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取多少钞票才够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一位以香港为基地的货币专家邓肯(Richard Duncan)出了《美元危机》一书,最近他又出了《新萧条》的著作。他的主要论点是,自从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汇率制互解和美元脱黄金化之后,美元就不再有标准,它自己就是标准,这造成了美债的无限增加及美元的泛滥,美元本身已成了全球最大的泡沫。那是世界经济出问题的源头。国家靠着财税及支出的均衡来维持的经济政策,已被货币政策所取代。他认为美国印钞票的“量化宽松”一直持续,必然造成新的萧条。
  邓肯的新著,其实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他的著作主要是在发挥20世纪初美国伟大的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的方程式,货币的总量等于出路的总量,当货币充裕总量无限增加,各类资产价格也会一直上涨,最后造成萧条。邓肯的新著出版后,《经济学人》杂志在有褒有贬的评论中,也承认该书的价值,认为“量化宽松”的手段,其效果将日益减退,它甚至指出:“当三波量化宽松只会对股市等有极短的效果,很快地就可能造成高通胀,更坏的则是‘世纪末’式的恐怖结果将会出现。”这种政府借着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方法,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他的《金钱之害》一书里也明言,对整个体制而言,“政府印钞票可能是种诅咒”!
  近年来,我看世界经济的乱象和阅读经济著作,已有愈来愈迷惑之感。我的迷惑之始,是起源于阅读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James M.Buchanan)所著的《赤字下的民主》,布坎南是近代最早反对赤字问题的先驱之一,他在评论中即很感慨地指出当代经济学对赤字已日益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政府左手印钞票给右手花用,可以刺激经济。政府的赤字已被当作经济这个永动机器的动能。
  而经济的实情遂变成美国的赤字与债务不断增加。美元也告泛滥,并在全世界流窜。钞票的过多,使得利率持续被压低,压到了零利率或负利率,由于储蓄在零利率或负利率的情势下已不再有意义,它等于将所有的金钱都驱往资金市场,造成了金融这个行业的一枝独秀,以及金融商品和衍生性商品的不断出现。美元的泛滥及跨国家大量流动,也使得美国能够将金融当作影响各国事务的工具。2006年,美国的财经作家庞勒(William Bonner)及伟京(Addison Wiggin)即写了《债务帝国:划时代金融危机的兴起》,明言美国已成为历史上从未曾见过的债务帝国,他们还认为一个经济的“大清算(Great Rechoning)”即将到来。这也就是说,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主流的经济界无人能够预测,但在非主流的评论家里,早已有很多人由它的续约问题看出了它的预兆。当代的主流经济学家,已愈来愈缺乏反省批判的能力,而只是跟着市场走,并去合理化市场。这也是近年来我愈来愈相信,不是经济学家在形成市场的规律和纪律,反而是市场的现况在决定着经济学的走向。
  而金融海啸后,政府印钞票已有2008年及2010年风波。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现在已警惕到政府印钞票的功效有限,而副作用却极大,这也使得美国对到底要不要采取第三波量化宽松一直在犹豫,但资本市场无力撑到第三波,股票市场都是一阵狂跌。这也显示出,市场的预期心理已主宰了人们的经济判断,而所谓的市场不过是投资机构而已,这些投资机构在决定着人们的经济思维。美国印再多钞票,也只有投资机构有利可图。
  但最近以来,一种“金融过剩”的思考在兴起,政府印钞票来干预经济,其效果极为有限,反而可能引发通胀的危机。当今的资本主义其实早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经济学人》杂志说,现在的体制是钞票过多的“信用扩张主义”。许多国家也开始抱怨美元流窜的祸害。信用扩张、投机行为发达、政府印钞干预经济,已整个扭曲了经济学的发展,这或许乃是当今经济混乱之源!
其他文献
“当婚姻的基础建立在是不是有房有车之上、爱情成为赠品的时候,离婚,当然是清算经济账,而不是感情债。由物质构筑的家庭基础既坚固,又脆弱。”《南风窗》2014年第14期《“中国式婚姻”的脆弱化》的报道如是准确剖析了“中国式婚姻”的大趋势。该文刊登不久,湘潭产妇死亡惨案又引发了另一篇颇具影响的评论文章《生育文化为何令“剩女”恐惧?》。文章作者批判生育文化对女性的桎梏,强调现代社会经济独立的女性已无需靠生
6年前,国人提及中日关系,多异口同声地将症结归因为历史认知问题,认为是以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鹰派为代表的自民党保守势力在捣乱,并大致确立了一个共识:中日关系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源于两个同处转型期的国家在利益和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分歧。  时过境迁,历史问题早已沉入了水底。偶有如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错误言论的突发事件发生,虽一度甚嚣尘上,引得舆论哗然,终不过如石牛入海,扑腾起个硕大浪
陈寅恪先生研究唐代政治制度,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采用了阶级分析的观点,但又没有堕入教条主义和简单化。他说,唐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关陇贵族集团”与“洛阳文士集团”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笼统的“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而这就是最典型的“阶级分析”,但却不是简单化的阶级分析。  什么是阶级?任何社会都由各种“等级”构成,但“等级”并不是“阶级”。马克思说,“阶级”,就是通过夺取和掌握政权,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时,要坚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中国迈入全面依法治国时代,执政党与法之间的关系是首先需要理清的问题。对此,本刊专访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张恒山。党要带
从2004年来到清华大学教书,贝淡宁(Daniel A. Bell)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时间,这位因对社群主义理论的贡献而享有世界声誉的政治哲学理论家,过去的很多年,却一直醉心于儒家学说的研究,去年还出版了一本专著《中国新儒家》。  贝淡宁生于加拿大,1991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如今,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和上海交通大
医患关系紧张凸现了我国医改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近年来,中国各地医患关系紧张的势头加剧,哈尔滨、北京等地发生了恶性“刺医案”,甚至有的医院整个医护团队集体向死亡患者下跪磕头。中国医师协会最近的调研报告显示,有近75%的医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认为当前医生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4%和13.3%。  从表面上看,医患关系紧张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足、医护人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主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在党的全会这一级别的会议中再次把文化作为主题。   中国的改革是经济先行,实践先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单纯地再靠实践推进已经动力不足。推崇市场经济的人认为市场经济那“无形的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沉
世界上有很多种理论,最奇特的恐怕就是 “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了。其他理论是用来解释世界的,而“阴谋论”专被用来给人扣帽子、打棍子。一旦某人被指责搞“阴谋论”,就等于被剥夺了参与讨论的资格,甚至暗示着他应该去就医,检查一下心理是否有问题。  其实,“阴谋论”原本也是一种解释性理论,指一种分析方法:恶性事件尤其是一时找不到有人或组织为之负责的恶性事件背后,必定有人密谋、实施并
最近看到一个小女孩暑假在父母的馒头档口做童工的新闻,让我想起某些长期想不明白,最近貌似有所悟的事情。  新闻里,读小学的女孩暑期在父母的馒头档口做帮工,每天从开门到结业。被询问到别的小朋友放假都在玩或者做喜欢的事情,自己有什么想法时,小女孩竟然说,我在这儿帮工还是比那些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好。  我听后觉得匪夷所思,小孩子这么小,会这样认识、说这样的话。虽然中国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说法,但
道德和人性的高尚必须以健全的司法制度作为基础,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危机及司法理赔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多重缺陷和漏洞,已经成为政府所要弥补的当务之急。  2010年10月20日晚,21岁的药家鑫驾驶一辆雪佛兰“克鲁兹”私家轿车去会女友,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将骑电动车的26岁女服务员张某撞倒。其下车查看时发现躺在地上的伤者看见了自己,还试图去看车辆后牌号,遂连捅对方8刀致死。随后药家鑫驾车逃逸时又撞伤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