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副粘病毒分离鉴定、F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副粘病毒病(Duck Paramyxo Virus Disease)是由鸭副粘病毒(Duck Paramyxo Virus)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气管环出血,肺脏弥漫性出血,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鸭副粘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长期以来,禽1型副粘病毒不感染水禽,水禽即使带毒也不发病。但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又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抗体禽群发生该病,禽1型副粘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逐渐增强,水禽(鹅、鸭、企鹅等)不再仅是禽1型副粘病毒的宿主和储存库,已成为禽1型副粘病毒的易感禽类。其中鹅、鸭的易感性最高,且不同日龄的鹅、鸭均易感,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半个月内的雏鸭、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给我国养鸭业乃至整个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2008年在山东地区部分养鸭场出现鸭子大量死亡现象,本实验室从来自潍坊、滨州、肥城、东营、泰安、济南的鸭病料和鸭胚中分离得到六株鸭副粘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这六株副粘病毒的F基因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传统疫苗株、标准强毒株F48E9和已发表的24株鸭副粘病毒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旨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明山东地区鸭副粘病毒分离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与其它地区流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一株经鸭胚传递的鸭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2008年6月份山东省某种鸭场260日龄的种鸭出现产蛋下降,但未出现死亡,该种鸭群所产种蛋连续3批在孵化至20~25胚龄时出现约10%的死胚,出壳后雏鸭弱雏较多,部分雏鸭出壳后即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扭转、角弓反张、斜颈、左右摇摆、站立不稳、瘫痪等,剖检可见脑膜出血、肺脏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为确定发病原因,我们对死亡鸭胚、1日龄的病死鸭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副粘病毒,命名为SDFCH株,对该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鸡肧平均致死亡时间(MDT)为56.6 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78;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59。攻毒雏鸭生长缓慢,精神沉郁,剖检可见气管弥漫性出血、肺脏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胰脏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个别雏鸭脑膜出血。第二部分:鸭副粘病毒山东株F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对2006-2008年从山东省不同地区规模化鸭场采集的疑似鸭副粘病毒病症状的病料进行了鸭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较稳定,不同地区6株鸭副粘病毒毒株的F基因全基因组序列均由1662bp组成,彼此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3%~99.8%,亲缘关系密切;与Genbank已发表的鸭副粘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87.4%~97.8%;与Genbank已发表的鹅副粘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95.7~98.4%;与传统的疫苗株Lasota株的同源性在87.7%~88.3%之间;与F48E9的同源性在90.3%~91.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6株毒株与江苏、黑龙江、广东的鹅副粘病毒毒株和鸭副粘病毒毒株亲缘性较近,属于同一分支。本研究对所测定的6株鸭副粘病毒毒株F基因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3%~98.0%;与Genbank已发表的鸭源副粘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4%~97.5%;与鹅源副粘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6.4%~98.4%。6株毒株与鹅源副粘病毒的亲缘性较近,因此推测鸭副粘病毒是由鹅源副粘病毒进化而来。
其他文献
猪是流感病毒重要的宿主之一,不仅能感染人流感病毒,而且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对当前的流感生态环境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爆发,说明猪能够独立地促进
摘 要: 新教材以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探究性学习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探究。教师应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如何在探究性教学中设置疑问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就此问题结合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生物 探究性教学 设置问题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
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英语词汇是英语交际中中理解、表达和交流的最基本要素.语境,赋予词汇生命和活力.脱离语境的词汇教学必定是枯燥、低效的.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要注
疫情背景下,为效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启动了在线教学.本文以《保险精算》课程为例,从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新制定教学计划、细化学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菌群,探讨牛乳中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然后对其进行肠毒素的分析,为保障牛乳的食用安全提供检
浸润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运用,给专业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收获,但是也有困境,本文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浸润教学实践,分析浸润式教学的三大困境,探究原因和解决方法,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起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可以将多媒体灵活应用到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要使新课标得以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大屯徐庄矿712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我们采用均压通风等技术措施控制了火势的发展,为撤出全套综采设备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现将应用均压通风等措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由于知识体系的严整性、实验方法的探索性、思维训练的独特性等特点,生物学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方面显示出了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未来的人才需要具有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应学会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未来人才具有的这些特征,改变“工匠型”教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