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 km高速列车下穿机场对跑道区道面的影响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多体动力学软件UM对车辆-轨道-隧道-土体-跑道大系统进行联合仿真,运用时域与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高速铁路下穿机场跑道引起的机场道面振动响应,并通过普通轨道和减振轨道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减振垫层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减振垫层对车辆动力响应影响很小;列车通过下穿机场跑道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时诱发的跑道区地面振动响应随车速提高而增强,同一车速下振动响应随距振源的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采用普通轨道结构时地面测点垂向最大Z振级超出限值,无法满足环境振动要求,而铺设橡胶减振垫可以使地面
其他文献
针对国内铁路日常养护维修计划对实际道床状态信息缺乏了解的问题,基于400 MHz频率天线采用车载探地雷达技术对一既有线碎石道床进行检测。该道床病害分为道床脏污、道床翻浆冒泥,通过分析道床病害的沿线分布情况,筛选出道床病害累计长度占比较高的区段,并按照从高到低以5%的梯度区间进行细分统计,获取道床状态不同水平的车站区间数量、病害长度及其累计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实际线路道床状态信息,为科学、合理制定道床清筛或养护维修计划提供依据。
针对现有超高陡边坡加固用脚手架在搭设高度上的不足及功能的局限性,设计了分级、分离式工字钢悬挑脚手架。首先介绍了悬挑脚手架的结构设计以及直立边坡段、危岩段的特殊设计,然后通过数值模拟验算了脚手架的安全性,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脚手架的稳定性。经在渝怀铁路武隆段一超高陡边坡加固工程中应用,该脚手架能承受施工荷载和风荷载,结构整体稳定,安全可靠。
为研究地铁车辆悬挂参数与减振轨道扣件参数的匹配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地铁车辆不同一系悬挂刚度与扣件刚度匹配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扣件刚度下,一系纵向定位刚度与扣件刚度、一系横向定位刚度与扣件刚度的最佳参数匹配有所不同;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较大会导致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较差,轮轨相互作用较强;扣件系统对轨道的约束能力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强,导致轮轨相互作用较强。综合考虑曲线通过时地铁车辆与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性能,建议
为揭示岩爆与声发射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莱州花岗岩为例采用应变岩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室内岩爆试验。对实时采集的声发射信号首先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主频主要分布在中低频、中频、中高频这3个频带;声发射信号的振幅和能量试验初期和中期变化较小,后期变化大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用于隧道岩爆预测。
以银川—西安高速铁路贾塬隧道穿越地层接触带为工程背景,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探究了不同开挖工法和支护参数下隧道围岩位移、初期支护与围岩间的接触压力、钢拱架应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现场监控测量数据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穿越红黏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地层时,拱顶和拱肩处的围岩变形及支护受力较大;三种开挖工法中,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对围岩位移限制效果最好,支护受力更加均匀;钢拱架间距相比初期支护厚度对围岩位移和结构受力的影响有限。
根据大秦(大同—秦皇岛)铁路隧道内宽轨枕轨道的道床刚度调研结果,利用移动加载车测试了路基和隧道区段宽轨枕轨道结构的轨道刚度;测试了大黑山隧道进口处宽轨枕轨道结构的运行稳定性参数、轨道部件受力、轨道横向变形、轨道振动加速度等动力学指标,并与铺设Ⅲ型枕的直线路基区段和半径为500 m的曲线路基区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秦铁路隧道内宽轨枕轨道经30多年的服役后,道床脏污板结引起道床刚度及轨道刚度明显增加且离散不均,运行稳定性参数、轨道部件受力、轨道横向变形、轨道振动加速度均不同程度增加,宽轨枕轨道正常服役已受到
以西安一地铁区段附近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基坑卸荷开挖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探究保证隧道结构稳定的加固措施。结果表明:基坑卸荷完成后,近基坑隧道结构变形较大,且竖向变形远大于水平变形,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监测管片竖向变形;基坑底板的竖向位移变化速率和位移均较大,须加强监测并采用控制措施限制坑底土体的回弹变形;采用环向管幕和抗浮锚索综合加固措施,在基坑全部卸荷完成后,隧道隆起最大值为9.68 mm,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92 mm,满足隧道变形控制标准,变
以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预埋铁座扣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大调高能力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优化思路进行试制和疲劳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加长T形螺栓、更换框架盒式轨距挡板、采用拼合式块下支承垫三种方式对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既有预埋铁座进行优化,改进型扣件可以实现最大20 mm的调高量;经过三种标准和试验方法的疲劳测试,预埋铁座改进型扣件最大轨距扩大量为4.5 mm,小于6 mm的控制标准,且零部件无损坏;既有预埋铁座改进型扣件可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经济效益显著,技术优势明显。
针对现有网络拓扑评价方法难以适应高铁信号系统危险致因网络有向异质特征的问题,形式化定义高铁信号系统危险致因网络;通过邻接矩阵,给出危险致因网络建模方法;利用邻接矩阵,从因果路径长度、因果可达性、致因类型角度,分别定义最短路径矩阵、可达矩阵、致因类型矩阵。在上述各类结构矩阵基础上,提出因果作用强度、因果节点数、因果紧密度、因果中介性等四类新的拓扑特征指标,实现对危险致因的多角度评价。以我国高铁信号系统的典型系统危险及其致因为例,对危险致因进行建模和评价分析。分析过程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结构和拓扑特征的评价方法
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拍摄的视频包含各种不同且复杂的场景,如何在整段视频中有效、准确、快速地挑选出重要场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监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该课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铁路巡检视频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利用Inception-v3网络对视频帧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在双向GRU神经网络对视频帧序列的特征进行建模时,引入注意力机制为提取的视频帧特征信息分配相应的权重以代表其特征的重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