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把语文教学转化成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明确学习要求,强化自主探究过程
  在小学自主探究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立足于现代化发展,让学生从小养成探究、思考的习惯。兴趣作为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其钻研、思考,就能让语文学习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人,他们对教育具有选择性,在接受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遭到消极思想左右。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必须结合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安排上,给学生足够的主动权,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愿望。
  二、在语文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
  自主教学的开展,打破了我们教师心中多年的困惑,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步伐,初步探索出高效、整体、自读、会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摸到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把怎样学习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教给学生” “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 “教师为学生服务” “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自我训练” “人人得到发展”的阅读教学新途径,形成有效提高学生自读书、会读书能力的课堂类型和课堂结构,初步形成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自主教学新模式。我在讲授《大江保卫战》一课,学生质疑提问:“为什么人民子弟兵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而与咆哮的长江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呢?”由此,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索,热烈讨论,在分析当时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危急情况后,学生们明白了如果解放军子弟兵不与长江搏斗,那么肆虐的长江水就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当时万分危急,突出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精神。学生们就在不断思考和寻求答案的过程里,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深入探索的兴趣。 我觉得孩子们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真是难能可贵。在学生的发言中,每个人都在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充满了活力。
  三、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 “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1.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习价值。为此,在组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启发生成问题。三是结合课后习题,归结重点问题。
  2.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在小组交流中自行解决;对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特别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一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二是借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助性材料来分析问题。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例阐释。四是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还是要求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3.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2)接龙式。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通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即时筛选或优化重组,提炼出覆盖面广、有思考价值、有穿透力的研究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二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好交流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不至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秩序,重视巡视指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合作学习,都有所收益。
  四、讲究教学艺术,激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认识理解水平和知识驾驭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尝试中,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须加以引导,予以拓宽,引申,激活;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
  课堂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中下等生,稍不适往往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失去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当然提不起学习兴趣了。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灌云县下坊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有的只是被动的吸收,学生是数学课堂一个个被动的接受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遇到较厚淤泥、流砂层很容易涌砂坍塌无法成孔;通过坚硬致密微风化岩层施工进度缓慢。主要陈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提升,并逐渐开始追求智慧化、科学化、效率化和规律化。而课堂不仅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摄取新知识的天地,更是在提高教学效率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墨守陈规,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要学会把它抛弃掉,而对于其优点我们则要学会吸收采纳,我们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引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高效活跃的英语课堂。那么
寻求美学的新话语──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颜翔林人类的理性思维及其精神文化的存在意义即在于不断寻求新的话语,获得否定性的新的存在形式,从而为文化发展开拓新的道路。美学由80年代的一度兴盛而转变为90年代的沉寂,其根本性原因之一,即在于它缺乏不断寻求...
房屋渗漏是建筑工程主要质量通病之一,而室外伸缩缝处由于其分布散乱、工程量大、类型多样等原因造成室外伸缩缝的防渗漏处理难道很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发生室外伸缩缝处渗漏
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以来,这一课题就已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的目光。英国著名的资深美术史家苏立文教授的《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是这一领域非常重要的著作,最近这部名著已被翻译为中文。
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我是一个例外。我开始学纠写作,年龄很小,说到处女作,对于我来说,就是发表在报刊上的许许多多不成气候的小文章。倒是也常看到有些作家说起早在50年代就在什么什么报刊上发表过什么作品,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是那个状态。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生在数字时代的小学生们从小就接触了丰富的数字产品,他们体验到了这些先进设备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相比之下,传统科学实验室里的一些瓶瓶罐罐们,有时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有的传统实验器材使用起来费时,导致实验效率很低,有的传统实验器材操作过程复杂,导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操作过程上,没有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和得出结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小学科学实验计划中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