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素描实验性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传统写实主义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弊端和矛盾,提出素描教学不能停留在以单一的具象表现为主的空洞的技法描摹训练之中,应当注重工学结合和专业内课程衔接,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对素描课程充满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活力。
  关键词:素描;美术教育专业;实验性
  自素描成为我国美术类专业的基础课以来,一直以强调透视、比例、明暗等现实主义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途径。即便各院校专业设置上各有差异,但对于素描课程的总体训练内容却大同小异。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诉求不断高涨,高师美教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教育群体对素描学习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提升造型功力本身,更多的意义在于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提升审美修养能力、探索学习能力等。素描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单一、滞后,僵化。
  1 素描传统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矛盾
  素描作为美术院校的基础课是忧时救世思潮下“美术革命”、“美育救世”的产物,由于其解决造型问题的科学性、严谨性而受到当时教育家们的大力倡导,因此素描在引入之初就奠定了写实主义的教学理念框架,将提升造型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使命。写实主义素描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西方古典主义素描的造型原理与技法。对于整个绘画风格范疇而言,写实只是众多表现风格中的一种,特别是时至当代,一些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理念已经逐渐走过质疑、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跻身主流艺术领域,成为现代艺术家、设计师们热衷的表现手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接受并欣赏。因此素描教学理应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扩充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当然,素描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等都是非常有效的。但素描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审美眼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与培养学生基础的造型功底同样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美术教育专业在于培养具有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师范人才,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如果一味地追随美术专业院校的步履,概念化地把素描表现技法,如:透视、解剖、形体结构、光影明暗、空间视感、整体观察等知识和规律综合起来灌输给学生,学生一味地以描摹具象自然为目的,忽视具象之外的其他综合造型因素教学内容,忽视学生主观能动地进行绘画表现的引导,学生不仅难以形成预期的写实功力,对于在中学阶段就接触过素描课程的学生而言,还容易因为教学内容单一,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想象力贫乏、思维模式定势。
  2 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主要职业领域是小学、美术培训机构等与儿童美术相关联的工作,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当代美术课程应“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1]
  美术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主要包括表象、联想、想像和情感等因素,而这恰恰是追求科学、严谨的传统素描教学所不擅长的领域。多元智能理论证明:单一智能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单一、权威性传统素描教学局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美术教育家腾守尧教授认为:“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元智能。”[2]作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方面理应在常规的造型技艺传袭的基础上,加强欣赏评述能力、综合探索能力、创作应用能力。因此探究一套紧扣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特质,多元、开放,并能打破学科界限、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拓展学生审美视角的素描教学模式极为必要。
  3 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实验性教学模式探索
  实验性素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写实主义素描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包括具象在内的多元化的表达,“侧重提高学生主观驾驭素描表达的能力,学会从审美多元化角度及能动的态度对画面做有效的艺术组织。”[3]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从媒介和形式美感等领域探索素描教学的可能。
  3.1 审美意识的自我发掘实验
  审美是指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像阅读和理解文字一样,品位其中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信息。素描不是其他艺术品的附庸,更不是自然的仿制品,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其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科学等背景下个人对事物的情感及认知。审美意识的发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而自我的发现,离不开对前人作品的鉴赏、学习。全面敞开素描艺术的大门,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素描鉴赏中,感受点、线、面、空间、体积、形状结构、质感及节奏韵律等形式因素所构造的变幻多样的风格样式,感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画家、流派的艺术精神和理念,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艺术共鸣中,拓展对绘画语言的理解,逐渐显现出自我的审美倾向,选择个性化的素描语言。
  在该实验中,教师会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多种不同风格流派的素描作品,通过讨论法分析其创作背景、意图、手法等来走进大师、解读艺术。按照绘画史的序列欣赏古典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画派的素描,选取达芬奇、丢勒、雷诺阿、梵高、蒙克、科勒惠支、贾科梅蒂、毕加索等画家的资料作为教学参考。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的哲学研究是人的自然属性问题,达芬奇的作品《子宫内的胎儿》、《维特鲁威的男人》,用科学、解剖等手段研究人体内在与外在的结构,解答人的自然奥秘,并运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建构能体现出人体或人物组完美特征的素描经典布局;现实主义大师科勒惠支的作品《死神与妇女》、《幸存者》,以震撼的构图、苍劲的线条表现劳苦大众绝望地苦涩与悲惨,以晦暗的色调、呆滞绝望地表情塑造极具死亡气息的氛围,淋漓精致地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尖锐地传达出来,体现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卫士对于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的坚定信念。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画面各元素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呈现会直接反应创作的思维和情感,并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魅力。在教学实施中结合示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启迪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大师的艺术语言和手段来表现自我情感或主观意识下的室内场景或人物。   3.2 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探索实验
  探索具象造型以外的抽象化造型,甚至尝试表现画者主观意识或梦境中的超现实形象,是开发学生创造天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抽象化造型要求画者从主观出发对客观形态进行提炼、夸张、变形、组合,在自然物象的共性中抽离出本质特征(如图1)。自然物象的现实形态被部分或全部舍弃,点、线、面、体等图形化造型元素赋予现实存在更多的表现内容和更新的含义(如图2)。
  而超现实主义则是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如图3),通过打散 “原形”的结构、明暗关系,甚至突破常规和时空的界限,在提炼、夸张、变形的基础上运用增添、改换、拼凑等艺术处理方式,创造出新形象。从具象形态表象下剥离而出的点、线、面、体无不是在画者遐想、幻觉、顿悟的感召下,重新整合,构成的有意味的抽象图式(如图4)。
  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对想象力和主觀表现能力的全面释放,对于调动学生创新思维是很有价值的。与此同时,也可以使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冲破写实的技术短板,挣脱客观具象形态的束缚,感知素描绘画语言的魅力和艺术原理的真实面目,获得自我展现的一席之地。
  在该试验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欣赏大师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波洛克、米罗、达利、马格利特的作品,例如欣赏冷抽象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通过非具象的形式,感受世界内在的声音,体验绘画中的音乐性,感悟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欣赏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永恒的记忆》,感受画家在突破现实与逻辑的观念,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指引下,如何表现原始的冲动,释放自由意象。通过感受大师作品中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在允许简单用色的条件下,设立素描创作主题,如“我的梦”、“午后阳光”、“不一样的画室”等,采用“减法游戏”、“记忆碎片拼贴游戏”、“哈哈镜”、“正负形交替”等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大胆运用提炼、组合、变形、夸张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3.3 综合工具材料潜能的实验
  对不同的、综合的工具材料所具有的视觉效果和美感进行充分的实验探索,特别是对除素描纸、铅笔、炭笔、钢笔等常规媒介以外的工具或有色材质的纳入(如图5),让工具材料自由地在画面中游戏,让它们制造自己的语言符号(如图6),不仅可以丰富素描语言,拓展素描表现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本着实验的原则,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新材料进行关注和应用。在实验中比较,在比较后进行选择,从中寻找到适合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
  另外,也可以与水墨画(如图7)、装饰画、印版画(如图8)、平面构成等课程的艺术方法和手段媒介进行相互渗透,以此诱发学生挖掘素描工具材料的潜能。在寻找、选择和运用工具材质的实验过程中,体验发现或神遇具有质感魅力的新的肌理语言所带来的冲动与兴奋,使学生在探索创造情境之中产生快乐的成就之感。在教学中探讨材料应用表现的可能性,和视觉心理接受的可能性,是拓展素描综合工具材料潜能的策略。
  在该实验中,采用陶冶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绘画媒介,在工具媒介的承受范围内,不断提出它还可以做什么?还能怎么做?的疑问,在尽情挥洒、涂抹、刮擦、压印、粘贴等实验中发现新肌理,找到综合材料绘画语言中能引发神秘、古典、朴素、绚丽、淡雅、恐惧、怀旧、悲伤、时尚、民族等视觉心理的元素或质感,并展开相应风格和意境的作品创作。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具象写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空洞描摹,应结合学校和社会的需求,对本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良。要尽可能提供多种途径,突破墨守成规的写实主义训练模式,着力于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观表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左立新.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9
  [3]彭华.实验性素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美术大观,2006:128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干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服务青年学生成长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是创建良好学风校风、营造健康校园文化、丰富社会实践责任的积极承担者和先锋。在新时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产生了阻力。因此要突出对大学生干部思想引导、组织管理、载体培养,提升大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干部能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今年,全国人民均笼罩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学校教学工作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班主任如何在当今的形式下做好学生的各方面工作,已然成为各位中职学校班主任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讨论和研究我们也发现,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与其他专业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实际工作汇总,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更是需要重视方式方法的选择,保证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综
期刊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他们在学习动机上,生活习惯上,素质修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育人目标和育人过程中重新审视,重新要求,重新整合。建立全面育人目标、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护航学生成长心理健康、确立新的学习观和评价观等去幫助中职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  一、尊重教育对象,引导
期刊
燕  小雨沥沥的下着  我走近窗台  突然发现  窗台上有一排燕子  似乎是没有藏身之地  竟在人家的窗台栖息  我又惊奇地发现  每一只燕子  都是那么疲倦  那么无精打采  往日的燕尾服变成了灰黑一片  那白绒绒的肚皮也暗淡无光  看看天空  如云雾一般  那是工厂排出的废气  一只燕子醒了  它惊恐地看着我  叫醒了它的同伴  飞走了  雪  疲惫的烦恼  雪,看见雪  满天而下  随风飞扬
期刊
摘要:高校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三全”育人,要求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同参与到立德树人工作中去。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背景下,高校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积极发挥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和探索高校后勤育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会计专业可以说是一门管理学科,并且广泛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国际化。  关键词:会计专业;英语水平;会计国际化;英语能力;  一、会计专业概述  (一)什么是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
期刊
摘要:辅导员工作中,思政课是和与其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结合的课程,他和辅导员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思政课的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相互都比较独立,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里还没有有效的融合。本文以思政课为基础,思考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方法,最终使得思政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达到深度融合的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辅导员工作  在中国特色社
期刊
摘要: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升高,需要在培养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视觉传播设计;创新能力;  视觉传播与设计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每年的高职毕业生在室内设计行业对口的就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也是一个对实践性、创新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专业教师在创新人才的培
期刊
摘要: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属于重要的内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相应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结合教师的有效引导,通过对教学的改善可使教学效果增强,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提升民族舞蹈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不足;解决策略  0引言  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具备良好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在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中,由于存在着一些缺陷
期刊
摘要: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经济而变化的,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市场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进程,高职院校音乐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现状和课程的优化提出了更加符合社会期待的改进方法,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的课程兴趣培养和对专业教师自身的提高都做了对应的分析,为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