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教学发展过程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存在缺陷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基于此,本文新时期中国近代史现状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问题;对策
  中国近代史课程很多高校都被列为必修课,作为我国的血泪史,其在让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掠夺本质方面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弘扬和宣传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这就要求老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无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做好教学工作,让近代史课程起到积极教育作用。
  1 中国近代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开设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课时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课时分配方面是一周四课时,但由于当前各高校专本科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导致安排的周课时也各不相同,有一周四课时,也有一周六课时的情况,一些师范类院校将课时延长一学年,将课时减为一周三课时,于主讲师而言,意味着备课量的翻倍,这种形式也因延长教授时间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为“我说你听”的教学方式,显得刻板固化,学生往往听着听着就索然无味,其主动性及积极性就发挥不出来,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再次,也存在着只重视教材而忽略教学大纲的现状,普通高校选择的各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普遍存在重视教材本身,不予教学大纲结合的情况,使得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最后,存在着与世界近代史的教学脱节的问题,世界近代史包含有中国近代史,发生没有将中国近代史放到世界近代史氛围内实施教学的情况,会使得对于中国近代史讲解不清的现象发生,这种“独立式”教学,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角,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策略
  (一)主讲老师需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科学属性
  中国近代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政治史、文化史以及思想史和经济史,是一部全面性的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包含了中共党史课和中国革命史,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且不能替代彼此,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的深化和丰富研究,会促进对中共党史课等学科的研究,所以,高校的主讲老师-一定要积极研究和了解学科的属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将其有机串联起来,实现旁征博引的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实现了对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主讲老师应对对学生进行朋友般的循循善诱,针新时期“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文关怀,努力融入学生的生活和世界,解除这批“孤独一代”学生的抵触情绪,与他们积极交谈,相互探讨有兴趣的话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课程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愿意交流,敢于说出自己对于历史的看到,促进教学的进行。
  (三)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不断地教学实中,笔者发现,其实每一门口课都有着其独特的情感特色,综合而言,中国近代史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学科优势,蕴含着大量的革命传统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等等,这也构成了实施丰富化教学手段的前提,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应当根据历史事实,向学构建身临其境的境界,让学生可是实近乎真是的感知,比如对“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的描绘,主讲教师一定要讲解的铿锵有力,义愤填膺,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佩之情,当后续的进行中讲到日本占领旅顺展开大屠杀时,则应表现出对日军的愤慨和谴责,运用民谣、对联等攒文化等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通知的失败;其次应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充分使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实施情感教学,解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渲染,进而实现情感教学的目的,如在讲到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及贪污纳贿时,就应坚定自己的立场,并在后续讲解中肯定其在洋务运动中做出的贡献,体现爱憎分明前提下对历史的批判教学;再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甲午海战”等影像资料,并在各大具有纪念意义的时期开展各类活动,诸如“一二·九运动”等等,还应针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知识竞赛及历史首超编写评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将多学到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良好丰富的情感[2]。
  (四)改革考试的方法
  作为检测中国近代史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考试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考试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有五类题型,分别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及论述和简答,以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主,大多为死答案,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观点等,具有较高的客观性,针对此,新时期的腭中国近代史考试中应当增一些材料分析题和自由式问答题,前者是以近代名人文集或地方志书为基础的宣读考察,实现对学生对原始资料的解读能力的考察,后者则以学生读过的中国近代史相关数据-为依据,写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在此基础上由自己给出评价,上述方法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察,可深化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
  综上,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一定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需求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特点,通过开展情感教学等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中国近代史的更好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立胜.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刍议[J].鸡西大学学报,2013,06:1-2.
  [2]卢玲.目前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246-247.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中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学习生活中起着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所以,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现如今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改进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可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高校中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优秀代表,是师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强化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根据物理化学实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以胶体的制备与性质测试实验为例,阐述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把胶体的基本知识贯穿在实验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有关胶体的制备和胶体的性质。实践表明,该综合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为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验;胶体;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重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突出工作。然而,目前各大院校对教师考核过分注重科研成果,使得大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准降低,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倦怠。为此,本人请求以在读学生视角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诉求。  【关键词】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考核体系  一、高校存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的弊病  1.评价数字化。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高校本身对教
期刊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体育事业的内涵日益丰富,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高校教工体育社团是教工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作为教工体育发展的载体,较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它不但鼓励更多的教工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强化身体素质,增加高校体育人口数量,还能改进高校教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先简单介绍高校设立教工体育社团的重要性
期刊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究竟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作为一名计算机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做好大学辅导员教育工作必须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可以从建设一支精干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给学生的思想认识带来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一本核心专业基础课,目前本门课程由于知识点多,逻辑性较差,教学效果不佳。本门旨在积极探索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思路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教学现状;改革;创新  1建筑材料课程的地位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建筑材料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将主要分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同时努力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施素质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高专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实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进入先进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进而促进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低,在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意义,教学现状、教师角色定位及转换进行分析,对分层次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
期刊
【摘要】当前,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把重心定位在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与对相关公式的证明上面,而较多地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学生即使掌握了众多的数学知识,但却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充分发挥出数学教育的作用。为此,在高职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适当渗入数学建模思想很有必要,文章就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融入的途径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高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