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活”字 学活历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更新教学原则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本文中的“活”,指的是课堂教学方法要“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状况,或让学生观察,或让学生解剖,或让学生质疑,或让学生讨论,或指名板演,或小组探究,或集中点拨,或个别指导……方法应灵活多样,师生当配合默契。总之,应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应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一、联系生活,“活”教“活”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常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知识发展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直接经验,感受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尝试。例如可以在2008年南方雪灾、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为例讨论商鞅悲剧命运的原因: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政治靠山;变法过程中树敌过多,旧势力的反扑是商鞅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追捕商鞅过程中却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当时咸阳百姓“连街倒巷,攘臂想从者,何止数千人”,而到商鞅在咸阳被车裂之时百姓却争啖其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秦国百姓作为商鞅变法的受益者为何对其恨之入骨?此问题可以从商鞅的门客赵良对商鞅的评价去分析,赵良将商鞅和秦穆公时期的贤相百里奚进行比较。百里奚辅佐穆公,并国二十一,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及其自举,暑不张盖,劳不坐乘,死之日百姓悲哭,如丧考妣”,可见百里奚深得秦国百姓的爱戴。商鞅变法“刑戮太惨,民见威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可见新法虽然使百姓得到实惠,但是新法过于残酷,百姓对商鞅只有敬畏而没有感恩之心。假使商鞅像百里奚那样深得民心,则不会出现咸阳市上的悲剧。商鞅悲剧出现的原因除了以上大家公认的两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变法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单纯追求物质的发展,忽视文化建设的社会其发展不会和谐也不会长久,这正是商鞅悲剧命运之所在。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出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拓宽思维,举一反三
  
  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过程。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对课文进行“科学”地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则,以图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观点还以为学深学透课文后就学会了认识“社会”。事实上,这是有悖于社会科学学习规律的。学习的规律其实是“举三反一”,语言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数不胜数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实现的。认识到这一些,我们也就自然认识到社会科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表现的舞台其实是在课外。因此我们主张变“教本”为“文本”,将学生从对课文的强记与深挖中解脱出来,消除对所谓经典的权威性崇拜。教科书只是众多文本之一,要引领学生走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面对可以拆分、叠加、完善的学习体系。
  
  三、利用资源,构建精彩课堂
  
  相对于教师预先设计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对话中会产生许多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这些生成资源如果没有利用好,教学的重难点就会处理不好,教学深度就不能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课堂教学的估计要足,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知識学生容易出问题,如何进行矫正补救,都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敏锐捕捉课堂中的那些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在“亮点出”“迷茫处”“错误处”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把学生的探索活动引向深入。只有积极面对课堂生成,科学地引导课堂生成,课堂才能绽放真正的精彩。现代“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由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关键是如何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新的课程理念,使课程具有时代性。
  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历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富丁.我所理解的“具有历史味的历史课”[DB/OL].http://www.zxls.com.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各种专业课程以设计原则、构造形式和施工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对课堂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多媒体
通过多年的现场施工和观察,从工艺、材料、设备、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技术,为普遍推广施工提供指导。
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好坏,要搞好班级工作,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    一、放下架子,用亲和力来获取学生的信任    班主任放下架子,与学生的距离也就拉近了,师生关系就会得到较好的调节,学生处在和谐、友爱、愉快的师生关系中,就会感到老师的温暖和友情,感到生活中处处是阳光,并充满无限的乐趣。他们把班级当做温暖的家,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幸福感、快乐感和依恋感。心里没有外界的压力,就会把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这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介绍了粘贴式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系统的组成、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是事关成人教育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理念是确保高质量的成人教育管理的一
根据全国及上海市开展建筑节能的相关实践.就更好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和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应将建筑节能与防水结合起来考虑.建立“建筑节能与防水工程”专业学科.以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实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习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
介绍了GB/T22083-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国标编制的背景以及依据的原则,对各部分的内容做了说明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