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士官技能 贴近实战环境”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深刻分析部队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夯实士官技能,贴近实战环境”的策略和方案,能够将实战化教学深入贯彻到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部队基层实际检验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其他文献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新课程标准,呈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主动学习(参与-体验-内化-外延)。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坚持以体验贯穿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
摘要:为了解决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入侵检测算法准确率较低和泛化能力较弱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iGRU结合Batch Normalization机制、DropOut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BiGRU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利用Batch Normalization机制和DropOut算法的优点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并对神经元进行随机失活,增强模型泛化能力,最后使用softmax对结果进行分类。在公开数
摘 要:本文以“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系统利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利用问题导引、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促生思维型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尝试与探究。  关键词:动能;动能定理;原有认知;思维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28-4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物理知识是学生个体经验的
摘 要: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反馈来源,对教学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利用翻转课堂可以及时帮助教师获取学生课前知识接受情况与课堂知识内化情况的双重反馈。通过翻转课堂,不仅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提升教学技能,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互动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翻转课堂;及时反馈;声音的特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
提 要:运用图式和程序性教学设计理论,分析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乃至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由于学生在前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前测和后测,诊断和反思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实现专业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图式;程序性教学;前后测;诊断;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材所介绍的实验,大多只是原理性的,实际操作时,有时需要特定型号的器材,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当现有器材不具备原实验设计所达到的效果时,能否利用现有器材,对原实验设计进行成功改进或创新,是决定实验教学能否进行的关键。本文设计了三种“断电自感”实验,就是针对现有器材、易得器材,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进行的4种有效改进和创新的实例。  关键词:现有器材;易得器材;改进创新;改进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为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对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探索,通过对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1-0193-02  Abstract: In order to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楞次定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本设计将传统的“演示实验”设计为教师引导基础上的“学生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楞次定律;教学设计;学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0(S)-0030-4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为高二物理电磁感应部分的楞次定律。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的相关知识要求为参照,构造“透镜”一节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透镜;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0)9(S)-0004-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光心。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剖析学科素养立意的命题实践,分析了由此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良好导向,强调了中考命题基于学科素养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素养立意;试题内涵;情景素材;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30-4  试题命制历经了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而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基于课程标准命制试题,即学科素养立意。学科素养立意的中考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