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与价值引导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价值澄清理论的不足之处,指出价值澄清教育的局限性。教育中需要进行价值引导,这是教育的必然使命;价值引导应注意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在“弱价值引导”及“旁观者思维”中审视自己已有的价值观,达到与外界的“视线融合”。
  关键词: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22-0013-03
  
  兴起于美国的价值澄清理论,源于存在主义伦理学——尊重个人选择、自由、责任意识、真理的主观性;杜威的经验哲学——“生长”是个体从自身经验、兴趣中引出的,强调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情感的体验,尊重个体独特人格,追求爱的关怀与鼓舞。
  在教育中,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着重学生对已有价值的澄清,如拉思斯所说,“对我们来说,他是‘如何形成他的思想的’比‘他得到了什么’更为重要。”由于其避免了教学中过分灌输的倾向,充分尊重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大大改善了课堂中师生间的紧张气氛,曾经在教育领域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作用。但是价值澄清模式也由于其自身无法避免的弊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理论研究视线,随后被新品格教育运动所取代。
  
  一、价值澄清理论缘何行不通
  
  这里,我说价值澄清理论行不通,并不是说价值澄清理论的内容都不可取,而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澄清理论在教育中行不通。作为整体的教育模式,它将本应该限于局部阶段的教学方法扩大到教育全过程中。例如,价值澄清教育中的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手段,达到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以及自我完善的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价值澄清教育理论往往是走向了过度自我中心化,导致了教育的断裂与失衡,减弱了教育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目的。我们认为,价值澄清在一定程度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它未能清楚地认识到“教”与“养”、“绝对”与“相对”、“自由”与“限制”的对立统一。
  首先,价值澄清教育过分地忽视了教导的作用。按它的做法,教育的作用仅限于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价值观,以避免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价值的混乱。在价值澄清理论看来,任何价值真理都是主观的,那种企图将客观的价值标准传授给学生都是徒劳的,并且是有害无益的。所以,价值澄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放弃教育,只剩下近平事实陈述般的对话。对话的逻辑就是你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你选择了它就应该好好珍惜它。一以贯之地践行它。按照这样的做法,教育中传授的应该是不带任何价值(价值中立)的事实性知识。这种做法值得反思!事实上,“德育(包括价值观教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价值澄清模式的初衷是进行价值教育。但最后,却是取消了价值的存在。
  其次,价值澄清教育认为“你只用按你想的去做就行。”这的确给了儿童足够的自由,对于改善禁锢儿童思想的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要让儿童在自由选择中,学会责任自我担当,听起来很是振奋人心。固然,儿童在生活中会独自面临着很多的抉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很大的自我教育作用。但另一方面,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思想、身体等都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价值的引导是儿童社会化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凡事都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是很不实际的。价值澄清教育犯了价值平面化的错误,认为价值只是主观的需要,主观的体验,不存在普适性的有价值的价值,所以价值相对主义必然是他们的最终选择。但任何一个社会,必然有着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不然社会是不可能有序运行的。社会的价值观,相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先于他而存在的客观实在,不依某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改变。王本陆说,“教育作为和人类共始终的事业,它面对着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必须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使自然个体社会化,为个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传授社会的价值观,特别是主流的价值观,是成人的义务。
  最后。在他们眼里,教育成了灌输、强制的代名词,与自由选择的精神截然相反,那种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思想的教育,其实是对儿童的一种思想暴力。诚然。儿童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保留自己对任何事情的看法。但必须注意的前提是,要看这种情况发生在儿童的什么领域。按照纳希的看法,儿童在个人领域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价值观念,但是对于道德领域和社会习俗领域,儿童的行为必然是受到限制的。道德和社会习俗领域面临的问题必然牵扯到他人、集体,在这种情况下,自由选择价值观就是一种极端的自由,这恰恰会导致极端的不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也就是首先必须内化社会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观。
  所以说,价值澄清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价值澄清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价值中立的立场,但实际上,价值中立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是教育,而是放任了。
  
  二、价值引导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从其诞生的一刻起,就承担着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延续人类文化的使命。道德价值观,是指导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行为的观念体系,是人类文化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地发挥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意味着对个体的道德期望。即使是在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人文知识不断受到排挤的情况下,“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直都是教育家、政治思想家们的共识。赫尔巴特把道德教育称为“必要的目的”,并且说,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教育的领域是道德的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即对道德的自觉最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教育自身要有道德,讲求价值理性;另一方面,教育要培养具有合乎理性、合乎社会道德的人。价值观教育是教育的价值诉求,金生鋐认为,善是教育的一个内在构成性要素,教育内在地包含了善。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没受教育,指的是他没有道德素质,价值观扭曲。如果教育放弃了价值引导,也就失去了大众的认同。教育在日常中更多的是一个带有肯定性质的评价词,肯定的是他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培养人的成功与否,首先是看此人的道德成长,有没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教育的作用是把人从原始的质朴性中解放出来。突破原有的生物性视野的禁锢,达到普遍性与个性统一的“有教养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樊浩说,“‘有教养的人’的特性是达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从而使人和人的行为符合事物的本性。”“有教养的人首先是指能看别人做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至于没有教养的人正要表示这种特异性,因为他们的举止行动是不遵循事物的普遍性。”悃此,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必须进行价值的引导。
  综上,教育必定具有价值引导的功能。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价值无涉的过程,任何国家,都会亳不隐藏地宣称其教育的价值宗旨。那种认为教育可以自由放任儿童,不进行任何价值观教育的想法,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价值引导的思考
  
  对于价值观教育,我们都知道不能强硬灌输,更不能通过暴力惩罚威胁学生,以使他们习得某种价值。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学生会进行利益权衡,可能一时屈服于外界的权威,在外在行动上表现出被期望的行为。但这种没有经过自身体验而内化的价值,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旦外界环境允许,学生就不会再听从曾经的教育训导,甚至可能会刻意地表现出被禁止的行为,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生的反叛现象。
  价值观教育要有效。必须做到真心、真意、真情,在细致人微的地方小心谨慎地行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同时,要教会学生具备批判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批判中变革,在批判中进步。
  首先,尊重未成熟个体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爱的教育需要真情,价值观教育需要的是师生交流中点点滴滴的滋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教育面对的是未成熟的个体,是生理、心理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儿童。面对他们的不成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所发现的、所询问的、所思考的、所经验的每一件事。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是如此的广博、奇妙和有趣,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值得他们细细地观察、静静地聆听、深深地思考。价值观来源于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生活角度理解他们已形成的价值。合理的,我们应该用称赞的、鼓励的话语激发、增强他们自主发现的乐趣与信心;不合理的,我们要用关爱、引导的言辞促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我反省。只要教育得法,他们才能够不断地自我改善、自我发展。教师不应该简单地用对与错来直接的肯定与否定。我们老师常常对犯错误学生的雷霆大发,学生通过老师的这种行为,感受到的不是爱,不是智慧。而是粗鲁与低俗。可以说,这样的价值教育其实就是在传授反价值观的教育。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智慧使教育变为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不是物体的物理运动,而是精神的陶冶、感染,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需要的是师生问关系的和谐,相互的欣赏与尊重。这也是宋哗提出的“弱价值引导”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关爱、宽容、智慧、德行,其实就是一种最高效的价值传导媒介。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心灵的每一次颤抖,即时化解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教育中“豫”“时”“孙”“摩”的运用,值得每位教师细细体味与拿捏。
  最后,尊重学生的“前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视线融合”。教育过程中学生都是带有自己思想观点的鲜明个体,如何实现学生理解、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我们认为,第一,理性地分析,摒劣留优。价值观是具有优劣等级的,优秀的价值观具有时空普遍性。我们需告诫学生,价值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对于长存于社会历史中的优秀价值观,有其独特的精神意蕴。对于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要像苏格拉底一样,加以理性的审视,自我扬弃。毕竟,对于自己,每个理性的人都是负责的。第二,“旁观者思维”,要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将自己投射到他人之中,每一个他人都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就能够得到客观明晰的判断。最终,学生就会顺应、同化外在的价值观,将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价值观和普遍性的价值观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社,2003
  [3]王本陆教育的伦理特性[J]教育研究,2003,(1)
  [4]纳希教育领域中的道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M]1999
  [6]杨四耕教育与道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7]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教育研究,2001,(1)
  [8]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李贤
其他文献
8月14日,在苏湘渝三省市犯下累累血案的悍匪周克华在重庆被警方击毙,此时,距离今年公安部第二次发布A级通缉令仅仅过去了4天。在周克华一案中,悬赏通缉再次彰显了其巨大的威
利用无模板水热法合成了镍纳米球,并通过部分氧化制备了Ni@NiO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物。合成的镍球和Ni@NiO复合物的尺寸可以通过简单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运用XRD、EDS、TEM和
关键词:生物遗传    一、没有附加条件下的Aa连续自交    1 模型构建  杂合体Aa连续自交较为复杂,可利用遗传图示表示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班组是企业广大职工的基层组织。企业的活力,主要体现在这些基层组织的活力上。本刊记者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采访时发现,那里的班组建设搞得有章有法有构想,更是有步骤地
陵县郑家寨镇农民闫立金、闫立波为1米宅基地曾让两家3年多横眉冷对,经过调解两日冰释前嫌。人民调解员帮他俩解开了‘疙瘩’,俩冤家变成了好邻居。原来,闫立金和闫立波因宅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穆勒在学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成才,是和他父亲詹姆斯对他的早期教育分不开的。他1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英语,3岁时又教他希腊语。他对孩子的提问
走进今天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大大开放了学生的视野和空间,自主探究的难以预测,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文本内容的个性感悟,随机生成的教学活动,这些势必给课堂带来诸多的“不确定”。而教师也无法再用僵硬老化的知识和一成不变的程序去完成教学。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的教学智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日常的教学实践,大到一堂课的教学预设,小到一处教学细节的处理,无
我作为一名自考生,参加了河北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成绩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从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就自学中有关学习态度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兼
我每个月有五六次在上午10~12点出现头麻感,吃一两粒脑络通可缓解。当地医生认为是脑供血不足。此外,我还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病史,但均已好转,目前的血压为125/65毫米
一、感知浮力师:大家早就看到了,大水盆里放着什么呀?生:放着球、木板、塑料泡沫,还有瓶子。师:谁能用一句话说明它们在水中的共同点是什么?生:它们的共同点是浮着。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