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的开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先生研究唐代政治制度,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采用了阶级分析的观点,但又没有堕入教条主义和简单化。他说,唐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关陇贵族集团”与“洛阳文士集团”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笼统的“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而这就是最典型的“阶级分析”,但却不是简单化的阶级分析。
  什么是阶级?任何社会都由各种“等级”构成,但“等级”并不是“阶级”。马克思说,“阶级”,就是通过夺取和掌握政权,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全社会普遍利益的那个政治组织。掌握政权的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造社会,当这种意志采用法律的形式来表达,这就是所谓“宪法”,也就是所谓制宪。
  《唐六典》是一部民法,那么,唐帝国有没有宪法?当然是有的。所谓“宪法”,西文的意思就是“构成”,反映在制度上,就是政权的构成形式,必须体现那个夺取了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唐帝国社会的关系构成的基础,就是关陇贵族集团,所谓“社稷一戎衣”,意思也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反映在军事制度上,就是府兵制,而反映在制度构成上,就是关陇贵族执掌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制度。
  什么是主权?主权讲的是政权的最终归属。正像法国革命、美国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一样,唐的政权也不是谈判谈出来的,即不是“禅让”得来的,而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唐的主权既然是由“革命”來奠定的,所以,唐的主权,必然归属于那个打天下的阶级,当然,这就是关陇贵族集团这个阶级。
  而唐帝国变迁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主权形式,在公元8世纪中叶发生了变化。
  陈寅恪先生说,在武则天时代,唐帝国的“主权”,发生了重要的转移,这就是从关陇贵族集团手里,向着“洛阳文士集团”转移,这当然与国家考试制度的改革有密切的关系。随着这种主权的转移,当年“打天下”的老干部及其子女受到了冷落,大批新进的文士作为技术官僚得到了重用,而随着关陇贵族集团逐渐失去了“主权”,府兵制和“三省”制度必然败坏,其结果就是“安史之乱”,以及权力互相制衡的“三宰相”制度的瓦解。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果从总结唐帝国治乱兴衰的角度来讲,这一“大转型”最终酿成了唐帝国的瓦解,当然不能说是一件好事。不过,历史研究绝不是做简单的价值判断,一旦我们采用“超越善恶之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那么,就会看到:物质交换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一定的社会交往方式,决定了政权的组织形式,而绝不是相反。
  为什么说是不得不然呢?因为仅靠土地收入不能养活如此庞大的帝国,仅靠徭役制度,也不能实行帝国的有效动员,这是唐帝国在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设关设卡,向行商收税,这是“安史之乱”期间各藩镇的发明,而在“安史之乱”平息后,国家便把这项发明继承下来,从此就把商业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项重要来源,或者说,从此以后,国家便不再仅仅依赖土地税收和徭役,而是逐渐地依靠市场交换和货币税收。对于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这都是极为重要的、根本性的转变。
  唐德宗元年(公元780年),杨炎行“两税法”,规定“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要征收商业税。
  不过,欲开征商业税,那就必须鼓励商业发展,必须给商人以鼓励、补偿和“甜头”,而这就是刘晏的发明:将盐的国家专卖权,让渡给商人,这就是“榷盐法”的出台。同时,更将漕运开放给商人经营,这就是“漕运法”的出台。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说: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盐官。”“由是国用充足而民不乏盐。”
  刘晏,时为尚书左仆射,与担任门下侍郎的杨炎同朝为相,他所发明的“榷盐法”和“漕运法”,将市场经济引入国家治理,说白了,就是使国家能以最小付出,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他的这个发明,被后世的改革家王安石和张居正继承下来,昭示着中国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化。
  于是,“一个阶级胜利了,一个阶级失败了”,那个胜利的阶级,就是掌握着“簿书句检,出纳钱谷”大权,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治理国家的技术官僚集团,而那个失败的阶级,就是依靠府兵制打下天下,依靠“三省制”治理天下的关陇贵族集团。
  随着“两税法”的出台,中世纪的大门正徐徐合上,横刀立马的豪杰已经被事无巨细的官僚取代,而一个不再需要英雄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个时代,就是“近世”。
其他文献
今日的墨西哥贩毒和暴力愈演愈烈,10万毒枭为最大客户美国及五大洲每年供应数以百亿美元计的毒品,枪杀、斩首、与政府军交火,每天在边境小镇甚至闹市街头上演,“昨日无人被杀”才是报纸的头版头条。  毒品暴力已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国度的一切。而当地不断出产的毒枭电影的流行,见证并记录了所有的罪恶与疯狂。  毒枭电影自上世纪80年代随墨西哥毒品经济发展应运而生。警匪、贩毒集团之间的恩怨纠葛,和由此引发的暴力冲突
不幸身亡,台湾渔船上留下弹痕累累的众多穿孔。中国大陆方面,已由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和国台办发言人杨毅一再正告菲方要为此负责,要求菲方认真严肃对待此事,尽快彻查真相,严惩凶手。  台湾内部则更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除了努力和菲方交涉,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5月11日晚召开高层会议,决定向菲律宾政府提出正式道歉、赔偿损失、彻查事实严惩凶手、启动双边渔业谈判等四项要求,也设下72小时答复的最后通牒。5月16日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5月27~30日访问日本,这是辛格总理的第四次日本之行。依照双方早前达成的年度互访安排,辛格总理本计划于去年年底成行,去会晤当时在台的首相野田佳彦,但因日本大选而推迟。半年之后,出面接待他的是自民党的安倍晋三,后者也是辛格9年总理任期当中少有的较为熟识的日本首相。  2006年辛格首访日本时,即是这位安倍在台执政。更重要的是,卷土重来的安倍是典型的亲印派领导人,他在第一任内即将
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古城的相遇,让古城面目全非。图 / 李淳风  2013年9月24日下午2时26分,丽江泸沽湖畔里格村,一游客模样的男子冲进了一个院子,对正在水龙头下冲洗青菜的女人问:上个洗手间可以吗?  “两块钱。”“一块钱可以吗?”“不行。”  男子手捏着一块钱,弓着腰,急速离开。  旅游旺盛,游客盈门。一个本来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变成了一切依照商业法则运作的金钱社会。这正是丽江小资表象下的本质。
撇开我们无法知晓的内幕,比如3年前郭美美就因在微博上注册虚假身份“炫富”而“把红会拖下水”,并且放出狠话“红会敢动我一根毫毛,我就公布他们贪污的内幕”!为何这3年里无人去查个清楚明白?又为何近日郭美美因涉嫌赌球被拘后,官媒要“万炮齐轰郭美美”等等,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郭美美现象”。  按照传统的价值观念,3年前郭美美就应该身败名裂,无人问津了,但事实上是她此后更红了:上电视,拍电影,占
在曲阜城东的杨树林里,基督教圣三一堂的奠基石孤零零地树立在杂草丛中,毫无开工的迹象。这座尚未开建的教堂因其规模大、位置敏感,已经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郭齐勇、张祥龙等国内一大批知名儒学学者和儒家社团联名反对,要求立即停建。  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基督教堂早已成为中国乡村的常见景象,但要在曲阜建一座教堂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鲁西南的小城是孔子故里、儒学家口中的东方文化圣城、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耶
正当我们以为富士康工人“连环跳”已成往事时,今年4月底,富士康郑州园区再现“两连跳”,一男一女两名工人相继跳楼身亡。  公平地说,发生在富士康这家巨型企业里的自杀率并不算高。2010年中国人自杀死亡率为10.15/10万,远高于发生在富士康的自杀死亡比率。但“富士康工人式的自杀”仍然值得研究,因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状态及由此爆发出的某种集体情绪。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今后还会有富士康工人跳楼
未来ECFA的协商进程不仅挑战马英九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在检验大陆整体对台战略的效率。  两岸关于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第二次协商4月1日在台湾桃园落幕,台方主谈人黄志鹏称,下次协商会尽快展开。对协商冀厚望的马英九随后对媒体说:“台湾方面不会开放大陆劳工来台,不会增加开放大陆农产品来台,都获得对方确认,同时还争取大陆进一步开放台湾农渔产品免税进口。”双方约定,第三次协商将确定早期收获的项
“当婚姻的基础建立在是不是有房有车之上、爱情成为赠品的时候,离婚,当然是清算经济账,而不是感情债。由物质构筑的家庭基础既坚固,又脆弱。”《南风窗》2014年第14期《“中国式婚姻”的脆弱化》的报道如是准确剖析了“中国式婚姻”的大趋势。该文刊登不久,湘潭产妇死亡惨案又引发了另一篇颇具影响的评论文章《生育文化为何令“剩女”恐惧?》。文章作者批判生育文化对女性的桎梏,强调现代社会经济独立的女性已无需靠生
6年前,国人提及中日关系,多异口同声地将症结归因为历史认知问题,认为是以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鹰派为代表的自民党保守势力在捣乱,并大致确立了一个共识:中日关系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源于两个同处转型期的国家在利益和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分歧。  时过境迁,历史问题早已沉入了水底。偶有如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错误言论的突发事件发生,虽一度甚嚣尘上,引得舆论哗然,终不过如石牛入海,扑腾起个硕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