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教学法演绎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法作为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青睐和认可,事实证明,确实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面对数学这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我们当然需要巧妙的利用情境教学法来为学生打造更精彩的数学课堂,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教版教材为根本参考,以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案例阐述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 九年级数学 有效落实 案例分析
  纵观历年来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发现,学生多数情况下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程式化的学习状态,忙于应试,忙于做不完的数学题,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很容易产生疲乏和厌倦的情绪,往往只是在耗时间,学习效率并不高,很难满足新课改对现代九年级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和挑战。而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这一学习状态的改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果的提升,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将其落到实处。
  一、问题情境,步步引导,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比其他的学科,数学是一门涵盖的问题比较多的学科,很多数学公式都是通过问题总结来的,而数学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同时问题解决能力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好数学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并能够以问题为基础,步步引导,层层递进,以此来逐步的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其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即带领学生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要在宽度为28m的海堤公路的旁边安装路灯,已经知道路灯的灯臂AD长3m,且与灯柱CD成120°角,这款路灯的灯罩采用的是圆锥形的灯罩,灯罩的轴线AB与灯臂垂直,当灯罩的轴线通过公路路面的中线时,照明效果是最好的,那么,应该设计多高的灯柱,才能取得理想的照明效果?之后,在此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我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首先要整理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条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次我让学生将题目叙述的条件画成相应的图;最后我引导学生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利用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学生顺利的解决了这一题目。
  二、生活情境,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数学与生活本身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为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学术性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达到良性的数学学习状态。
  例如,我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即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了一个他们熟悉的肯德基点餐单,之后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假如小明需要从以下三类食品中各選一个,那么,你帮小明选择的食品全部正确的概率是多少?三类食品分别是,第一类:鸡肉汉堡、牛肉汉堡;第二类:菠萝派、红豆派、薯条;第三类:可乐、芬达、咖啡。通过让学生探究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内容。
  三、媒体情境,多元联动,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
  当今时代,是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一线数学老师有了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此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多感官联动,从而有更好的学习体验,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媒体情境,即引入电子白板,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画出直线和圆,之后,通过电子笔来移动直线和圆,来自己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处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又会有什么特点,需要掌握哪些性质,通过什么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了专业的多媒体情境体验,学生达到了印象深刻的效果,能够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总的来说,九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和数学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其顺利的应对中考,顺利的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价值和功效,本文所提出的问题隋境、生活情境、媒体情境三个策略是个人实践之后认为比较有效的三个策略,当然不够具体和全面,还需要更多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96-97.
  [2]沈文汉.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6(Zl):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世界各国的激烈競争,我们中华民族要想繁荣富强必须要有全民性的研究,生产的持续创新,这关键在于要唤醒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关键词:物理 实验 创新  就目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为培养学生具有“小军人”的品质,达到以军立德的目的,我校在以军旅文化活动为依据的前提下,铸造学生小军人的品质,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中结合军旅文化,潜移默化学生小军人的品质,以军旅活动和军旅文化体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小军人品格。从而让学生无形中形成小军人的品行,达到以军立德的效果。  关键词:军旅文化 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 小军人品质 品格 活动体验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是一间学校的灵魂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重,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典诗词大都是最具代表性,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教育性。在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的师往往侧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背诵,古典诗词教学侧重考试内容的教学,过分为学生解词释义,限制了学生自我的想象与理解,导致学生在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存在劣势,无法把握住古诗词鉴赏的精髓。因此,为7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鉴赏技巧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
期刊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以及教学目标,当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中存在构部分问题以及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策略以上几个方面着手,针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及其教学目标  (1)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近两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经典名著,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是在与名人交谈。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材课文的阅读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阕读。而且,教薅要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组织高效的课外阕读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育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如此,教师需要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送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实现德育渗透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 渗透对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教书作为重点,认为学生只要扎实掌握数学
期刊
摘要:写真话,抒真情。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展示一个立体的自己。作为教师,批阅作文时,不要把它只当一篇文章对待,而要看成是学生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心灵 互动 健康 成长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而每周的作文教学就是难得的一次师生心灵互动活动,因为每次看作文时,仿佛一个个鲜活的脸孔出现在你的面前,向你倾诉心声,我就用心倾听。初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对自己言行表现的客观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基础自然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都是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但目前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改进高中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实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教育功能方面地位相当,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所得的化学原理是化学实验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爱好,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是当前每位物理教师共同思考的话题。对此,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相关情景、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来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随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的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教学
期刊
摘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对古诗词的赏析、品读整理出一些方法,期盼为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提供借鉴,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使学生在犹如醍醐灌顶般觅得问题答案的瞬间,在心中升腾起审美的欣悦。  关键词:古典诗词;赏析;意境;品析  一、挖掘意境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意境,与另一个美学范畴的意象,二者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相异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