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创建和谐班级的“黄金准则”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学生的方法。学生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被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自己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教育,有一个让教师困扰的方面,就是教师往往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辛辛苦苦播下种子,却很难体验到收获的喜悦。然而,在正面管教的班级里,教师可以通过改进管理与教育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创建和谐的班级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解决问题,让错误成为学生反思学习的机会
  每一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学生也不例外,怎样正确地对待学生犯的错误呢?在正面管教的班级里,教师不会指责学生,而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把每一次犯错当作学习的大好机会。
  例如,班里有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呢?
  1.相关。解决方案应该与行为直接相关。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说有哪些解决方案。学生可能会说:“请家长!”或者会说:“送到校长室!”显然以上这两种解决方案都跟“家庭作业”没有直接相关。与这种行为相关的解决方案可以是补上家庭作业,或者本次作业不得分。
  2.尊重。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案,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说话语气都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是愿意课间休息补上作业,还是放学后?”而不能凶巴巴地对学生说:“你这节课不用上了,赶紧把作业补上来!”
  3.合理。解决方案应当做到合理,不要加入惩罚。例如,不要说这样的话:“现在罚写3遍!”或者“看来我必须给你的家长打个电话了!”不要指望学生在感觉更糟的时候会做得更好。
  4.有帮助。解决方案应该有助于学生做得更好,并有助于解决问题。针对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个问题,可以问问学生,以后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比如,养成认真记作业的习惯,在已完成的作业后面打“√”等等。
  有时候,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信任他们能够做得更好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努力争取进步,而不是追求完美。教师也许永远不完美,但每一次失败都能提供一次想出解决方案的机会。当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和善又坚定时,学生们就能学会尊重教师和他人,并且会受到激励去积极改变自己。
  二、提倡运用鼓励方式,激发学生不断向上的力量
  当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教师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赞扬、奖励;而学生表现不好的时候,采用的方式通常是惩罚。惩罚,是认为学生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或没做到的事情付出代价。这种方式会导致怨恨、报复、反叛和退缩。奖励,是认为学生只有得到外在奖励,才会做教师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这种方式否定了学生做出贡献所带来的内心的良好感觉,往往会导致学生索取更大、更好的奖励。
  正面管教提倡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能让学生们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与他们是怎样的人并不是一回事,并且会让他们知道,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受到不加评判的珍惜。比如,当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
  “怎么啦?能跟老师说说你的成绩下降的原因吗?”
  “每个人都有考试失利的时候,但这并不影响老师们继续喜欢你!”
  “你愿意得到一些帮助来提高成绩吗?如果你愿意,老师很乐意帮助你。”
  用惩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行为,其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效果却是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喜欢奖励的学生,很快就会依赖于奖励的刺激,而不会因为内心的回报而想成为有贡献的一员——因为做正确的事而感觉良好,即使没有别人看到。而用鼓励的方式效果恰恰相反,鼓励能让学生的心里产生不断向上的力量,逐渐提高自律、自控的能力。
  三、建立情感联结,让教育的效果更理想
  情感联结,就是学生相信学校里的教师是关心他们的,并将他们作为个体来关爱。研究表明,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会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对于那些纪律或学习表现欠佳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在情感上接纳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归属感,喜欢上学校,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教育。
  “校长好!”“老师好!”有一天放学后,已经升上初中的小林回校探望,很礼貌地与每一位教师大声打招呼。“上中学了,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轻易放弃,知道吗?”每一个教师还是像他读小学时一样,对他关爱有加。
  说起小林,他是教师们既头疼又心疼的学生。他的身世十分特殊,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他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忙于为生活奔波,也不怎么管他。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户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几乎每一位教过他的教师,都对他十分关爱:家里有好吃的,带给他吃;家里有小孩的衣服、鞋子,带给他穿。教师们知道,先让他在情感上与学校产生联结,再来谈对他的教育。在教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育下,尽管他在纪律、学习方面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每当看到他主动为班级忙前忙后的时候,教师们心里还是感到十分欣慰。
  小学即将毕业时,教师让学生们写毕业留言。小林由于识字量不多,为了写几句留言,不停地请教周围的同学。在小林的留言里有一句话:“我不想毕业,因为我不想离开这里到远方。”小林的话让教师们动容,因为小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们对他的关爱,所以,在毕业的时候,才会如此地舍不得离开学校。值得庆幸的是,在校长的不断催促和跟进下,小林的父亲终于在他小学毕业时为他解决了户口问题,教师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以上的教育事例证明,只有让学生与学校产生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師都关爱着自己,这样的教育才会取得成功。当教师引导学生以表明关爱的方式相互对待的时候,一种关爱的氛围就会在班级里慢慢形成。当学生们感觉到关爱时,他们就想要合作,而不是做出不良行为。
  正面管教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教师能够加强对正面管教的学习,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相信每个教师都能够创建和谐的班级。只有班级和谐了,校园才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据调查,有70%的初中生存在学业拖延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作为七年级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学生学业拖延需有正确的认识。学业拖延的形成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表现因人而异,班主任掌握、分析全班及个别学生的拖延情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协调科任,联动家长,实行不同的改进措施,促进孩子拖延的改变,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小组合作,有计划完成学业,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拖延改进的效果,使学生改变已有
【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互联网 ”的理念,是让教师借助多媒体、幻灯片以及短视频等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及丰富性的构建,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深入阅读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互联网 ”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能够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情境。用“互联网 ”渗透小学阅读教学,可以大
【摘要】数学课堂要突出“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呈现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才会爱学、乐学、会去学。因此,教师要修炼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地吸引住这群“小大人”,专注地跟着我们的引导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多元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有效的评价策略,帮助学生展现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学习;模式  随着现代科
【摘要】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趋势持续上升,在全国赛事上获得了更高的成绩和荣誉,全民健身的时代来临。为了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能够健康的生活就必须要不断发展体育事业,切实有效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更多的政策法规,以达到推进学生体育教育的目的。现阶段,虽然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在教育行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在存在着诸多问题,体育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摘要】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利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导学、自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明确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论文从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着手,探究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本论文以《程序对象的设置》这一课为例。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一、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  (一)思维导图释义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先生创造的一种组织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异常,可以算得上“所罗门王结”。要想条分缕析把它解开,责任到人而高枕而卧,还真是很难。亚历山大大帝刀劈“所罗门王结”,从而解开了数百年死结之事,对我启发很大。本文就能否“從管理者转变为引领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价值观;师生关系;师德;爱  一、学会角色变换:从管理者转变为引领者  我们心怀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摘要】初中文言文复习普遍存在课堂低效的问题,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知识迁移拓展不深入等。主要原因就在于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仍不够系统,学生复习文言文知识也不够主动等。因此,笔者经过多年中考文言文备考经验对文言文备考措施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如何调动起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备考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文言文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希望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文言文备考措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复习课
【摘要】课外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进行相关探析,通过分析现阶段课外阅读课程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课程规划、阅读指导以及课程评价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实践与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课内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文化知识,而课外阅读则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起到巩固拓展的作用。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立德树人,呼唤思政课守正创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提出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八个相统一。  (二)未来发展,呼唤思政课守正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智能化时代、人才需求矛盾,对技工教育而言,如何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掌握更多的基本技巧,引领他们一步步迈入科学知识的殿堂,更要告诉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实践与生活,懂得学会探索与创新,引导他们攀登智慧人生的最高峰。因此,为人师表,重在育人。  一、学会做人——生存的根本  “尊老爱幼”的精神本身就是我国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只要长期地接触和生活在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群体中,就会遇到那些有比他们年长和年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