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60-01
  
  化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例如,教学《微粒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 体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到培养皿中。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待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微粒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微粒是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学生对微粒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在初中各科中,化学是学生较有兴趣的学科。但每届都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所学知识,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屡见错误。这些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例如在讲授“燃烧的条件”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2体积95%酒精和1体积水的混合液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轻轻拧干。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熊熊烈火“烧着了”手帕,一片欢声中火焰熄灭,手帕依然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惊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他们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刷洗试管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他们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根据教学进度,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能极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四种铵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专心研究和设计实验程序,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选做实验,不仅达到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以上所述,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5-01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十分复杂,研究它既可为教师制订物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程序提供依据,还能为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提供指导,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心理特征。  1、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  1.1有良好感性知识的准备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4-01    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培养是首要的任务。例如历史学科,初中主要是死记硬背的,而这种方法远远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因为高中历史课容量大、难度高了。要应付的又是全国性选拔考试。这就必须具备相当高的阅读、分析、理解、归纳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6-01    所谓物理表象,是指物理世界的现象和过程在我们大脑两半球产生的关于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知觉性形象。一般来说,物理表象主要是以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作用而产生的感性认识。当然,也可以是物理名词等刺激物引起的。  如何安排教学中的物理表象活动,表象活动是教学认识过程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7-0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综合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与全色遥感图像之间的互补信息,提出了一种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SPFT),并基于此变换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具体融合过程是将多光谱图像的每个波段分别与高分辨力全色图像进行融合,首先将高分辨力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待融合波段进行直方图匹配,然后对该波段图像以及直方图匹配后的高分辨力全色图像分别进行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分解,融合过程就是对两图像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分解后的系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9-01    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其衔接过程显的尤其重要。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8-0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实验之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才能学的快而牢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要把它当作整个物理教学的精髓。  随着教材的改革,
一、绪言煤矿井下无线电通讯,要求具有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能进行必要的联系和在瓦斯煤尘爆炸,井下火灾、瓦斯突出等非常情况下,能进行确实准确的通讯联络饥能。另外,随着煤炭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首诊并确诊的66例晚期乳腺癌(局部T4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