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善诱差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有着共同的代号:学困生、差生。如果我们对他们置之不理、不闻不问,那么就会造成他们与班上同学存在更大差距,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与整个班集体格格不入,甚至出现逃学、厌学的现象。为此,我们每个一线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转化学困生,如何才能使这些学困生有所进步。
  一、注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存着以下心理障碍: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2.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遗忘快;3.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4.具有胆怯、压抑、惰性和逆反心理。我们要注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合适的契机进行情感教育,毫无顾忌地和他们谈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例如,在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解题。可是就有一位学困生迟迟无法理解“在角的内部,到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平分线上。”为了不影响集体学习的进度,在课后我找了该生谈话。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该生家境不好,他自己本人甚至想过要辍学去打工,沉重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让他在学习上无法专心,今天失一点概念,明天丢个公式,渐渐地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随即我对他讲述了我国近代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同样是家境清贫,但苏步青却以坚强的意志读完了博士学位,在数学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人民的骄傲。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该学生明白了只要自己能够浪子回头,一切都还来得及。最后,我帮他重新温习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他听得非常认真,顺利地掌握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做到简单应用。
  二、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补差堵漏
  学困生一般智力表现不佳,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方法保守,知识缺陷多。学困生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长期的督促和辅导。然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常常有心无力。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共同为学困生进行补差堵漏。
  例如,我们班有10名左右的学困生,我每天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一一过问,可时间一长,明显感觉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比如我们班学习委员是个女孩子,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性格温顺,有耐心。我就让她帮助反应较迟缓、理解力低的同学;再比如班长是个责任心较强、口才较好、与人沟通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我就将他与上课好动、课后贪玩、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配搭在一起,座位相邻,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他身边的学困生,也方便他们成为学习上的帮扶对象。并且,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如:是否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等。一个学期下来,这些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有所提升,就连作业也不再拖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掌握学困生的共性与个性,激励其斗志
  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学习态度差,有的是学习方法差,有的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有的是行为规范差或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等。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学困生的共性,同时也应看到每位学困生的个性,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才能帮助学困生找出差距、树立信心,帮助学困生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由“差”向“好”的转变。
  例如,在九年级下学期的一次测试中,有一道题目如下:利用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像找出方程ax2 bx c=0(a≠0)和不等式ax2 bx c>0(a≠0)的解。对于这道题目,我发现学困生普遍答得都不理想,不能正确画出图形,导致不能正确找出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ax2 bx c=0的两个根的正确答案。更有一位学困生对此题只字未答。其理由是:“二次函数我不会,所以这题我看也没看,更别说做了。”我批评了该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白“交白卷”的心理要不得,并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重点重新讲述,并用最简单的题目让其进行练习,使其体会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一周下来,再让他重新做考试中的这道题,他就能够轻松完成了。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和积极探索的问题。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有爱心、有耐心地引导学生逐步走向学习的正轨,从而把差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评价机制需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需重视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它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同时要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兴趣爱好评价、创意无限评价、结果展示评价这三方面的全程评价模式来塑造品质课堂的新评价模式。  大家还记得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吗?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
一、 从福建的高考作文说开去  【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教学体系都在进行创新改革,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英语不仅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更是一项大家应该掌握的技能,因此,应逐步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初中英语课堂。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生活为基础、打破常规、遵循应用第一的原则,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英语学习从课堂带到家庭、社会中,从知识层面深入精神层面,将学习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习英语的过程
当下,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两极分化严重,整天沉迷网络,不思进取,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学生甚至逃学,实在不好教。这种学习困境,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家庭、社会、学校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长期处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理应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与时俱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
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赞扬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很多教育专家都强调,对受教育者要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心理学教授罗伊·F·鲍迈斯特坚信,这种“确保孩子们无论如何都自我感觉良好”的做法结果就是,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一种“不现实的希望、无原则的任性和无限的自得自满”之上。  在赞扬的背后,蕴含了许多没有被发现的误区。  一、赞扬内容的势利化倾向  “你做出了这道题目,你真棒!
一直以来,我们班主任总喜欢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其实,在学生面前做严师是最容易的,只需要你不苟言笑,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你就成为严师了。但是,当你用威严把自己包起来的时候,学生对你就敬而远之了。学生不会和你说真话,班级管理也就变得比较棘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做到有效管理,必须做好角色转换,从严师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听——坐下来
在我的心中,其实,双差生也是孩子,只不过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教育他们,我们必须付出特殊的爱,将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孩子,我们一定能收获特别的效果。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结合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特别的耐心和细心了解学生  “双差生”主要表现在学习基础差,对于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他们厌学情绪严重, 更谈不上有什么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教师针对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行高考模式下,高中三年是决定学生人生的关键阶段。因公民素质的要求,在高一年级开设了较多必修课。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学校部分资源配置欠合理,学生常出现部分学科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迅速分化,极个别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高中起始年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分析本届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切实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防止学生过早分化。实施针对性的区域教学策略,可合理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等呈现出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许多农村学校和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里,由于家庭教育的薄弱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的差异悬殊,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应的
一堂政治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也是对高效课堂的一个最基本的诠释。对课的开头,教师都能精心设计,但对课的结尾,往往会被一些教师所忽视。我校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完整、更高效,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结尾的三分钟,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  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的结尾才能吸引住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