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引作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评价语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它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引导性。教师应该用有引导性的评价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激励系统,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有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并将学生领入下一环节或更深一层的学习中,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关键词]课堂评价;反馈;导引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有激励功能、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还对如何开展下一个学习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语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它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引导性。教师应该用有引导性的评价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激励系统,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有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并将学生领入下一环节或更深一层的学习中,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语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还要关注到对课堂内容的导引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紧密联系学习目标。我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并落实课堂评价对课堂内容的导引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结合《莫高窟》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

二、为学生提供促进学习的反馈信息


  1.回顾整理部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四字词语,你记住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
  评价:大家能把学过的文字留在脑海里,真不简单。把文字记在脑海里,这样有助于我们语文能力的提升。(出示词语)这些是文中的四字词语,大家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的词语,很多同学把其中的一些词语变成自己的东西,很会学习。
  【评价意图: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增长信心,能够激励学生,调节学生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2.导入部分
  师:读了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精美、壮观
  评价:通过对课文的品读,你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精美、壮观,很会思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作者是怎样把莫高窟的精美、壮观表现出来的。
  【评价意图:合理、有效地运用引导性评价,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领悟课文,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3.学习活动一:比较式阅读
  (1)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2)小组交流
  请一小组上台交流相同点(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排比句、四字词语、点面結合)
  评价:大家分别从形式上、内容上找到了相同点,看来大家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针对他们的回答,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介绍新事物,为什么要先由面到点?(对新事物,我们首先要建立整体印象,再局部描写)
  同样都有排比句,第三自然段有两句排比句,多了一个“有的……有的……”(出示句子)这个句子写的是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自然段的点一个是“一尊卧佛”一个是“成百上千的飞天”,他们前面的修饰词不同,作者为了把成百上千的飞天介绍清楚,就把它再展开来说,所以用上排比句。
  评价:你既能关注文章的内容,还能关注文章的结构,很了不起!能关注到修饰词去体味作者的写法,走进文章的结构。成百上千的飞天,是壁画中的一个点,在写这个点的时候,作者又写了飞天的不同的样子,把飞天展开来写,这是面的描写,前面是由面到点,而现在又变成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点 ,对事物快速建立整体印象,然后再局部;由点到面 ,进一步了解事物,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评价意图:课堂评价直指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点面交织运用的写法,课堂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课堂上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学生不容易体味,但又做不到细嚼慢咽,教师通过微妙的引导性评价语言恰到好处地让学生表达出来,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师:读描写飞天的句子,飞天是壁画,是静止的,你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
  生:这段话写出了飞天不同的姿态、情态,把飞天写活了。
  评价:写飞天这是一个动态的描写,而前面写壁画内容丰富多彩的时候,是静态的描写,作者动静结合把飞天写活了。你能通过朗读把动静结合表现出来吗?
  【评价意图: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是什么,让目标更加清晰,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4)练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评价: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情态描写,给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感觉,所以我们就好像走进了艺术殿堂。同学们,作者亲眼看见了壁画上的飞天写下了这段文字,而我们是通过这段文字感受了飞天的栩栩如生,文字就有这种力量,它能把离我们久远的东西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他们富有生命,富有情感,这就是文字运用的魔力所在,你也想拥有这份魔力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评价意图:教师用具有针对性、引导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将学生领入更深一层的学习。】
  4.学习活动二:
  教学评价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反馈,便于学生获取和利用了解自己表现的各种机会,不断地根据评价目标对自我的表现进行自我调整,逐步完善自己的表现。在整个教学片段中,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收获,得到文化的熏陶。教师努力做好引导的角色,真正做到“抛砖引玉”,敏锐地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并且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自己的进步,监控了自己的发展,即清楚了自己要到哪里,现在在哪里,还有多少距离要完成,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们逐渐内化了评价标准,并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改善自己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更多的责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备受瞩目,课前和课中结合,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不是显性的因材施教,知识的习得,而是隐性的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学习力的提升。以一篇习作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例,从课前找准微课的融合点,课中串起学习单这条线,直奔教学目标这个面,以点、线、面三位一体结合为策略,谈一谈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
[摘 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创作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语用实践训练。提出要循序渐进,在解构思维下把握人物的语言价值;类比辨析,在聚合考量下感知作者的表达构思;统整联系,在理性思维下体验文本的表达秘
[摘 要]“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教学该内容,借助亲子共读记录单进行导读的方式开展阅读实践,并在课堂上反馈指导,加强阅读,助力儿童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关键词]亲子共读;记录单;阅读;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4-02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倡导学
[摘 要]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的。落实语文要素需要以单元教学为主线,进行系统组合、递进学习。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例,实施单元要素递进学习的具体策略为:找准着力点,系统规划递进学习;绘制线路图,逐步实施递进学习;优化细节处,主动压实递进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单元要素;递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时,教师围绕文本做文章,深度解析文本内涵,链接文本语境,探索文本意象,展开文本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体验中形成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要建立文本和生本融合意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全面塑造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紧贴生活  统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往的教材来说,对于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口语交际训
[摘 要]低年段看图写话是小学生作文的根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要让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做到会看、会想、会说、会写。同时注重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会看;会想;会说;会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93-01
[摘 要]为思考而教学是优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就是赐予他们成长的力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物化学生的思维图式、思维过程;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展开与呈现,便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干预,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图式 灵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准确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素养体系,重视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反复重现知识和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应当研究不同类型课堂的特点以及教学策略,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并以之感染和引导学生,方能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观摩活动;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练笔要在深入关联中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深入链接中强化写作策略的体悟与接纳。教师要做到读写对应,以学生理解的视角指导练笔;触类旁通,以联系未知的情境指导练笔;认知共振,以生发情感的通道指导练笔。  [关键词]练笔指导;新视角;读写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70-01  课堂练笔是深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