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在刚接触这学科时,会因为学科本身具有的难度和要掌握大量的物理概念而存在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物理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如何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68-01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导致学习成效不明显。初中物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物理和生活紧密联系,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有趣的实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远离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单调和枯燥,并以此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生活情境的模式中进行物理学习,学生会感到放松,通过生活化教学元素的引入,学生会回想起相似的生活场景,就会更加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1]。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转换教学角色,确立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正式开课前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能在地面行走,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角色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并积极调动学生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物理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和实验过程,进而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比如在进行力的学研究时,教师可在课堂中选取10名身体条件相似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学生通过力量上的“势均力敌”就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知识加深理解,如果让一方站在水泥地上比赛,别一方站在瓷砖上,就会发现站在瓷砖上的同学不能赢得比赛,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学生一定会对摩擦力有更好的理解。再如学习《声音的特性》,研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教师就可以拿出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梳子做示范,教师通过梳子在桌角滑动的快慢来让学生感受音调的高低,不难发现滑动的越快,音调越高;通过班里男生和女生在声音上的差别感受频率的不同,进而研究人的听觉范围是多少。这种更加贴近生活的物理实验会巧妙地提升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升课堂容量[2]。二、利用微视频创新教学方法
  (一)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现如今传统课堂在教学中仍为主要授课手段,微视频起到了辅助的功能,有些物理现象学生不能在实验中观察出来,微视频恰恰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而且新时代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新鲜的教学方式,通过新事物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此外,微视频也要和物理教学、物理实验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明显的优势,让学生全方位的接触知识面。物理教师一旦明确教学目标,就要把物理课本内的核心知识通过微视频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二)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伴随着大量的实验过程,但有些实验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细节或者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这就会导致教学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如果教师把经典的实验现象通过微视频来呈现,那么知识点就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呈现出来,使得物理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比如我们学习《大气压强》时,由于课堂的不可操作性,教师可以自己做实验录成微视频,再加以文字说明,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更能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3]。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也更多的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物理教学基于大量物理实验,从而验证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培养观察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有些实验由于实验器材问题等客观因素,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结论不准确。把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呈现,就可以客服这些不利因素使物理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清晰流畅,学生对该规律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还有一些实验如分子热运动、天体的运行,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出实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实验过程,让无法操作的实验重现在课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4]。
  四、利用传感器在物理实验中开展教学
  (一)利用传感器在力学开展教学。在进行力学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数字传感器开展教学,具体说来,可以让量名学生分别手持力传感器,并且连接两个传感器的挂钩,逐渐向反方向拉动,通过数据的变化就会理解力对物体的作用。
  (二)利用传感器在热学开展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感知多种物体的温度,比如掌心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通过測量学生就会知道不同的物体有着温度的差异,对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会单纯的认为温度低于0°,因此,利用传感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教学等多种方法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昆.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43).
  [2]刘洋.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1).
  [3]谭霖.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教育, 2017(3):00249-00249.
  [4]窦红平.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4):103-103.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题教学中,注意解题回顾及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解题回顾,就是在
【摘 要】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关注程度最大的就要数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校本课程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前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校本;課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40-01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在各学校都开始注重,足球教学就在其中。学生具有个性特征,本文分析了足球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措施与高中足球学生个性化教学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个性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68-01  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
首先对赣州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空间数据引擎ArcSDE和SQL Sever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的赣州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然后以ArcGIS为GIS开发平台,采用VC++6.0可视化编程语言和ArcEngine进行组件式开发,建立了赣州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最后阐述了系统的开发方案,对于其他城市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学报的个性特色。特色就是学报的生命和质量,有了个性特色才能使学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宗旨定位,栏目设置,封面创意是实现学报个性特色的主要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由于其概念性和抽象性较强,因此,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解决实践教学困境,教师应当注意将课堂实验教学与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现象联系在一起,进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将结合实验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生活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运行状态及其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相应测站的水位流量输沙量数据,对三峡水库175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区域水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仅仅依靠课堂的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而作业是教与学的交叉点,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的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和实践运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作业;趣味性;多元化;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99-01  
【摘 要】众所周知,聋哑儿童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己身体的缺陷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与学习,不过现在我们国家推行了更多关照聋哑儿童的政策,希望他们可以过着愉快的生活。不过大多数聋哑儿童的缺陷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特教学校应该利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为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的体育锻炼。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特教;小学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以1960—2015年延吉市降雨量为基础,运用Morlet复小波分析方法对降雨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6年来延吉市降雨量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短期内可能仍处于降雨偏少期,十几年后降雨将会增加;延吉市降雨包含5个周期变化规律,在25~30和17~23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最为明显,能量最强;存在4个较为明显的降雨变化周期尺度中心,从22和28年时间尺度上来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