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课堂中渗透国学教育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mar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至今已有104年,是岳阳市建校最早、特色最为鲜明的纯义务教育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悠悠洞庭水,紧倚巍巍岳阳楼,远眺青青君山岛,蔼蔼千古文庙静默其中。学校从2008年起,依托千年文庙这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掘百年老校文化内涵,营造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交相辉映的育人环境,强调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融入日常教学,在各年级增设国学课堂,开展各项弘扬传统文华和美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忠、雅、诚、健的优秀品德,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传播地,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学校也因之被誉为岳阳“文化的明珠,人才的摇篮”。
  但由于近两年城市东移,学生生源减少,据调查表明,原来隶属于学校的34.7%的生源向城市东南方学校转移就读,学校办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再兼之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我校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也未能免俗,部分师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也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现象,德育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教育收效甚微,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
  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形成的《巴黎宣言》称: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
  因此,我们决定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传国学经典,承传统文化,创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达到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增加学校的办学活力、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提升学校品牌、打造一流学校的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一新生中开展国学教育进行探讨与研究。为了能在中小学开展有成效的国学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使之在多方面得到发展:
  1更新教育理念
  中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诵读经典,熟记名句,学习掌握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明确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并在辩证学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烙印在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对于这一点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必须加大努力更新其理念。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国学教育的定位,这个问题关系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普及面。将国学教育放在更高、更深、更远的地位, 让其成为教学中必设的常识性普及课程, 这将大大地增加国学教育的覆盖面, 提升其受重视程度和影响力。反之,在现行教育体系下国学教育的发展过程则依然困难而漫长,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2审查规范国学教育内容
  我认为中小学阶段完整的国学教育除了国学知识性的普及教育外,还应该至少包括:传统道德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人生修养教育、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教育,缺一均不完整。此外在教学内容上,必须采取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宣扬落后的社会伦理纲常的内容要果断的摈弃,对其中的合理内核则要大胆的提取,对于国学中宣扬的传统道德,应该加以发展,与时俱进,并给以合理的解释,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道德观。在内容上,不宜直接将《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选择的加以讲授,对于其中晦涩难懂的内容也要果断剔除,其中与时代精神不相容、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内容也应隐去。
  3编制适合初中学生的国学教材
  现阶段,众多学校在没有对国学的内涵开展过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对国学经典进行过仔细筛选和系统整理的情况下,便开始实施国学教育。教学内容上存在随意性,缺乏严谨性,甚至有的教材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这种零散化、随意化的国学教育,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校组织学校语文组精干力量,从孔子《论语》入手,选取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编排整理,编辑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有一定教育梯度、且既健全又系统,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国学课本《贤人美德》。
  4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必须在制度上保证国学进入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篇目来诵读学习。在初中新生阶段可以国学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设置,每周一堂,安排专职老师授课,以《贤人美德》为主教材,安排包括诗歌,经典古语、历史典故、传统风俗在内的教育,同时全面展开练习使用毛笔,尝试让学生用毛笔写作文。适当增加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增加学生古文阅读量。=同时授予学生初步鉴赏传统书法、国画等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上,还可以采用其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将国学渗透入包括地理、音乐、美术等多学科中;开办国学教育系列讲座,开展读经诵典活动,毛笔书法大赛、诗歌朗诵大赛等各种比赛活动;借助多媒体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伴以古乐、并辅以动画演绎;早自习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诗歌朗读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的对新生进行国学教育。
  5加强教师队伍国学素养的培养
  开展全面的国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的教师大多所受到的教育也缺乏国学的熏陶。故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十分重要,这种培训应该制度化,经常化,培训教师的古文修养及对古代经典著作的鉴赏能力。提高教师的国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的水平。实行国学专门教师、骨干教师——语文教师——全体教师逐步展开、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国学水平和素养,为国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新生的国学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做到的是让孩子在自由中学国学,在快乐中诵经典,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用性。惟有如此,国学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不会走向肤浅、片面或者极端,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和精神的真君子,又具备现代理念和独立人格的心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学”的现状和教师“教”的现状不容乐观。由此引出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提出在保持中职语文教学地位及其独立个性的同时,应该与专业结合,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特殊性,并结合专业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阐述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理念。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 就业导向 ; 学习兴趣 ;  综合素质 ;可持续发展;中职语文教学重在语文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意义:第一
期刊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承担学生管理的主要责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任务细琐而繁重,充满挑战与幸苦,欢乐与智慧。而且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将面临更加复杂化班级管理和自己所教学科及班级学生总体升学成绩的升学压力,那么我们如何能使自己在在繁重的工作中轻松,让班级在平稳、奋发中走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时光。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目标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形成强大的合力和班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期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阅读能力则是语言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也是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理解的素材一般来说都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在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时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范围,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所以在小学阶段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可以从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之一。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落实以下几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并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实施,特别是情感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它能唤起学生的良知,提高学生对社会认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关键词】和谐 ; 反馈 ;挖掘  大家都知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
期刊
【关键词】 观察;探究;结果  1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结合生物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课外探究  开学两周后,
期刊
即墨市省级高新区中学山东青岛266216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章法,更不能畏首畏尾,一筹莫展,而应当既重视传统教育,又敢于创新,勇于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力求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题,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我国未来五至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为中国梦梦想成真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乃至社会,各自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什么是;人民满意;教育;  1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政府保障优先发展,人民群众获得实惠的教育  1.1以政府对教育的科学定位
期刊
高校一部分女生怕上体育课,在课上表现为懒散、怕动、怕脏、怕苦畏难等情绪,部分内倾性的女生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习惯于自己处理问题或者躲在角落里独自苦练,不善于表现自己,致使许多体育教师感到高中女生体育课不好上,特别是令年轻教师感到有点棘手。抓住高校女生身体、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效果,让每一位高校女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女同学喜
期刊
【摘要】人的智能具有多元的特征,而智能之间的组合又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在教育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又为多元智能的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必要条件。本文从多元智能的理论内涵分析、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献计献策。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  多元智能培养人类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