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答题要基于文章本身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ng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三语文复习特别重视答题技巧的训练,尤以现代文阅读为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背一些答题的常用术语,针对每一种题型都有相应的一些答题术语,并且要在阅读答题中运用。我们还强调在考试时,尽量多写一些,特别是看到自己不知怎么回答的题,就尽量把自己背过的术语答上去,总可以拿到分的。分数至上,这对高三复习教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高考对一个学生来讲,分数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样做是不是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回答某一段的环境描写作用,答题就是渲染气氛、引出人物、制造悬念等,一涉及某一段内容的作用,就有诸如承上启下的过渡、丰富文章的内容、丰富人物性格等,而且只要学生写了这些术语,均可得到一个不菲的分数,轻松简便又不需用太多脑筋,这多有甜头呀!而一旦学生尝到这甜头,你再让他去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他是不会理会你这一套的,因为他不听你的不去分析文章也能得到分数,甚至是一个非常好的分数。
   当然,从分数角度来讲,我并不反对这样做。然而,从语文素养的培养角度来讲,我们真不该本末倒置。我们要讲答题技巧,但不能太多太重,而是要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否则,即使他考得一个好成绩,他对这文章可能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这样的阅读能力对他以后的学习肯定是有害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也应该在平常复习中重视文章本身的分析。
   当然,我们老师或是学生之所以特别重答题技巧甚至只重答题技巧,也是事出有因,因为高考命题到阅卷都是这样操作的,按答题的术语要点给分,这让我们很无奈。幸好近几年的很多省的高考命题角度改变,答题要求也在改变,术语已经不能作为答题得分的尚方宝剑啦,要想得高分,必需深入理解文章才能答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下面,请允许笔者以2015年浙江高考题《捡烂纸的老头》为例,陋陈个人之见。
   一、作品本身对高考答题的意义
   作品未进入到高考试卷时,作品几乎是属于作家个人的精神创作品。一位作家创作作品,应该都有其创作缘由,或是因为社会原因,或是个人原因,所以我们在分析一部作品时,总是想先翻阅一些关于这部作品创作的资料,如作者、时代背景等,弄清作家为何而作,从而更准确地去理解作品。分析一个作品能够样样去做,知人论世,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作家的作品一旦进入高考命题中,就不再是作家的作品,而是命题者的作品,是命题者在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因为一旦作品进入高考命题中,命题者就有可能对作品进行删改,删改成符合他命题思维逻辑的文章。当然,一般需删改的文章是篇幅过长的文章。而根据高考阅读文的字数限制进行删改,被删改的内容一般是不会影响考生的答题。从这点上来讲,进入高考阅读的作品,其阅读的对象就是确定的,那就是高考考生。而考生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既要读懂文章又要答完题,这本身的压力就很大。而且一般的作家,学生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更不用说其作品创作背景。
   但无论是经删改还是原篇保留的阅读文章,命题者的理解思维都会在其设计的题中呈现出来。《捡烂纸的老头》共设计的五个问题:
   ①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③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④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⑤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仔细分析这五道题可以看出,前三道题是考查人物形象。第一道题是直接概括人物形象,为什么指定在第三段,因为第三段是主人公直接进场的开始,而且描写形象最集中。第二、三两题实质上都是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第二题是侧面描写,第三题是正面描写,然后需要考生来赏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第四题考查的是结构的安排。最后一题考查主题。为何没直接考查情节,因为小说的情节过于简单,没有什么一波三折,实际上也称不上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情节。所以在命题者看来,没有考查的必要。
   从这五道题中,大致可以看出,命题者在理解这篇小说时,把人物“老头”作为重要内容来把握,又关注到这篇小说写法的独特之处。开头,人物还未出场,小说却花近一半篇幅来作铺垫,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这种写法,头重脚轻,一般人是不敢这样去做的,也只有像汪曾祺这样的名家才敢这样。这篇小说的意义或者说这个人物的典型性又在哪,这又成了命题者读这篇小说的更高一层的理解。这三个层次,从外在语言到内在思想,正是命题者解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而这一思维就在他设计的问题中显现出来。
   二、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本身
   语文学习主要强调阅读与写作两种能力。我们一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若没有正确的方向引导,对学生来讲,阅读就成了一句空话。阅读如果从高一入校开始就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提高,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到了高三,哪怕是进了大学,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很弱的。拿到一篇新的文章,有的人连大的主题都不能把握,更不用说对文章进行深入地理解了!因此,如果高一高二错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到了高三阅读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阅读高考中出现的现代文。
   平常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读懂文章、分析文章、分析问题及答案来源为主,千万不能为训练而训练,把阅读训练当成是做题对答案。要知道,题是永远都做不完的,只有懂得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在阅读中有一个突破。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阅读呢?
   第一,按照行文的顺序,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进行意思概括,然后根据意思进行分层,从而掌握文章结构。《检烂纸的老头》这篇小说,第一段核心句子“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这就是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强调“平民化”,供平民享受,便宜,实惠。各种小炒的菜,各种主食等可以满足各种口味的人享受,而且味道很好。第二段紧承第一段说这个馆子吃的人很多,工人们、退休职工、流动客人等,形形色色的人,但都可称为是平民,而且除了少量的流动客人外,几乎都是老主顾,这正说明该馆子实惠好吃。    第三段由第二段一般性人群的描述到目标锁定到了其中一人的身上,那就是捡烂纸的老头。小说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这个人作者并未给他贯个姓名,说明他也是烤肉刘馆子里的普通一员而已,也是老主顾。但作者之所以把他单独拿出来写,那是因为他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按一般性的行文思路,那接着就是写他的独特之处,而写人不外乎就是外貌、语言、心理、行为描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手法结合,将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呈现给读者(考生)。文章思路很简单,只要认真读一到两遍,基本上可以把握。而且从考试角度来讲,被选作考试的文章,结构或行文思路都相对比较单一,易把握,毕竟命题者在选阅读文章时要考虑到考生的阅读水平及考试时间的限制。
   第二,抓住个别词语进行深入理解。比如第一段“平民化”这一词,就点明了这家馆子的特色及顾客对象。“平民化”有便宜、实惠,“平民化”代表的是底层百姓享用的地方。“地方不小”即可容纳很多人吃饭,于是才有第二段中描写各种各样的人在里面吃饭的情形。第二段开头说“人总是满的”,“总是”一词,即印证了烤肉刘的生意不错。第三段在描写老头时,有一些副词,既能表现老头本身,也能表达周围人对他的情感态度,如“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中,“很”“总是”就表现老头的邋遢形象,也表现了周围人对他的厌恶瞧不起。这样的词很多,而分析文章能抓住这样的词句,会把文章读得更深刻更丰富。
   第三,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题。小说也好,散文也好,其主题都是藏在语言的背后,只要把语言理解到位,主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主题实质上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典型意义,二是作者的情感取向是褒或是贬,这是需要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后悟出来的。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是借助捡烂纸的老头来表现他的典型性意义,他无名无姓,说明他是千万底层人物中的一员,与坐在烤肉刘馆子里吃饭的人一样,都是底层的百姓。然而,就是这些处于同一底层的人物,也会轻视他们同一层次的人,只不过是捡烂纸的老头比他们的生活更不如。这似乎在展示人的劣根性。从作者情感态度上来看,则体现了他的一种人文情怀,对底层人物尤其是边缘人物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三、明确问题指向,基于文章回答
   考试的问题与自己的阅读理解还不完全一样,因为考试的问题是命题者的独特设计,而自己的阅读则完全是自己对文字的一种理解把握,无意于去解答什么问题。因此,要准确全面地回答命题者所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弄清题目的指向。
   何为题目指向?笔者认为主要指两层含义:一是题干本身,包括题干中的限定性词,题干的问题是类型;二是题目对应的文章区域,是某一段还是某几段还是全篇。以该篇小说设计的题目为例,前四题的问题对应的是一些局部文字,因此回答时必须锁定在它所规定的文字区域内。第五题是全篇的思考。再仔细分析这些题干,第一题“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形象特点”。其限定词是“概括”,即根据文章的内容描述,用简洁的几个词概括,而不是分析。此外,其分值只有2分,说明其形象特点不会特别复杂。第二题“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这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这一段的内容是侧面烘托,通过他人的观察来描写老人的形象,而题目要我们回答的便是“效果”。“效果”就是这个问题的核心限制。再比如第4小题“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5分)”题干已经告诉我们文字区域在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并且还告知开头运用繁笔手法,结尾运用简笔,要我们回答的是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指向就是这样安排的妙处效果,弄清了这些题目指向就是这样安排的妙处效果,弄清了这些题目指向,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有了指明灯,方向清晰明朗,问题思考起来就不会偏执。这也是正确回答问题的基本保障。
   在明确了题目的指向后,更重要的就是问题的作答。作为高三阅读复习,我们一方面在强化答题规范和技巧以及答题术语。这对高考得分当然是重要的途径,也是要走的捷径,但是这只是技巧的层面,只有这些,是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基于原文的理解。纵看这篇小说的问题,几乎没有一道题是只有答题术语就行的,每一道题的答案都来源于文章本身。有了对文章本身的思考进行问题回答时,再加上一些答题术语的技巧,那么,这样做出的答案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
   比如第一小题,从第三段概括人物形象,命题者提供的是“①老丑 ②邋遢 ③怪异”。可是,这三个特点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呢?我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这段共有11个句子,第1、2两句是引出捡烂纸的老头,第3至11句都是在描述老头形,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的。第3、4句是外貌着装角度,“穿得破烂”“油乎乎的烂棉袄”“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浅黄”,可知老头贫穷、邋遢、不修边幅;第5至7句在说其年龄,年龄不清,但猜测也在“六十”以上,且牙齿残缺不全,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老头真的很老,很难看,连牙都是七长八短的;第8至11句,“努力啃啮”,用别人喝过的碗喝汤,还自言自语,饮食习惯古怪,语言行为怪异。因此可以概括出参考答案所提供的“老丑、邋遢、怪异”三个特点。
   再如第四题,拿到这道题,我们首先要分析题干。这是一道结构考查题,考查作者这样安排的优点在哪些地方。“开头两段不避其繁”,这告诉我们,前两段运用繁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在回答时,就要说出作者繁笔落在哪,写了些什么,然后再回答这样写有何用。后两段运用简笔,为什么这样写。然后,要将开头与结尾两处结合起来思考,繁简对比,作用又是什么。其次,分析文中语段。前两段,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富有生活化,写得这么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人文环境、平民化、芸芸众生、社会缩影。而后两段,留了一个问,留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再看高考卷提供的参考答案:“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了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局促,结构奇峻,令人惊奇。”从答案来看,①②两点是从文中分析得出的,第③点则是一些答题术语的运用。如果考生能将术语与文章分析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写出一个较完善的答案来。
   由上面的分析足以见得,只有基于文本分析的回答才是最具体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尤其在高三阅读复习时,不可舍本逐末,一味强调答题术语及规范,而忽视对文章本身的理解与分析。在复习训练时,一定要强化学生对文章本身的阅读分析,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写一些简单的分析文字,包括每一段的大意、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特殊句子的赏析等,在回答问题时,不能为了对答案而对答案,而应该强调答案来源于文本本身意识,教学生分析答案,既要分析自己的答案,也要分析命题者所提供的答案。然后分析这两种答案之间的差异,并总结出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差距在哪,归纳出差距产生的原因,甚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答案来完善参考答案,从而写出一个比参考答案更完整的基于文本分析得出的答案。经常做这样的稳打稳扎的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在现代文阅读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张忠森,教师,现居浙江山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中,根据因体定教的教学原则,我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揣摩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自认为这么处理牵住了散文
李煜词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词作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李煜词的入选[1]。王国维在评价李煜词时提到“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2]在王氏眼中,“眼界始大”是词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的重要因素。这一句话也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中[3]。因此,欲对李煜词作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眼界始大”是一个重要的教材研究切
何葆国的长篇小说《同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二十年。这个跨度很有象征意义,大致和何葆国写小说的历史差不多。艺术上的成长真是太昂贵了,耗费的生命真是太多了。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出来,他就把生命奉献给了小说。为了小说,甚至放弃了安定的职业。二十多年,念几次大学,都毕业了,可是,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变数。我记得他长期写客家土楼,写土楼的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冲击,近在眼前的乡土社会因远方城市生活召唤而发生的变迁,两种
《尔雅》似乎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路数,它应该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乡土的而非都市的,写真的而非抒情的。所以捧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温文尔雅》,看着文采风流的风子(沐斋)独坐在钢筋水泥的方阵中,作瓜棚柳巷语,不由得一阵阵恍惚。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入”,我也释然了。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解读。本就是勾连古今、晤对前贤事,属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逍遥游。  风子是个有趣有味的人。如今有趣有味的人比大熊猫还珍稀。
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担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即“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地说,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课程目标分别从“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最近,我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200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其实我手头已有一本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本的影印本,但我一直想买一本新版的,恰好看到《中华读书报》2006年5月24日第一版有报道《“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规模初现》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开放人文”系列新推出插图本《世界史纲》《中国俗文学史》和《欧洲漫画史》,“其中《中国俗文学史》是这一
贺雪峰教授发表于《南方农村报》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是新农村的方向”(《南方农村报》,2007.9.15)一文,描述了其心目中的“新农村”,认为理想当中的新农村虽然经济没有快速发展,但人们过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并拥有主体体验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趣味的生活。贺的观点,引来不少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者认为,贺的观点在单一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话语之下,能够有这种冷静的另类思路,无疑为当
张建华先生近年来在俄国史研究方面发表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力作。由他主编的红色风暴系列中的《红色风暴之谜——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之一。出于对二十世纪欧洲难民问题的兴趣,笔者仔细阅读了张先生书中的第十章“自我放逐的灵魂:俄罗斯侨民之谜”,读后很有收获也深受启发,但同时也有几处疑问,求教于方家。    一    在该书第十章的第二部分“月有阴晴圆缺”中,作者提到“1921年,国际红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朗读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并概括夜游情节。   2.赏析庭中月色,品味苏轼写“月”却不着“月”字,连续使用比喻的精妙笔法。   3.领悟苏轼不为世俗所扰的闲情雅致,以及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有一份旷达与乐观的“闲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鉴赏夜游美景,感悟“闲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书法欣赏导入   展示图片:“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