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卢卡奇自传》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般说来,人们都把卢卡奇看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其实,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就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卢卡奇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对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目前,在中国和苏联理论界讨论的实践与实践本体论、主体与主体性、人与社会、社会异化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等热点理论问题,都可以在卢卡奇那里找到关于它们的富于创新性的深刻论述,有些论文所阐述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卢卡奇在二、三十年代已提出的观点的进一步展开。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要想研究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发展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不去深入研究卢卡奇的思想。不管我们在研究中给予卢卡奇何种评价,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评价,卢卡
其他文献
<正> 从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熵,到玻尔兹曼的统计熵,再到申农的信息熵,熵概念不断深化和扩展。熵概念的泛化,带来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也引起了广泛争论。现将我国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正>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首纲研究与开发公司共同发起的“新时期道德规范建设研讨会”,于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历时三天。有关领导、学者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60余人与会。主要研讨了以下问题。 一、加强道德规范研究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无论从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还是从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来看,当今加强道德规范研究和建设,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一种行为理性及意识形式。规范伦理学在伦理学体系中应居突出的地位。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正>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学委会、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广西区党委党校、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哲学学会、广西大学哲学系、河池地委宣传部共同发起的“广西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于1991年5月14日至17日在广西河池市召开。到会代表78人,提交论文近40篇。 此次会议有两个明显特点:(1)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会议各发起单位均有主要负责人参加,并积极发言。(2)哲学理论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市、县委书记们带头写哲学论文,总结自己用辩证思维指导实际工作的经验,体现了中央把学习
<正> 目前关于主体性的争论在多层次上展开,而解决各种争论的关键,往往要回到主体性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尽管人们可以在各种引申和派生的意义上使用主体和主体性概念,尽管主体性原则的意义贯穿于认识论、人本学、本体论等领域,但主体性首先是人本学范畴,换言之,我们所讨论的主体性总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涉及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或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本质规定性。正因如此,许多讨论者正确地将人的主体性同人的本质活动——实践统一起来加以把握。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认识不应停留于人的主体性在认
<正> 安徽省哲学学会于1991年6月6日至8日在铜陵市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省各地的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中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永远不会过时;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新变化也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正> 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8月13日至17日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这个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哲学动态》编辑部、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浙江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哲学系、烟台大学、《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等联合发起的。出席会议的60余位代表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探讨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正> 在1980年的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就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讨论。当时大家除对辩证逻辑的性质持有不同意见外,一致承认中国古代有相当丰富的属于(传统)形式逻辑范围的思想和理论,中国逻辑史应当主要是中国形式逻辑思想发展史。因此,大家一致同意以形式逻辑为范围选编一部《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编写一部《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现在这两大部著作都早已完稿,著作已经出版,资料亦将出齐。这两年来,由于国外有关“非形式逻辑”、“内涵逻辑”、“语义学”新概念、新观点
<正> 讨论严格悖论之有无,首先需明确“严格悖论”的涵义。悖论在自然语言中是一个多义词,某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论点,与通常见解相对立的论证,思维中出现的各种疑难,乃至某些普通的自相矛盾的话语,都曾被人们称为“悖论”。严格意义上的悖论有二个特征:(1)语义特征:同一命题(在一定背景知识下)的真假互推,或者说真值相反的矛盾命题之
<正> 一、关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在我国现行的一些逻辑教材中,有“真包含于关系”一说,我认为这个立论不能成立,而且有违于逻辑常识。理由如下:(1)“真包含于关系”只是真包含关系换个角度的一种说法,它并不是独立于真包含关系之外的另一种什么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的界定及其图示不仅偷换概念,而且违背关系判断的有关规则;(3)欧拉图解中有关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的图示及说明,明显地有逻辑矛盾。因此,我们只能把“真包含于关系”视作真包含关系的反对称性来加以研究,而不是独立于真包含关系之外,同真包
<正>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丛主体方面去理解。概而言之,旧唯物主义的原则是客体原则,而新的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是主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