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首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感慨颇多。反思这些年的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心灵纯洁的学生,要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使其时时刻刻以教师为榜样。“身教胜于言教”,必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教师应像是一支通体透亮的红烛,燃烧自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反思;师德修养;热爱学生
  
  不觉中已经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回首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感慨颇多。
  毕业后,我被分到宝鸡县干了两年,参加教学竞赛,在县上也获得了名次,受到了表彰,回来后上了一节全乡公开课,可以说春风得意,俨然一位老教师。向市区调动时,一次去金陵中学试讲,坐在办公室备课时,信心十足,没有一点紧张。上课前,我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地看着校长等听课的三人从面前走过,没有一丝不安。然而,铃响了,就在我一只脚刚踏进教室的时候,我的汗一下子涌了出来。现在想来,讲的是什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只记得我的挥汗如雨,只记得不停地去扶那已经挂不住的眼镜,可以说狼狈至极。虽然现在已经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却始终不知道那时为什么会这样。刚进入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时,我在初中代课,一直当班主任。那时的我年轻气盛,只知道老师的权威,很少想到学生的情况,做过一些伤害了学生情感的事,每每令人懊悔。
  还记得一次班上搞活动,学生们让我背对全班同学坐着,从他们准备的盒子里任意抽出一张写有班上同学名字的纸条,不准说名字,我描述这位同学的特征,由同学们猜。我记得抽到了一位姓党的同学,这是个较为淘气的男孩。我随口说道:“他胖胖的,是一个经常给我惹麻烦的人。”立刻有人说出了他的名字。我得意地回头一看,那张表情复杂的脸,那双闪过一丝痛苦的眼睛,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虽然当时似乎已忘记,十多年后,那双眼睛却时时闪现,提醒着我学生也有尊严,他们需要爱护。我严重地伤害了学生,这种懊悔恐怕会伴随我终生,它会时刻警醒着我。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当时情景还宛如昨日。本校的教学楼是一座11层的高大建筑,共有初高中学生3000多人,巍巍秦岭就在市区南面。地震之时,教学楼大幅摇摆,有数个教室、办公室中的灯管、电扇掉落,形势危急,但广大师生相互帮助,撤出教学楼,无一人伤亡。老师们组织好学生陆续回家,直忙到夜幕降临。对于家远的住宿生,学校精心安排,每日都有老师值班,保证学生的安全。后来复课时,也经历了数次余震,在摇摆中,师生安然处之,稳定后继续上课的情景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2009年的金秋,我又迎来了一批高一新生。国庆刚过,喜悦还未消散,“甲流”已不期而至,短短数天,学校已发现20余例,本校成了宝鸡第一所因“甲流”被迫停课的学校。停课期间,全体教师正常上下班,每日两次电话联系自己分管的几十名学生,随时了解学生的体温情况。现在虽早已复课,每日三次检查体温的工作还将持续下去,可能还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又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件难忘之事。
  “身教胜于言教”,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
  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问、知识、技能、本领,更要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去感召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则把“爱孩子”看成重要的师德品质,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功能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用爱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合乎教师美德的完整的教师之爱。热爱学生也是师德的关键,一位教师是否爱学生,是师德最集中的表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少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以奏效。教师对学生之爱,胜过父母之爱、友人之爱。对学生的爱,一方面应表现在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不轻视“差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丹心一片,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应像是一支通体透亮的红烛,燃烧自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教师施教的起点和归宿。这将是我今后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升级的客观要求,而且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公司量身搭建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为关键。本文依托K公司为背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与责任会计为核心理论,提炼构建出“横向业财联动、纵向分级管理”设计了该公司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期望能为丰富管理会计报告理论系统发展提供一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生活性的特点呢?我认为教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这就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
随笔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其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等。这种文体的特点在于它的教育性、知识性和形象性。  教育性,除了其专业内容所决定以外,更主要的是其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它总是站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边,以弘扬科学和民主为己任。  知识性,则不仅仅表现为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基调,它更突出的是说文道理,谈今论古,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其“杂”又并非杂乱无章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认为教师也应该这样: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教,教则须疑。  传统的教材观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必须对其绝对服从,而新课程倡导的则是一种“材料式”的教材观,教师可以在其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新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在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就研究新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人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心理意志、行为素养等。转化学困生是每位教师都要面对,且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研究学困生心理特征,对科学应用心理学理论,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转化“学困生”效率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罗森塔尔效应:注重发展性期望与经常性鼓励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深受“皮格马利翁深情倾注木头雕像变成美女”
提到异性交往,初中班主任往往视之为“洪水猛兽”,对其是讳莫如深。当代青少年异性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所谓的“早恋”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往往联手家长,对他们进行“狂轰猛炸”,妄图消灭这种我们认为不健康的情感。其实,班主任只要细心观察,用心研究,你就不难发现,出现“早恋”的各种原因,归纳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种类型。  一、起哄搭线型  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都趋向
“湘水滔滔阅尽鱼翔浅底,古寺幽幽见证鹰击长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教师们承继湖湘文化的千年灵脉,紧跟教育改革的时代步伐,怀抱着语文教育的真挚情怀,耕耘在孕育希望的开福大地。新课程实施以来,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始终是开福教师成长的平台和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要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魅力,就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生成灵动。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依托教材,拓展教学空间,激活课堂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突出“精”,切忌“大”而“全”,要集中一个方面做足做实。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应针对其不同特点,设计与运用不同的教
罗炜,1969年生,长沙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长沙市开福区艺术教研员,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艺术教师成长⊥型模式研究》主持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全国“教科版”《艺术》实验教材副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艺术项目组核心成员、《艺术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学科优秀培训专家、全国美术教育委员会会员、湖南省美育学会理事、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是教学最为核心的话题,有的教师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实际教学成效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着眼于教学的各项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方面开展分析研究。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不足的表现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