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的一系列有关微软知识产权事件,包括近期的微软诉讼东莞网吧案、2009年的Windows黑屏事件,都警示我们,在教育领域内仅仅使用windows一种操作系统软件来进行教学是昂贵且有风险的。但由于多年来我们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学校的网络环境到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再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知识体系都是基于Windows的,所以其他版本的操作系统很难进入课堂。随着Internet和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目前开源软件已经从服务器走向了桌面应用,大量的开源教育软件也不断涌现,已经出现了许多基于Linux的教育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国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学生人数超过2.1亿。按照最基本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家庭版)加上文字处理软件(Office 2010学生版)来计算,每个学生的开销也需要千元以上。在如此大规模的人群中用商业软件和商业模式推行教育现代化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部分发达地区有经济能力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他们所获得的经验和积累的数字资源在欠发达地区也会因为软件的限制无法推广。
Linux是一种开源软件,它可以免费获得、自由分享。Linux有大量的优秀教育软件,可以很好支持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Linux采用GPL协议发布,是可以自由分享的正版软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版权意识。
巴西教育部设立了ProInfo计划,从200 8年起在中小学部署Linux和KDE,大约会有5200万学生受惠于该计划。这项令人感兴趣的名为ProInfo的计划不仅仅提供设备(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还向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开放内容。安装在学校信息实验室系统上的软件是“Linux Educacional 2.0”,基于Debian的发行版。印度国家自由/开源软件研究中心NRCFLOSS(India)专门负责Linux在政府及公共领域的应用推广和研究。俄罗斯在全部学校使用基于Linux的Russian OS,大力推广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在国内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展开,但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开源软件替代商业软件以及开源软件促进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由于WindoWS的垄断和“先入为主”的习惯势力的影响,Linux等开源软件在国内教育领域内的推广仍有很大阻力。从微观层面上,开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阻力来自于个体。一线教师接受的是传统的WindoWS教育,对开源软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我们缺乏一个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探索开源软件教育应用的网络实践社区以及一批拥抱开源文化的教师群体。
在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Linux的应用,对于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内容对软件的选择,首要的原则是在于它必须具有可观察性、可解析性,并具有示范启示性。这些商业软件不具有的性质,恰恰是Linux以及其他开源软件所具有的特质。同时Linux的大力推广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机文化观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经济性方面,使用开源软件可以降低学校在软件方面的支出;从技术上讲,它是更可靠和安全的技术,应用开放性的架构,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保持开放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可以增加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的可能性,实现教学系统的模块化和多语言化。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想在Windows占垄断地位的中小学校使用开源软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开源软件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各种教育需求,开源软件的先进设计理念可以支持复杂的硬件环境,甚至过时的老旧设备都可以重新发挥作用。在最开。始普及开源软件的阶段,要充分考虑到与原有中小学校软硬件平台的兼容性以及师生的技术迁移“瓶颈”。目前最佳的应用模式有以下四种。
1.终端服务模式
LTSP是开源项目“Linux Terminal ServerProject”的缩写。LTSP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能够支持许多带有完全相同环境的工作站(叫作瘦客户端)。美国的亚特兰大市为所有公立学校建立了LTSP服务器,总共有31台服务器,可以支持233个教室的440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LTSP的优点是所有的应用都在服务器端运行,这样可以实现同一个账号在不同地点工作时,工作环境和数据文档都是一致的。
2.虚拟机方式
Virtu alb ox是一个开源的虚拟机软件,支持windows、Linux等大部分主流的操作系统。phpVirtualBox是Virtualbox的一个子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从网页中访问虚拟机中的系统。在某一台服务器上安装Virtualbox和phpVirtualBox后,就可以实现从网络中任意的电脑上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使用虚拟机的好处是通过有限的硬件资源,可以为师生创建多个虚拟机,师生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虚拟机来安装Windows或者Linux。
3.双启动
目前Linux可以实现多操作系统在同一台电脑上同时存在,只需要在原有的电脑上分配出一块空闲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同时安装Linux和Windows两种操作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硬盘保护,防止学生误操作损坏操作系统。
4.“U盘电脑”
Linux有Live版不需要安装,只要将操作系统写入到U盘,就可以用这个U盘来启动电脑,然后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形象地将之称为“u盘电脑”。每个学生配备一个“U盘电脑”,就可以在学校或者家中从U盘启动Linux系统。鉴于U盘的价格不高,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个学生一个“U盘电脑”,可以允许学生自由探索、修改、定制自己的“U盘电脑”,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源软件的几种应用模式基本上都可以不用改变中小学校中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只需要简单的准备就可以实现开源软件进入中小学。开源软件可以用于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操作系统,形成正确的计算机文化观念。开源软件中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如用于物理模拟实验的Step、用于数学教学的Kig、用于化学教学的Kalzium,以及用于地理教学的Stellarium等,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进行概念的演示,使用“U盘电脑”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由探索。
开源软件优越的特性可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需要,开源软件内在的开放精神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创新精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国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学生人数超过2.1亿。按照最基本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家庭版)加上文字处理软件(Office 2010学生版)来计算,每个学生的开销也需要千元以上。在如此大规模的人群中用商业软件和商业模式推行教育现代化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部分发达地区有经济能力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他们所获得的经验和积累的数字资源在欠发达地区也会因为软件的限制无法推广。
Linux是一种开源软件,它可以免费获得、自由分享。Linux有大量的优秀教育软件,可以很好支持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Linux采用GPL协议发布,是可以自由分享的正版软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版权意识。
巴西教育部设立了ProInfo计划,从200 8年起在中小学部署Linux和KDE,大约会有5200万学生受惠于该计划。这项令人感兴趣的名为ProInfo的计划不仅仅提供设备(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还向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开放内容。安装在学校信息实验室系统上的软件是“Linux Educacional 2.0”,基于Debian的发行版。印度国家自由/开源软件研究中心NRCFLOSS(India)专门负责Linux在政府及公共领域的应用推广和研究。俄罗斯在全部学校使用基于Linux的Russian OS,大力推广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在国内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展开,但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开源软件替代商业软件以及开源软件促进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由于WindoWS的垄断和“先入为主”的习惯势力的影响,Linux等开源软件在国内教育领域内的推广仍有很大阻力。从微观层面上,开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阻力来自于个体。一线教师接受的是传统的WindoWS教育,对开源软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我们缺乏一个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探索开源软件教育应用的网络实践社区以及一批拥抱开源文化的教师群体。
在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Linux的应用,对于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内容对软件的选择,首要的原则是在于它必须具有可观察性、可解析性,并具有示范启示性。这些商业软件不具有的性质,恰恰是Linux以及其他开源软件所具有的特质。同时Linux的大力推广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机文化观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经济性方面,使用开源软件可以降低学校在软件方面的支出;从技术上讲,它是更可靠和安全的技术,应用开放性的架构,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保持开放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可以增加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的可能性,实现教学系统的模块化和多语言化。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想在Windows占垄断地位的中小学校使用开源软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开源软件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各种教育需求,开源软件的先进设计理念可以支持复杂的硬件环境,甚至过时的老旧设备都可以重新发挥作用。在最开。始普及开源软件的阶段,要充分考虑到与原有中小学校软硬件平台的兼容性以及师生的技术迁移“瓶颈”。目前最佳的应用模式有以下四种。
1.终端服务模式
LTSP是开源项目“Linux Terminal ServerProject”的缩写。LTSP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能够支持许多带有完全相同环境的工作站(叫作瘦客户端)。美国的亚特兰大市为所有公立学校建立了LTSP服务器,总共有31台服务器,可以支持233个教室的440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LTSP的优点是所有的应用都在服务器端运行,这样可以实现同一个账号在不同地点工作时,工作环境和数据文档都是一致的。
2.虚拟机方式
Virtu alb ox是一个开源的虚拟机软件,支持windows、Linux等大部分主流的操作系统。phpVirtualBox是Virtualbox的一个子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从网页中访问虚拟机中的系统。在某一台服务器上安装Virtualbox和phpVirtualBox后,就可以实现从网络中任意的电脑上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使用虚拟机的好处是通过有限的硬件资源,可以为师生创建多个虚拟机,师生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虚拟机来安装Windows或者Linux。
3.双启动
目前Linux可以实现多操作系统在同一台电脑上同时存在,只需要在原有的电脑上分配出一块空闲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同时安装Linux和Windows两种操作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硬盘保护,防止学生误操作损坏操作系统。
4.“U盘电脑”
Linux有Live版不需要安装,只要将操作系统写入到U盘,就可以用这个U盘来启动电脑,然后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形象地将之称为“u盘电脑”。每个学生配备一个“U盘电脑”,就可以在学校或者家中从U盘启动Linux系统。鉴于U盘的价格不高,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个学生一个“U盘电脑”,可以允许学生自由探索、修改、定制自己的“U盘电脑”,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源软件的几种应用模式基本上都可以不用改变中小学校中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只需要简单的准备就可以实现开源软件进入中小学。开源软件可以用于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操作系统,形成正确的计算机文化观念。开源软件中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如用于物理模拟实验的Step、用于数学教学的Kig、用于化学教学的Kalzium,以及用于地理教学的Stellarium等,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进行概念的演示,使用“U盘电脑”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由探索。
开源软件优越的特性可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需要,开源软件内在的开放精神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