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中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l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必须成为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内容。语文学科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人文信息,反映了作者行文时对世界、生活、自然的感悟和体会,这些俯拾皆是的教学素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吸取优秀作者的情感经验以丰富精神空间,提升文学底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素质教育
  二月初收官的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余韵未尽,在社会中引起了对中国诗词文化的关注与讨论,让大众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礼赞力量,语文课程正是传递传统文化正能量的窗口。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具备审美情趣,能够理解并受到所学课文蕴含情感的感染,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心理需求,找到学生的情感投入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情感教学活动,以取得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成果。
  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一方面是教学的手段,一方面是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传统教学中,为便于量化教学目标、验收教学成果,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題应试的技巧培养上,认为学生陶冶情感、培养文学思维会随着教学渗透而水到渠成发展,并没有过多花费教学精力,这显然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有独特的积极作用,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情感趣味,会乐在其中,以情促知,以审美的眼光主动探索求知,享受含英咀华的乐趣和美感。
  1. 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
  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就是工具性和情感性的结合,不仅让学生具备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欣赏教材。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外化,学生在接触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的字词语句描写,理解作者写作当时的情感,体会到文中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如学习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生通读诗句的大意并不难,仔细思“花鸟”拟人情感,品“溅”、“惊”悲凉伤情,情景交融,给学生强烈的情感触动,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2. 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自己是有思想情感的个体,拒绝受到僵化思维的束缚。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靠死记硬背这一套,把思想和情感内化,深入丰富自己的体验,才能在阅读理解和文章表达中写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内容。
  3. 健全学生人格的需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非观念还不健全,行事全凭喜好缺乏标尺,某些想法和行为不知道是对是错,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同时也会因积极因素的激励而坚定目标不断努力。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思想的榜样,树立原则标尺,语文教师应发挥教材的积极影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作品和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气节,能帮助学生修炼一颗坚定正义的心,对人生有所思考。
  二、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1. 通过文本解读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语文课堂为学生点燃情感火花储满了丰富的情感信息。能够被编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优秀作品,传递了正能量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因素,学生可以轻松理解,不会产生困惑。教师在备课时悉心研读教材,对教材的课堂展现进行加工提炼,挖掘情感切入点,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控,根据教材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为学生呈现多情态的情感表达,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设身处地感受作家的情感脉络。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用了“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几个动词描写了父亲年事已高、步履蹒跚,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父亲受累买橘子的心疼和愧疚的复杂心理。初中学生年纪尚小,初学文章可能体会不到朱自清父子间无言的感情,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解释,并让学生回忆与自己父亲的日常相处,让学生体会到父亲虽然不善表达却毫无遮掩的爱子之情。
  对教材文本进行情感因素的解读,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对教师课堂展现的能力有所要求。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语言避免深奥专业的词汇,贴近学生思维方式使用活泼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学生听课会觉得没有距离感,便于增强对教材情感因素的理解。不同类别文章的情感教学目标也略有区别。古诗文的情感教学重点在于根据描述的意象和渲染的意境来感受作者作诗时的心境和感受,获得情感的熏陶;记叙文的情感教学重点在于从故事情节中感悟作者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思考;说明文的情感因素在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功能、工序等方面的描写来感受自然、工艺、智慧的审美情趣。根据不同的课文要求,教师酝酿恰当的教学情感,是学生获得情绪的感染,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审美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尊重个性。
  2. 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期待
  初中语文的情感教学是以情激情,通过课文充满感情的语句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沿着文章归纳出的情感脉络重新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路历程,不仅收获新知识,更能激发出不一样的情感经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点在于呈现课文内容的情感切入点,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因地制宜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从文字中想象到描写的情景画面,促进对情感的深刻体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语言蕴含的情感因素。如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学生从文中可以直观想象出作者描写的空明月光与竹柏交错之影相互掩映的庭中夜色,感受到作者闲适悠然的心境。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却并未引起关注的景色,让学生自行发现其中的美感,获得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学生留意身边可爱有趣的地方,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拥有一颗自然闲适的心。再如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渲染了风雨的暴虐和海浪的汹涌,描绘了海燕勇敢坚强的形象,学生从文中饱含浓烈情感的语言描写感受到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联想到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奉献,获得了无穷的精神鼓舞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距高考四个月这段时间,是数学学习的冲刺阶段。能否科学地安排这个黄金时段,顺利实现质的飞跃,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绩。笔者认为,这个阶段的复习教学中做好以下四件事十分重要。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开放性试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回归;杜绝;强化;提高;活跃  一、 以核心思想方法的复习为载体,回归三基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高考目的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数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和解决数学问题
课程改革试验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正逐步兴起。对比法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法,其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
摘 要:数学建模教学要重视数学知识,更应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建模教学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应用的范围得到了空前拓展。数学不仅在物理学、天文学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逐步应用到化学、医学、生物学、环境科
摘 要:虽然2016年考试大纲对三角函数中部分知识考查有所降低,但从高考题目的角度看可能不会有本质的改变。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可预测2017年高考对三角函数仍会继续保持往年的命题特點,既有仅考查三角知识的单纯三角题,也有与其他知识结合的综合应用题,一般有1~2个选择题或填空题,1个解答题,多以低、中档题为主,分值约为17-22分。主要考点如下:  1. 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
塑料套管新技术栽培山药,不仅解决了传统方式栽培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杈等问题,而且使山药在收获时的损伤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具体栽培技术主要有一下几点
在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总举步维艰,文言文课堂教学总缺乏活力与激情。如何让学生愿意进而乐意学习文言文,是许多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同行经验,从分析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中职学校要积极的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战争呈现出了新的特点:(1)新型武器的应用,包括爆炸性武器、高速轻武器和燃料空气炸弹等;(2)生物致伤因素多样化,包括射线、
摘 要:初中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初中数学学习能力将会给学生未来几年思维能力的提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数形结合法就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数学解题思想。数和形作为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两个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的相互结合与转化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接下来我就
碧绿水嫩的叶子上点缀着一块块银白色的斑点,好似雪花飘落,给炎夏带来一丝清凉。因此,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别名——“冷水美人”。初见冷水花,我便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它。冷水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