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外二首)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下雨的傍晚
  听雨滴敲打瓦片
  没有行色匆匆
  没有喧闹声声
  只有带着香味的袅袅炊烟
  看青阶流水
  看青苔蔓延
  看小鸟躲雨
  看小鱼飞天
  这个潮湿的雨季
  没有离合
  没有悲欢
  过客
  你不过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所以
  你来的时候我欣喜
  你走的时候我淡漠
  这一路
  会有太多的萍水相逢
  你不必因我改变航向
  而我也不会太过执着
  就像这寂寥的夜空
  我更愿意保持几万光年的距离
  看你阴晴
  看你圆缺
  假期
  假期一轮又一轮地流过
  却哪儿也没去成
  没去过草原牧场
  没见过天山雪莲
  没赏过奇峰飞瀑
  沒骑过大漠骆驼
  这一生
  想去的地方不成行
  想见的人不敢打扰
  总在暗下决心
  却又临阵退缩
  等到白发苍苍的时候
  定会怨恨自己这一生的犹豫不决
  作者简介:李涛,男,江苏连云港人,现就职于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徐圩投资公司。有多篇作品发表于报刊。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风景摄影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而从事新闻摄影近30年的资深记者崔益军,退休后转战旅行摄影。面对大美风光,他如何用媒体人的敏锐拍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探索旅行摄影更深层次的意义?且听他的自述——   我做了近30年新闻摄影记者,与人打交道,拍的也大都是人物照片。从《解放日报》到《申江服务导报》,从文化界到教育界,虽然拍摄的题材一直在变,但那颗热爱摄影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前些年,趁着阳光正
期刊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文艺创作、视听空间,才能正本清源,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犧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舍本逐末了。一段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影视艺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影视剧的创作对我国民俗文化愈加重视,在许多影视艺术中都融合了民俗文化,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新载体,也积极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探究影视艺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影视艺术 民俗文化 互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呈现了我国民俗文化,使得我国民俗文化愈加为人们所熟知,获得了更蓬勃、持久的生命力。民俗文化是传
“三活”艺术家,即被称为“江南活武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被称为“活美猴王”的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被称为“在世活关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盛麟。   盖叫天出身贫寒,幼年即被送往戏班学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他并不满足于此,主动学习书法、古典诗词,并将书法、诗词中的奥妙变幻融于自己的艺术中。他更有一个习惯,即有空时就到野外观察动物的变化,尤其喜欢观赏苍鹰单足独立于山顶和其在空中的飞翔盘旋,只
期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这位老师该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家庭这所学校该创设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能给孩子以足夠的正向引导呢?  给孩子以“鱼”,还是给孩子以“渔”?这是非常考验家长智慧的一个选择题。不同的育儿理念造成不同的教育结果。  选择亲自拼命给孩子“以鱼”的家长,他们生活得特别累,最后还把孩子娇惯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而选择“以渔”的家长,经常给孩子创
期刊
上译厂的辉煌无奈早已成为过去,过去了三十年,然我知道有一些影迷对上译厂的这份情结依然不离不弃,他们至今依然牵挂着上译厂的故事、上译厂的人。而后来居然又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或受网络、或受父母的影响加入了这个行列,说真的,我如同又在做梦了。   初夏那会儿,去了一次天津。本无接受采访的项目,还是糊里糊涂被他们逮住了。那位精明的主持专挑一些棘手的话题向我提问,不过也蛮好玩的。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佐罗”之
期刊
记得当年问过老爷叔刘琼:电影厂介许多出名个地下党,倷当时辰光晓得伐?   老爷叔回答我:“哪能勿晓得,伊拉一是居无定所,今朝钱家塘明朝盖司康公寓(淮海中路1202号)。二是呒没钞票辰光一日天三只大饼过日脚,有了钞票请侬霞飞路吃咖啡……”   “居无定所”我晓得眼,秦城监狱出来于伶老师畀我看过一张上海地图,上头斑斑点点圈出了伊当年同柏李老师两家头蹲过个场化,于老师讲:“打一枪换个地方。”每当接到
期刊
文学,是民族的一种精神现象。诗,当然地属于文学。诗,在我们的身边冷静地存在着。  对于当代诗歌的写作,我视其为诗人一次次秉烛夜游的精神历程。这样的“夜游”是不轻松的,因为诗人在背负天空的同时,更肩负了来自诗歌本身的责任。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在黑夜里,他所看到的不单是俗世的种种,更多的是触及人类生存的安危,精神的扩张或萎缩。我曾在《一个秉烛夜游者》里写道:“必需的夜游,使你无法离开一片烛光安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