音乐”。我的父母能保护我的音乐想像力,让其自由发展,这是我人生的幸运!
  梁雷之所以音乐造诣这么高深,与他的广泛博览和善于思考分不开。他手抄《六祖坛经》、《金刚经》、潘天寿先生的《画语录》等等,还到纽约一个寺庙坐过禅。前几天电话里,他还说又找到了当年学习《维摩诘经》的笔记。当然,他遇到的名师的指教也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他的老师罗伯特·科根(Robert Cogan)教授曾对他说:“我的老师曾对我说过一段话,我也告诉你。他说:‘学习音乐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成长。树的根要扎得很深很宽,要花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有耐心地慢慢积累,坚持成长。’”这棵树的形象一直印在梁雷的脑海里,这样的经历才使梁雷说出“音乐是我试图通过声音在无声的水面上书写我思想的痕迹”这样的话。梁博士还为我们写了一篇介绍他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之所以成为当代音乐重镇的原因的文章,因整体内容与本文集有些错位,所以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作为附录放在其卷后。
  以上简单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大致内容,颇有点王婆卖瓜的味道,究竟如何,恭请读者朋友自己阅读品评。我们希望这本文集能够为中国社会时下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为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习的主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拓展一点思考的宽度和深度。
  (陈心想等著:《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其他文献
一  对《红字》这样一本世界名著的中国式解读,也算是文化之奇特怪景了:“揭露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影片《红字》是根据霍桑名著改编的爱情电影。这部影片揭示了十七世纪宗教制度对人性的迫害,特别是教会、夫权对女性的压迫。在批判旧制度的同时,对社会的道德沦丧、人权低下、人性泯灭亦带有相当的揭露”……  稍微真诚地读一下原著,便知以上所论与原著之意
一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对于他的研究,是从他牺牲以后开始的,至今凡八十多年,其研究成果之多,堪称充栋汗牛,实为“显学”。要在这一领域继续开拓实为不易。宋霖先生著《李大钊家族史研究》,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研究李大钊一家三代百年史。这项创新研究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的拓展与外延,从而使研究对象从一个人扩大成一个群体。全书内容有上下两编。上编二目:一为《关于张学良“劝父不杀李大钊”的若干问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了一个善做旧诗的大才子董斜川,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但“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对他的命运,作者有一句“判词”:“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不好。”  默存先生一锤定音:董斜川官场不得志的原因就是喜欢文学、爱好写作。  “文能穷人”一语惊醒读书人。这个词声调铿锵,言简意赅,仿佛揭示了人类的发展规律:谁看见李嘉诚、王健林吟诗作赋了?屈原、贾谊、李白、杜
远山:上次先生化蝶赐教,令我受益匪浅。烦请先生再扮一次蝴蝶。  庄子:我扮蝴蝶,你扮什么?  远山:我扮髑髅。秦汉之际慕庄后学所撰《马捶》,说先生曾经梦见髑髅。  庄子:髑髅所言“无君于上,无臣于下”,甚合吾意。你今又有何言?  远山:汇报“庄子工程”进展,我完成了《庄子复原本注译》。  庄子:此书与《庄子奥义》有何不同?  远山:《奥义》是哲学书,只讲先生亲撰的内七篇。《复原本》是复原早于郭象版
1949年是沈从文一生的转折点,“反动文人”的帽子基本终结了他的文学生命,而只能无奈地转入文物研究。但是作为曾经的文坛符号,掌管意识形态的官员会不时地想到他,在“百花”时代,周扬就对《人民文学》主编严文井说:“你们要去看看沈从文,沈从文如出来,会惊动海内外。”随即,1957年7、8月《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跑龙套》与《一点回忆,一点感想》。其实,沈从文仍在坚持创作,因为文学是他无法拒斥的梦想,也是
现代学者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第五章“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中写道:“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若把战争比于赌博,那么,春秋的列强,除吴国外,全是涵养功深的赌徒,无论怎样大输,决不致卖田典宅;战国时代的列强却多半是滥赌的莽汉
朱玖莹先生(1898—1996)人称玖公,湖南长沙金井人,台湾学者。幼承家训,性耽文史,治学之余,尤爱书法,以旧学根底和书法受知于同乡长辈、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谭延闿(组庵)先生,任组庵先生秘书。其时谭先后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长,一时谭公文移书札多出先生之手。1924年1月,列宁去世,孙中山先生致祭之电文,即由玖公受命属草。自民国以来直至今日,书家学颜体者多矣,成就尚少人能出组庵先生
马海甸先生的《译诗用韵说》(见《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1月10日八版,以下简称《译诗》)是新近文坛的一个不大的亮点,文章要言不烦,新见迭出,其中“写新诗的人大多不押韵”、“译诗的押韵也渐次减少”等批评意见,很是切中诗坛流弊。读后进一步觉得,“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一存在了几十年的现象,可能与新诗不押韵有一定的关系。一  诗不押韵,不仅淡化了诗意,读起来都是索然的。常见新诗朗诵,朗诵者虽很投入,怎奈
世上有两种和尚:一种衣着简陋,苦行清修;另一种极尽奢华,四处演说。本文并不从社会学的角度评判其优劣,姑且先假设两个和尚都始终保持着向佛之心,如此真正不同的便只有修行方式:前者是小乘的遗世独立,勤勉苦行;后者是大乘的入世方便,普度众生。  第一种和尚每天只吃一顿饭,还要挨家挨户地乞食。这些苦行方式是从佛教诞生延续至今的传统。《四十二章经》第三章便教导:“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
钱钟书先生有言:“大抵学问是荒村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或许过于疏离于主流社会的价值标准,但这却深契德国学术精神的寂寞要义。对世界现代学术之发展了然于胸的钱氏,在寂寞生命的生涯之中,完成了《谈艺录》的精深与《管锥篇》的博大,这都是符合学术伦理的基本规则的。这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其实提醒我们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并非无轨迹可循。  有学者提出“学者的人间情怀”的概念,痛快淋漓地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