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下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路径分析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存在难以摆脱的贫困均衡问题,造成了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冲突,破解现实与理论的矛盾符合我国发展的基本逻辑.通过对西部农村难以摆脱贫困均衡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贫困均衡的内生性因素和外在“异化”力量,并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通过利用差异化诊断获得物质资本实现利益共享,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认知型社会资本”实现机会共享,社会保障兜住生存底线以及易地搬迁摆脱生态环境制约实现服务共享等路径打破贫困的均衡状态,捍卫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果,真正实现西部农村地区共享发展.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特殊性和地方性.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构建具有地方性知识特点的司法保障机制.在乡村司法现代化与本土化、实用主义与规则主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研究日益融合的趋势下,政治话语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话语做批评架构分析,即基于语料库,在语言特征量化梳理的基础上,将对话语的认知机制阐释和对话语
通过构建供给锁定型市场供需模型、泰坦伯格边际减排成本差异模型、控排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资本碳资产定价模型,系统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对碳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和激励效应,指
世界银行2018年10月发布报告提醒中等收入国家在关注极端贫困或绝对贫困的同时,可以用更高标准衡量贫困状况,并提出中等收入国家衡量绝对贫困的两条补充性贫困线:人均日收入
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但仍处于高位平台期.通过解读收入差距变动的驱动因素,可以看出前期基尼系数下降主要是技能溢价下降、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资本收入份额
在科学课中,教师常常能收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而得来的。但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没有真实、及时地记
随着痕迹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痕迹管理演变为痕迹主义,原本工作过程中客观形成的痕迹在痕迹主义下则需要花费专门的精力去制作和形成.痕迹主义的出现,不仅与其内在缺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基于城乡低收入家庭调查微观数据,发现低收入家庭消费能力相对偏低,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分现象.运用logistic模型和PS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反贫困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