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体育课的跳跃教学内容有跳远、三级跳远、背越式跳高等。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三级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单脚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缓冲五部分组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由弧形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这些动作都包括奔跑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肌的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勇敢果断的心理素质等,下面以足球为例谈如何让其参与教学,调控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速度练习
1.追球比快。学生成两路纵队,间隔4m,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教师在两队之间向前将足球径直抛地滚球,同时排头两名学生快速起动并加速跑,先追到足球者获胜。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强化跳远的助跑速度(见图1)。
2.圆周上持球追逐。在直径8m的圆周上,直径两端有两路学生,排头学生手持足球逆时针沿圆周跑动,一圈后将球传给同组的下个学生,看哪组先完成传球接力。同理,可以按顺时针进行练习,这样在圆周跑动时就为背越式跳高的弧形助跑打下了坚实基础(见图2)。
二、下肢、腰腹肌力量练习
1.连跳足球间隔。将8~9个足球,间隔35~40c m,摆成一路纵队。学生利用单脚从第一个开始连续跳过此队足球,要求脚在球上跳过,不要触碰到足球,完成后,加速跑5~6m,这样可以换脚或双脚练习,增加单脚支撑力、身体平衡能力。还可以横向练习,学生高抬腿左(右)脚单脚连续侧向移动,要求脚在球的间隔内,即侧向高抬腿(见图3)。
2.仰卧夹球举腿。学生仰卧在小垫子上,双手放在头下,两脚将足球夹住,腹肌、大腿前群等用力将球抬起,足球不要掉,上体与腿成60°~70°角,膝关节伸直,当腿下落时脚跟不要触地,连续做20次(见图4)。
3.持球仰卧折体。学生仰卧且双手持足球于头顶上方,两臂伸直。以臀部为支点,上体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利用足球触及脚面,反复连续完成折体,达到练习腹肌以及发展身体协调性之目的,为跳跃时的肌肉力量做好准备(见图5)。
4.计时左右划船。学生屈膝坐好,双手持足球于胸前,动作开始时双臂左右摆动,腰部扭转,将球触及到地上,计时连续完成,达到练习腹肌、肋间肌,提高跳跃中腾空收腹的能力。此种方法可以提高兴趣,让练习不再枯燥(见图6)。
5.左右臂屈伸触球肘立撑。学生俯卧两臂屈肘拳心相对,在其头前40cm地上有一个足球,学生脚尖着地,肩背腰挺直成一条线后,学生可以伸出左手直臂向前触摸球体右侧,右臂肘关节单支撑身体;采用同样的方法换右手直臂向前触摸球体左侧,左臂肘关节单支撑身体,连续交换完成动作,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练习,以此锻炼腰背肌力量,为跳跃运动打下身体素质基础(见图7)。
6.高抬腿膝触球。跳跃教学中作为身体素质练习的高抬腿不可少,高抬腿质量好坏是脚踝力量、大腿力量、腹部力量等的综合反映,恰恰这些小肌肉群力量对跳跃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足球提高高抬腿质量,用小网兜将足球装好,教师依据学生原地高抬腿时膝关节高度,把足球悬在其上面,使得每次动作时大腿可以轻微触到,高度可以逐渐升高些,学生会努力高抬,达到教学目的(见下页图8)。
三、协调性练习
1.急停跳起头顶球。在背越式助跑与起跳练习时,把足球用网兜悬挂起来,高度根据学生而定。学生在助跑线上注意起跳点上方的足球,当助跑到弧形阶段左脚(以右侧助跑为例)急停蹬地,身体向上并且使头顶到悬挂的足球。足球作为标志物较为明显,高度变化更有利于背越式跳高起跳的
2.原地左右脚连续轻踏足球。一只脚放在足球上,向下轻踏同时另一只脚蹬地向上,迅速踏到足球上,两脚交替进行,这样练习提高学生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为跳跃教学内容做铺垫,顺利实施教学计划(见
3.跳远助跑的标志物。在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教学中,有助跑步点的丈量,为取得更好远度要摆放标志物,这时在助跑线的一旁可以放置足球作为标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点、节奏完成跳跃的技术动作,还可以在预定目标侧前方放置一个足球,使跳跃者有明显的跳跃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一、速度练习
1.追球比快。学生成两路纵队,间隔4m,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教师在两队之间向前将足球径直抛地滚球,同时排头两名学生快速起动并加速跑,先追到足球者获胜。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强化跳远的助跑速度(见图1)。
2.圆周上持球追逐。在直径8m的圆周上,直径两端有两路学生,排头学生手持足球逆时针沿圆周跑动,一圈后将球传给同组的下个学生,看哪组先完成传球接力。同理,可以按顺时针进行练习,这样在圆周跑动时就为背越式跳高的弧形助跑打下了坚实基础(见图2)。
二、下肢、腰腹肌力量练习
1.连跳足球间隔。将8~9个足球,间隔35~40c m,摆成一路纵队。学生利用单脚从第一个开始连续跳过此队足球,要求脚在球上跳过,不要触碰到足球,完成后,加速跑5~6m,这样可以换脚或双脚练习,增加单脚支撑力、身体平衡能力。还可以横向练习,学生高抬腿左(右)脚单脚连续侧向移动,要求脚在球的间隔内,即侧向高抬腿(见图3)。
2.仰卧夹球举腿。学生仰卧在小垫子上,双手放在头下,两脚将足球夹住,腹肌、大腿前群等用力将球抬起,足球不要掉,上体与腿成60°~70°角,膝关节伸直,当腿下落时脚跟不要触地,连续做20次(见图4)。
3.持球仰卧折体。学生仰卧且双手持足球于头顶上方,两臂伸直。以臀部为支点,上体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利用足球触及脚面,反复连续完成折体,达到练习腹肌以及发展身体协调性之目的,为跳跃时的肌肉力量做好准备(见图5)。
4.计时左右划船。学生屈膝坐好,双手持足球于胸前,动作开始时双臂左右摆动,腰部扭转,将球触及到地上,计时连续完成,达到练习腹肌、肋间肌,提高跳跃中腾空收腹的能力。此种方法可以提高兴趣,让练习不再枯燥(见图6)。
5.左右臂屈伸触球肘立撑。学生俯卧两臂屈肘拳心相对,在其头前40cm地上有一个足球,学生脚尖着地,肩背腰挺直成一条线后,学生可以伸出左手直臂向前触摸球体右侧,右臂肘关节单支撑身体;采用同样的方法换右手直臂向前触摸球体左侧,左臂肘关节单支撑身体,连续交换完成动作,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练习,以此锻炼腰背肌力量,为跳跃运动打下身体素质基础(见图7)。
6.高抬腿膝触球。跳跃教学中作为身体素质练习的高抬腿不可少,高抬腿质量好坏是脚踝力量、大腿力量、腹部力量等的综合反映,恰恰这些小肌肉群力量对跳跃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足球提高高抬腿质量,用小网兜将足球装好,教师依据学生原地高抬腿时膝关节高度,把足球悬在其上面,使得每次动作时大腿可以轻微触到,高度可以逐渐升高些,学生会努力高抬,达到教学目的(见下页图8)。
三、协调性练习
1.急停跳起头顶球。在背越式助跑与起跳练习时,把足球用网兜悬挂起来,高度根据学生而定。学生在助跑线上注意起跳点上方的足球,当助跑到弧形阶段左脚(以右侧助跑为例)急停蹬地,身体向上并且使头顶到悬挂的足球。足球作为标志物较为明显,高度变化更有利于背越式跳高起跳的
2.原地左右脚连续轻踏足球。一只脚放在足球上,向下轻踏同时另一只脚蹬地向上,迅速踏到足球上,两脚交替进行,这样练习提高学生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为跳跃教学内容做铺垫,顺利实施教学计划(见
3.跳远助跑的标志物。在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教学中,有助跑步点的丈量,为取得更好远度要摆放标志物,这时在助跑线的一旁可以放置足球作为标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点、节奏完成跳跃的技术动作,还可以在预定目标侧前方放置一个足球,使跳跃者有明显的跳跃目标,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