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2002h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收治的共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行单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通络汤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单纯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养心通络汤;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或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病症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选用西药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2】,但有关中药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为探讨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本文笔者采用中药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经严格临床检查确诊。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5-79岁,平均(46±4.5)岁,病程2-20年,平均(10±3.2)年。按心绞痛分级标准,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15例。观察组60例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齡36-77岁,平均(45±4.2)岁,病程3-19年,平均(11±2.9)年。按心绞痛分级标准,轻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34例,重度患者13例。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胶囊,75mg/次,1次/天。持续用药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通络汤,具体配方如下:葛根15g,当归、红花、茯苓、乳香、延胡索各10g,瓜蒌、党参、丹参、黄芪各13g,天麻、白芍各8g。煎服,2次/天。持续用药1个月为一疗程。
  1.3 统计指标【3】
  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如下:(1)临床疗效: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不及50%。(2)心电图疗效:显效:静息心电图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心电图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60×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统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疗效统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作为一种心血管常见及多发疾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为心绞痛。目前,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通过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的扩张血管作用或者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来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病症【4】。近年来,有关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中医理论中,心绞痛属“胸痹、心痛”范畴【5】。因此,根据其中医致病机制,选用葛根、当归、红花、茯苓、乳香、延胡索、瓜蒌、党参、丹参、黄芪、天麻、白芍等益气通络药为配方制成养心通络汤。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养心通络汤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服用氯吡格雷,其临床总有效率为65.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3.3%,而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心通络汤,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者疗效差异均显著(P<0.05)。
  综上所述,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晔.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5):902-903
  [2]石林.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3:3.
  [3]石林.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6-37.
  [4]张均海.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1):33.
  [5]孟天宇,刘海峰,刘林,闫卫.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10+1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小儿急性上呼啸感染患儿148例。按照病毒血清学检测与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A组,n=76)和细菌感染组(B组,n=72)。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小儿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n=70)。对比分析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价值。结果:B组CRP水平与WBC计数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且差异统计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病的诊断方法、治疗途径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56例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足病的患者,按照药敏的结果给予病人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降糖方案以调整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按照患者的组织坏死程度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48例痊愈出院,4例进行皮瓣修复,4例进行截趾以及跖骨离断术。结论:在对糖尿病足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采取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小儿多见,传染性较强,夏秋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治疗组(n=29);对照组给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糜烂病人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每例病人均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并
期刊
摘要: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肺泡发生萎陷问题,起到有效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作用。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一旦出现了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问题时就可以应用CPAP,适应症主要包括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或者是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CPAP作为一种鼻塞法,能够起到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的作用,是一种适宜于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呼吸支持技术。  关键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的重要疾病,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本文对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做探讨,旨在呼吁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积极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在各种治疗措施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习营养治疗的需求、意义、原则相当重要,避免营养治疗的误区,做到每日坚持定时、定量的饮食,合理营养分配,科学的应用营养治疗、控制本病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的复发率。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8例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对照组190例应用甲硝唑阴道栓。结果:两组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治疗组总有效率96.11%;对照组总有效率95.38%,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5.87%,对照组复发率12.7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对CR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82例患儿根据临床特征分为感染组(n=26)和非感染组(n=56)。检测两组CRP、PA、PCT。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CT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PA采用比色法检测。结果:感染组CRP、PCT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PA显著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CRP、PA及P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