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又会因为网络环境的复杂及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入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文章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030-02
  大学生受年龄、心理发育、知识结构、交际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网络产生较强的好奇感和亲密感。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网络充斥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及健康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受校园地理范围的客观局限和日常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的影响,大学生在校外的时间相对有限,导致其交际范围和交际圈相对狭窄,无法有效满足自身的交际需求。而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即时性的诸多特点,可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交际需求,让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多渠道的交流,拓展交际范围。如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会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才华,并通过个人主页、微博等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一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压力,如就业、情感等,他们常常通过网络进行倾诉,以释放自身的不良情绪。
   网络是海量信息获取与传播的源泉,具有信息传播快、开放性强的特点,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不能身体力行地融入社会,会造成心里空虚,对现实生活产生厌恶心理,在网络上随意发泄不良情绪,无法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甚至产生犯罪的心理倾向。而且大学生过度沉溺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会使自身的情感淡化,产生孤独、自卑等不良的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
   1.网络的开放性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放任心理
   网络是虚拟的,大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形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人进行网络交流,实施虚拟行为。虽然是虚拟行为,但是时间久了也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比如虚拟环境下的网恋、暴力游戏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在虚拟的世界里,一些大学生甚至把自己化作虚拟国度的王者,在网络上任意辱骂等不良行为甚至比现实社会中还猖獗。如有的大学生可以隨意在网络实施不文明行为,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意识,对于父母、朋友漠不关心,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这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的。大学生在网络里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受限制地传播出去,使现实生活中承受的一些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但这种释放具有不可控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年龄、心理发育特点等方面的影响,自身的性格和人格尚不稳定,一旦受到影响或者遇到诱因,就容易发生偏斜。
   2.不同文化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造成冲击
   网络环境下,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矛盾频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而且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也会深深影响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这就使得一些道德观念淡薄的人,经常利用网络负面信息去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监管失当,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将一些负面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给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短板,还没有真正担负起相应的重任,导致负面信息的传播有机可乘。
   3.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滑坡,意志处于难控状态
   网络监管的缺位会使一些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缺乏约束,道德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还有些大学生对事实缺乏正确认知,经常发表不正当言论,久而久之会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导致意志难控,缺乏规范意识,遇事鲁莽,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如网络上的一些不实的信息、欺诈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自控力不强,意志薄弱。因此,高校要让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一些正面的信息,促进其正确认知社会,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要通过专题讲座、微信互动等方式,将一些受网络不良影响的案例介绍给大学生,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进而对网络环境有更加客观理性的认知,最终树立科学的网络观和网络思维。二是要强化网络师生互动。教师与大学生互动交流时要本着平等、保密的原则,消除大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大学生乐于向老师坦露心迹。这样,教师才能更彻底、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观和法治观,自觉摒弃自身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对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四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网络知识,提高应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让大学生体验获取正面信息的重要性,接受有益网络信息的熏陶。
   2.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
   高校要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网的同时,加大网络监控力度,使正面的网络文化广泛传播于校园网络,提高大学生接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这样,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促使大学生对网络形成正确认知,消除迷恋网络现象,提高网络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另一用途是休闲娱乐,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内容融于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内容中,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网络宣传教育与校园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应用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思考。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概述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探索提问技能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职心理学教学;微格教学法;提问技能;应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开设电梯专业符合市场对电梯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把电梯专业建设好、把电梯专业人才培养好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简述高职院校电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支撑学科建设、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培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训设施现代化程度、加强校企合作、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探讨电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电梯专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C961;G712
摘 要:有效的二语习得理论,改变了传统语言学习的理念,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遵循一定的规律,也能为英语教师提供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文章概述常见的几个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二语习得过程的主要阶段,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英语教师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大学英语教师;语言学习;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During a recent interview with Beijing Review reporter Tao Xing, Cuban Ambassador to China Carlos Miguel Pereira shared his opinions on the ro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 China’s develo
期刊
摘 要:落实现代学徒制可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人才。文章简述高职院校煤炭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定位及职业发展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组建“双导师”队伍落实课程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煤炭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摘 要:互联网大数据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了大学生“知识摄取”的过程,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从互联网大数据融入大学课堂的必然性、互联网大数据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性、大数据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双重影响、大数据在大学课堂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几方面,对互联网大数据融入大学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课堂;大数据;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
摘 要:工程伦理是一门以建立正确的工程认知,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文章简述课程思政的内涵,指出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工程伦理教学的有效途径。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重视教学总体设计;结合课程思政要求,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
摘 要:体育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让幼儿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体育游戏任务。文章分析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指出教师要创设体育游戏合作情境,构建合作小组提升幼儿合作技能,借助规则规范幼儿的合作行为。   关键词:幼儿教育;体育游戏;合作行为;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1;G613.7 文献标
摘 要:台球运动在高职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台球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借助互联网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对台球的理解和认知;实施台球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组织和实施台球教学活动,提升台球教学趣味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台球教学;有效课堂;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018-02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