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质数”教学设计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
  设计思路: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5、3的倍数特征后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要能较快地看出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由于本部分内容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奇数、偶数混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上节课)“找因数”的教学思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时空,继续按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当学生用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出1~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后,让学生填表观察和分析,体会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有1个、2个及2个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数分为两类,并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特别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引导操作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充分比较,注意随时提升,适时进行概括,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加深对质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让学生在探索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发展比较、概括等多种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区分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并理解其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学到了用小正方形摆长方形找因数的方法,例如,用12个小正方形最多可以摆成3种长方形(课件显示)。
  


  从图上看出12的因数有1、12、2、6、3、4,共6个。
  2.请同桌同学用2个、3个……11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各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教师指导学生拼摆,同时让学生将结果记录下来。)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整理总结得到如下“简表”。
  


  4.引导观察,并提出问题。
  用2~12个小正方形分别拼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是什么原因呢?
  (1)独立思考,比较并发现。〔有的只能写出1个(整数相乘的)算式,有的却能写出2个或2个以上(整数相乘的)算式。〕
  (2)在小组内把观察、分析的结果与同伴交流。对照上面“简表”完成第10页的表格,说说“n”的含意。
  5.启发思考,探索并概括规律。
  (1)观察表格中各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可提示学生将2~12各数分成两类。按什么标准划分及怎样分,让学生总结归纳。如有一类数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的因数只有两个,一个是1,另一个是它自己,如2、3、5、7、11这些数。)另一类有哪几个因数,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学生通过比较得出。
  (2)这两类数分别叫做什么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的相关内容。)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初步掌握划分质数与合数的方法。
  (4)游戏。先让学生想想自己的学号(或座号),再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有充分准备后,教师发口令,让学号是质数的学生和学号是合数的学生先后站起来,然后再看一看,学生发现学号是“1”的学生还坐着,为什么?那么“1”属于哪种数呢?(请看教材第10页。)
  6.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质数”,你有哪些收获?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质数、合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自然数(零除外)的一种划分方法。〕
  (课件演示)自然数(零除外)
  


  二、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7、39、40、57、81、93
  学生尝试练习后,重点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师点拨:(1)先用“2、5、3”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有因数2、5、3;(2)还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该数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数有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否则这个数就是质数(除1外)〕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凡是合数一定是偶数。
  (3)自然数中(零除外)质数、合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4)质数与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3.探索活动。
  (1)1~100中哪些数是质数?你准备怎么找?(一个一个找它们的因数。)
  师:这样太慢了,一位聪明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寻找质数的简单方法(请看教材),看他是怎样找质数的?
  (2)让学生照书上的方法“筛选”质数,最后得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观察这些质数,它们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除2以外,都是奇数。)
  三、出场活动
  准备:在学生认识自己的“座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后,再想想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动脑筋听口令出教室。口令:请“座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请“座号”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请“座号”是质数的同学出教室;请“座号”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明波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当每位员工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本工序的SOP(标准作业程序),这是管理者的成功,却不得不说也是管理制度的悲哀。上世纪初,技术人员与作业员能力差距悬殊,受作业员的教育程度极低所限,技术人员只好订出作业标准,并要求他们按部就班地执行。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因袭百年,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当前作业员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依然行使泰勒制度无疑是不明智的,它违背了“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企业人才观。更何况作业标准也非都是
灵活的数学教学方式的呈现更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策略,使数学教学高效低耗。现就几种常用的教学方式的呈现概述如下:    一、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可以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过程    1.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的呈现  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它特有的优势:精确、直观且易于控制。以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的字母a决定抛物线的形状为例:字母a决定抛物线的形状,换言之就是,只要字母a不变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学生产生审题障碍的原因,并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对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开启数学思维的大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什么会差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科特点方面的原因  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初中数学两个显著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