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新教材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编排结构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地向学生展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历史进程,完全颠覆了传统历史教材平面化的编年体形式的编排结构。这也给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各个高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多做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症结所在,因材施教,以提高学习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历史的有效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知识繁多,内容庞杂,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将时间、背景和意义混淆,教师大多沿袭传统教学手段,将备课与课堂授课放在重要位置,忽视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高考,提高学生分数,强逼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使学生渐渐丧失了对学习历史的信心和热情。同时,由于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不加重视,使得学校的教学任务仍以提高升学率为主,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时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习历史的有效性。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高中历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扣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历史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历史。
  三、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教材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描述性的内容较少,没有大量生动具体的史实,对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要求特别高,这无疑增大了学习高中历史的难度。为了提高能力,对基础历史知识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温故而知新”“不记则思不起”,正如法国作家伏尔泰说的:“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有创造和联想。”良好的记忆可以使学习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大脑都有巨大的记忆潜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挖掘记忆潜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在处理和讲述教材内容时把握教材,化繁为简,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记忆。
  (2)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記忆的一般原则:先粗后细、先大后小、层层深入步步展开;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知识的前连后挂、同类知识的联想扩散等等。
  (3)应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上去寻找记忆的规律。对于动态性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以时间为轴、以年代为序来记忆等等。对于静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谐音、联想、歌诀、首字(例如我国首次对外开放的城市是深(深圳)、珠(珠海)、厦(厦门)、头(汕头)、海(上海))、图表、信息化简、方法图示、尝试回忆、比较异同等记忆方法。有时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记忆,看哪种方法效果更佳就采用哪种。
  四、融入新的历史观
  传统的历史观念是主要分析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阶级斗争史观和意识形态史观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史观逐渐形成,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在新课改的标准下,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理念的变化,忽略了对新史观的吸收接纳,常常是一知半解或不明所以,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新意,理念陈旧。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入新史观,以此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发展演变,人类历史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中国古代标志着农业文明的最高成就,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西方工业文明率先起步,成为世界的霸主,中西方文明在转型期间出现巨大的逆转,中国的农业文明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渐渐落后于西方。比较反思其中差异的原因有助于对历史进程更好的把握。再t匕如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各个国家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巨大变动会牵扯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得失,而世界的变化更会引起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巨大变动。
  历史课堂教学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努力培养创新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联系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红启.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2]徐金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河北教育,2005(8).
  [3]曹庆文.在历史教学中考察有创新精神的学生[J].北京教育,2002(2).
其他文献
期刊
马都是站着睡觉马可以站着睡觉,但是如果它们感到很安全而且能够找到足够大的地方的话,它们还是愿意躺下来睡.在一个马群或者一个马厩中绝对不会发生所有的马同时躺下睡觉的
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缺陷。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长期发展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苏联在第一次五年计划之后沿袭了西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良好的课堂构建需要学生、教师以及教材的有序配合。由此,本文基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探讨与分析如何更好地结合三者,构建语文
期刊
期刊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征rn早期的医疗保险是行会中的劳工缴纳会费,从而形成互助资金,当会员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基金可以对工人提供物质上的援助.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险制
期刊
我有个不好的毛病:多疑。常怀疑我的爱人、同事和领导,包括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别人都不在乎的事情,在我心里总要犯嘀咕,拿得起,放不下。所以,我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很少有快
期刊
摘 要:阅读对于学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学科就是语文学科。再有,语文作为语言类知识的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教学,阅读又是其必要的教學手段。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内心敏感、生活经历不足的学生群体,阅读教学更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细细的品味与感悟,只依靠课堂内时间来完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关键词:引导;初中学生;课外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初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初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