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方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影响高校就业的现实性因素有很多,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全社会高度重视,解决高校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密切关注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
  关键词: 高校就业现状 历史成因 应对方案
  
  我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日趋全球化,为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近年来也是大跨步地发展,毕业生从2003年的213万猛增至2009年的611万,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愈演愈烈。当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涌入就业市场时,摆在家长和学生眼前的已不再是当初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骄傲与兴奋,就业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为目标的打造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系统教育工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一、高校就业现状及历史成因
  
  第一,我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后,人力资源在出现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人才地位的提高,伴随着人才争夺加剧;计划配置减少,使市场配置增多,等等。
  第二,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
  第三,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二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第四,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毕业生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二、影响高校就业的现实性因素
  
  其一,内因,即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同样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就业竞争越演愈烈,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当前的大环境,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但大学校园里精英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仍然存在,大众化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不符合基层需要,到教育过程中优等就业导向等,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越来越高。
  其二,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当前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大量涌现,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其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影响高校就业的一个原因。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素质不适应社会需要,包括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事业心不强等。这些都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的。他们希望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还要有敬业精神,最好是拥有其他专长的复合型人才,而实际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很少。
  其四,高校发展规模过快,专业结构与社会需要的矛盾突出,加之某些高校在利益驱动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顾自己的办学能力,纷纷开设一些经济收益较高的“热门”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不合理性,课程设置也脱离实际,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不仅造成了部分专业“人才”的粗制滥造,而且从数量上迅速趋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直接影响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择业观,对他们进行求职技巧方面的一些培训指导等,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解决的有效方案。
  
  三、高校就业现状的应对方案
  
  首先,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积极到基层就业。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当然,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加强自身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有针对性地选择向基层就业。要转变学生的精英化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转变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引导学生察觉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将会释放出大量的创业机会,使学生意识到最早抢滩者将最早获得更多的机会。新闻和舆论宣传要加强正面引导,要长时期、高密度地宣传到基层就业的典型,宣传到基层就业也一样能够体现人生价值,也一样能够成就事业。通过正面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扫除社会的偏见与狭隘,旗帜鲜明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另外,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其次,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全面加强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指导工作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已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除了现行的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带头,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教学的必修范畴,使其贯穿整个本、专科教学过程。
  再次,政府应不断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取消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促使高校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及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同时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业工作不仅要完善管理体制,而且要积极培育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速、高效的信息服务。
  最后,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用人单位应对他们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做到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张驰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书明主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3][英]Shirley Jenner著.秦岩译.大学生求职指南——成功人生第一步.电子工业出版社.
  [4]戚万学主编.高等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菌群,探讨牛乳中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然后对其进行肠毒素的分析,为保障牛乳的食用安全提供检
浸润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运用,给专业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收获,但是也有困境,本文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浸润教学实践,分析浸润式教学的三大困境,探究原因和解决方法,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起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可以将多媒体灵活应用到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要使新课标得以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大屯徐庄矿712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我们采用均压通风等技术措施控制了火势的发展,为撤出全套综采设备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现将应用均压通风等措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由于知识体系的严整性、实验方法的探索性、思维训练的独特性等特点,生物学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方面显示出了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未来的人才需要具有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应学会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未来人才具有的这些特征,改变“工匠型”教师的教育
鸭副粘病毒病(Duck Paramyxo Virus Disease)是由鸭副粘病毒(Duck Paramyxo Virus)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气管环出血,肺脏弥漫性出血,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鸭副
摘 要: 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更新真理,是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提出。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一、问题是科学的灵魂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由于我国的课程比较关注静态的结果,学生只需要识记、理解、掌握,因此,我们的教学历来不鼓励学
坚持大庆地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将大庆精神传播作为城市名片融入其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大庆地区经济、文化的双重发展.因此,利用大庆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过
立德树人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有意补充,是以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引导,它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成效缓慢但影响持久等特点.要充分挖掘微媒体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