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理论知识多,其内容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学生普遍不愿学。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这门课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能否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关系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所以老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学生不仅成为知之者也成为好之者。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采用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多种活动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爱上思想品德。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为人师表,学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新意,语言生动活泼,有幽默感,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认同度就高。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这一内容时,同学们逆反情绪很重,有的同学说:“法律管什么用,某某老师经常体罚我们,还讽刺挖苦我们。”我及时进行正确引导:“看来通过学习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某某老师不懂法,下次他再体罚你们的时候,你们告诉他这样做是违法的,也帮他提高一下法律意识好吗?”同学们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抵触情绪不再那么强烈了。试想,如果我平时也像某某老师一样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经常体罚学生,这一节课的教育会是多么苍白无力,毫无说服力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交流对话,能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二、在课堂上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我认为思品老师可以组织演讲、角色扮演、小品表演、制作手抄报、模拟法庭、游戏等活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培养对思品的兴趣,有助于思想品德教学。例如,在学习宽容的原则这一教学难点时,我让学生表演了新编的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故事。学生精彩的表演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孙悟空最后的一句台词:“师傅呀师傅,你让我宽容她,不知道她还会害死多少人。”表演结束,我问学生:白骨精该不该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该打,接着又问:唐僧错在哪里?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回答,很容易就明白了宽容也要讲原则分是非。之所以能顺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和学生的表演活动是分不开的,正是表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础,是生活的需要,它既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归宿,如果思想品德课不联系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就不会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多联系社会生活,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一方面这些事情学生在电视上、报纸上有所耳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另一方面可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情感。不仅要联系社会生活,而且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通过教学既联系社会生活,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大事,通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件应该如何去做,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联系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激发了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四、寓教于乐,创设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在情境中体验知识,认识事物并获得感悟,激活自己的情感,并以真我的面目参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主体,才能真正产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以小丽和她妈妈一天的消费经历为线索创设了三个教学情境。第一个教学情境是小丽在商场里看到一个书包,十分眼熟,同学小杨也有一个,一看价格四百多,小丽也要求买一个,这时妈妈会怎么说?学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很容易进入情境,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消费时不能攀比、盲从,不能浪费金钱,在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经济实用的商品,要学会理性消费。第二个情境是在電器柜台,小丽想买一台复读机学习外语,复读机用电池的价格便宜些,用电源的价格贵一些,小丽该如何选择?同学们也有过类似的购物体验,因此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帮小丽出主意,给出建议,提倡绿色消费。第三个情境是午餐时间到了,小丽说难得出来一次,小丽要到高档饭店好好享受一下,妈妈根据消费预算提议去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你认为小丽该去哪里吃饭?学生积极讨论得出消费经验。这三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很新颖,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到情境中体验去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五、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也成为未成年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互联网资讯丰富交互性强,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就某个问题上网搜集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国情时,我让学生将在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果的资料制作成电子手抄报发到老师的邮箱里。这一次的网络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学生的电子手抄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制作精美,这说明学生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材料,积极参与学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因为学生喜欢网络学习,所以才会把这次的作业完成好。所以思品老师要借网络的东风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爱上思想品德课。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期刊
当前农村中学的历史学科教学,依旧沿用的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整个课程的气氛也较为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笔者就围绕农村中学历史主体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地探究,总结了一些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但主体意识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发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了很多劳动,却是“广种薄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自由与规范相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淡化了文体规范要求,淡化了习作技能要求,强调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表达,让学生写放胆文,是为了防止过往一味强调文体类别,追求写作技巧造成学生习作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
期刊
行为魅力是指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教师行为魅力塑造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自我塑造是最根本的途径  要塑造教师理想的行为魅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进行自我塑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教师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就不可能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学识魅力。努力培养堪
期刊
农村孩子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语句不通顺、壮话连篇等毛病,有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甚至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农村孩子生活面窄,见闻、阅读量少等原因所致。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作文能力,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着重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前奏,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心理保证;赞美是一种鼓励,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平时的作文批改宜打高分,讲评作文时多鼓励,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作
期刊
汉字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和精华。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的美好传说,再到古老的甲骨文,青铜时代的金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小纂,经历了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的标准字体隶书,又到楷书、行书汉子经历了六千年的变化。学汉字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汉字与文化。从文化角度入手,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从形象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从汉字中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结合本人在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抓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我从体验学习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把教给学生知识的结果转变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从中感受、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当前新形式下教师的一个重要挑战。  
期刊
概括地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采用一定的分组标准,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任务给定、组员激励、互相评价等手段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初步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小组学习的互相沟通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易产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