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红色基因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当年问过老爷叔刘琼:电影厂介许多出名个地下党,倷当时辰光晓得伐?
   老爷叔回答我:“哪能勿晓得,伊拉一是居无定所,今朝钱家塘明朝盖司康公寓(淮海中路1202号)。二是呒没钞票辰光一日天三只大饼过日脚,有了钞票请侬霞飞路吃咖啡……”
   “居无定所”我晓得眼,秦城监狱出来于伶老师畀我看过一张上海地图,上头斑斑点点圈出了伊当年同柏李老师两家头蹲过个场化,于老师讲:“打一枪换个地方。”每当接到地下党通知,于伶老师就赶紧转移,一趟趟搬家:南市万竹小学梦花街、和兴里、蒲石路(石门一路)蒲石里、城隍庙泰安里、格罗希路(延庆路)好房子……有一年竟然搬了十六次家,平均一处地方住勿满一个号头(月),于伶老师同柏李老师两家头拎两只皮箱就实梗搬过来搬过去。伊讲,租界里搿点好,呒没户口簿身份证,警察也勿来上门查户口。二房东看见侬长衫西装带两只大皮箱,只要房租先付脱,总归让侬蹲进来,顶多敷衍伊两句“做生意……寻生活(找工作)。”半当中走脱伊也勿管,勿会去巡捕房报告,反正房租已经收好。比比今朝电视剧里厢地下党革命家个生活啊有介浪漫?我也讲勿出。
   讲回到霞飞路(淮海路)吃咖啡,搿是交关有小资情调,电视剧里拍出来勿要忒有味道。
   老爷叔刘琼讲:“勿是咯,迭个是伊拉个工作!当年咖啡馆里几个圈子里个人聚了一道,讲个总归是两个题目:
   一个是哪能拍好一部电影;
   一个是哪能拍出一部好电影。
   看看松散来兮咖啡一杯,实际上侪是伊拉地下党组织好活动,交关重要……”
   我就讲:“如果我呒没理解错个话,第一个题目是关于影片个艺术性;另一个,是讨论一部片子个思想性,对伐?”
  
   史料记载:1896年,上海有家设了“徐园”里个“又一村”头一趟放映“西洋影戏”。电影登陆上海,距离法国卢氏兄弟发明电影仅仅相隔一年,可见上海当时已经成为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摇篮,以后个历史发展足以证明,呒没上海电影也就呒没中国电影,讲到之前个中国电影,实际上也就是辣辣讲上海电影。当年商业利益驱使,顶多辰光上海有近140家电影公司。当然其中勿少是“皮包公司”,迭些电影公司根本连块木头招牌都呒没,亨不拉打侪辣手里拎个一只皮包里,不过实实在在拍过片子个算起来也将近有40家,可谓群雄并举,百花争妍,奠定了上海电影产业个格局。
   到了1930年,根据党的指示和安排,以鲁迅先生为首的40多位革命文艺工作者在窦乐安路(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秘密举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左联”正式成立之前先有个十二个人的筹备委员会,成员有鲁迅、郑伯奇、冯乃超、彭康、阳翰笙、钱杏邨(阿英)、蒋光慈、戴万平、洪灵菲、柔石、冯雪峰和夏衍(沈端先)。十二人中,除鲁迅和郑伯奇外,全部是党员。当时革命先驱李富春主持党的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大家熟知的潘汉年是党的中宣部联络员,“左联”的纲领草案和发起人提名,经鲁迅审阅之后,是由潘汉年转送中央审查。
   “左联”成立大会通过了“左联”纲领和行动纲领要点,以及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和“文艺大众化研究会”机构,还有创办“左联”机关杂志等重要事项。当时白色恐怖极其严重,成立大会上所有报告、发言侪呒没文字记录。就是鲁迅的演讲,后来登载辣“左联”刊物《萌芽》上的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也是几日天之后由冯雪峰回忆写出,并补充了一些内容,最后经鲁迅审阅定稿发表。由此可见严峻的政治暴力面前革命过程的艰难。
   “左联”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国产电影的进步。1931年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加强了对电影文化运动的领导。由“左联”领导下的“剧联”通过了《最近行动纲领》,要求发展左翼电影运动,明确规定左翼戏剧和电影应当面向工人、农民、市民的基本方针,大力揭露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反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斗争……迭个“行动纲领”的基本精神,暴露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现实的批判性和面向工农的群众性,成为以后进步电影工作者奉行个指导思想,由此摄制了许多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極大的贡献!
   到了1933年初,在瞿秋白的指导下,党成立了“电影小组”。有些史料讲:迭个小组由夏衍、钱杏邨(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五人组成。据于伶老师回忆,“这个小组先是由夏衍、阿英、郑伯奇三人组成,后来又增加了田汉、阳翰笙、娄适夷。”因为于伶老师从秦城监狱回上海第二天早浪我去拜见,柏李老师拿我拖了一边讲:“你不要对他提起过去的事情,一讲起于伶就会激动,血压马上高上去带出许多其他症状来,我实在吃不消了……”我答应了柏李老师并且信守诺言直到于伶老师仙去,迭段史实(还有许多)我无从证实,敬请方家指教了。
   党的电影小组成立个辰光,辣半封建半殖民地个上海滩,迎合小市民庸俗趣味个平庸个粗制滥造个影片造造反反(泛滥),银幕浪充斥了宣传封建毒素、荒诞无稽的色情武打、神仙鬼怪个内容。当时还流行一种“软性电影论”,鼓吹“电影是给眼睛吃冰淇淋,是给心灵坐沙发椅”。可见得要辣辣电影阵地上鲜明地树立起反帝反封建和面向人民大众的战斗旗帜有多少勿容易!“电影小组”抓了四项工作:一抓编剧,自家动手写剧本,帮助进步个导演、编剧修改剧本;二抓影评工作,建立舆论导向;三是输送文学、话剧、音乐、美术方面个进步青年到一些电影公司去,逐步扩大革命力量;四是介绍苏联电影,翻译伊拉个剧本以及理论著作。现在回顾中国电影历史,正是搿些党的电影战线领导人砥砺前进,踏石有痕,取得了当年中国电影个辉煌成就。
   夏衍讲过,“为了站住脚,首先就要掌握电影业务的方方面面,这就有一个学习问题……”夏衍等几位党的电影事业先驱,认认真真坐辣电影院里一边看电影一边用心对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加以研究,建立起对电影艺术的感觉和把握。夏衍还不耻下问,大导演应云卫拍《桃李劫》,伊跟了旁边学剪接。还有一位大导演程步高,夏衍连跟伊两部片子,每日天到摄影棚去看伊哪能拍摄,而且一点一点记落来,实实较比今朝点小朋友学影视制作来得认真。经过实梗努力学习,小组成员就逐渐从外行成为内行,获得了中国电影创作个发言权乃至指挥权,迭个是大家公认个了。    大家侪晓得:“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为了推进左翼电影运动,“电影小组”成员就動手写剧本,还动员了一批进步作家,一道为几家有社会影响的“明星”“联华”“艺华”公司写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高水平个剧本,然后拍出片子来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相当大个轰动效应。比如夏衍当时就创作了《狂流》,改编了茅盾小说《春蚕》,还有直到现在电影资料馆里还看得到片子个《脂粉市场》《压岁钱》等剧本。阿英创作了《三姊妹》,同郑伯奇合作了《盐潮》《女儿经》。田汉创作了《三个摩登女性》,阳翰笙写了《铁板红泪录》,还有沈西苓的《十字街头》,蔡楚生的《南国的早春》等,迭批剧本拍成电影荡涤了当时银幕上个一片乌烟瘴气,畀上海观众眼目一新个感觉,宣告了左翼电影个到来,也畀当年上海一大批要求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一个鼓励,文学艺术尤其电影,可以追求艺术上的精湛,也做得到思想内容的深刻表现,迭个影响是十分深远而且难为可贵的。
   关于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个影片《狂流》,可以写一部专著。片子是描写“九一八”事变以后长江流域的空前大水灾,汉口边浪一个村庄里农民和地主斗争的故事。1933年3月5日,明星公司在中央大戏院、上海大戏院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大明星胡蝶、裘稼农、夏佩珍、王献斋几位上台跟第一批观众见面,场面交关大。影片公映之后受到上海和全国的观众热烈欢迎,有点人还看了两三遍。各大报刊纷纷出特辑好评如潮,称之为“中国电影界有史以来最光明的开展”。今朝底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狂流》开拓了当年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道路,自此以后,一批优秀影片涌现出来,一些成就极高的称得上是世界电影宝库的珍品了。
   《狂流》拍摄的幕后,也值得一提,加以研讨。当时明星公司虽然有几位大导演,实力蛮大,也拍过《火烧红莲寺》迭种乌糟糟个大型连台本戏,但是拍摄方法交关粗糙,呒没完整个剧本,用个是当年戏曲界沿传下来的“幕表”形式。正是党的“电影小组”帮助伊拉改变了迭种落后的拍摄方式,《狂流》具体创作辰光,先由导演程步高谈剧本构思,然后由夏衍、阿英、郑伯奇研究讨论,写出了分场景、有表演说明、还有字幕个剧本,再经过讨论、加工,最后夏衍执笔完稿。自此以后,其他影片公司纷纷求教学习,拍摄之前充分准备一个像像样样个电影剧本,中国电影艺术质量可以讲有了一个实质性飞跃!夏衍老前辈谦虚讲一声“立牢脚”,真是功不可没啊!
   20世纪30年代中,辣辣《狂流》迭部片子带动下出了许多好片子,有两部顶轰动,由蓝马、上官云珠主演的《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欧阳予倩编剧,王为一、徐韬导演,王人美、赵丹主演的《关不住的春光》。还有田汉编剧,陈鲤庭导演,黄宗英、沙莉、上官云珠主演的《丽人行》。大家最熟悉的《乌鸦与麻雀》由沈浮、徐韬、赵丹、郑君里、王林谷、陈白尘集体编剧,郑君里导演,更是集中了一批著名演员轮流上场,有赵丹、吴茵、黄宗英、李天济、上官云珠、孙道临、魏鹤龄等等,群星汇集璀璨,迭些优秀影片为中国电影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今天拿出来放映仍然必定轰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了。
  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电影人士得以有机会观摩迭些影片,他们惊讶当年中国电影已经进步到如此高的水平,纷纷表示世界电影史应该补充中国电影这一篇章。在进一步了解之后,他们又得知中国共产党在“地下”状态进行革命运动时,能够引领中国的进步电影工作者获得如此可贵的艺术成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确是绝无仅有的辉煌篇章了。
其他文献
致老爸  儿时,我爬过最高的山  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从小,心中最美的发型  是爸爸的短发  那时,在外公家的我  日子过得很慢  最大的惊喜,就是哪一天  能见到爸妈的身影  爸爸撑满了我理想的天空  种田、测量、书法、打灶,无所不能  村里村外有口皆碑  那时的我,虽不懂什么叫文化  却一心只希望  有一天,能像爸爸一样  做一个“锯树员”  如今,我早已人到中年  岁月改变了一切  也改变了
期刊
摘要 :顾太清,“清朝第一女词人”“清代词后”,善诗词,本文以顾太清的唱和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唱和词的种类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顾太清 唱和词 审美特征  顾太清有词333首,皆收录在《东海渔歌》中,其中,唱和类词作占顾太清全部词作的1/3,数量十分可观。  一、顾太清唱和词的种类  唱和之风在我国古代极其盛行,它几乎是古代文人交际往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顾太清以词著称,唱和词更是必不可少。顾
长久以来,风景摄影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而从事新闻摄影近30年的资深记者崔益军,退休后转战旅行摄影。面对大美风光,他如何用媒体人的敏锐拍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探索旅行摄影更深层次的意义?且听他的自述——   我做了近30年新闻摄影记者,与人打交道,拍的也大都是人物照片。从《解放日报》到《申江服务导报》,从文化界到教育界,虽然拍摄的题材一直在变,但那颗热爱摄影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前些年,趁着阳光正
期刊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文艺创作、视听空间,才能正本清源,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犧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舍本逐末了。一段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影视艺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影视剧的创作对我国民俗文化愈加重视,在许多影视艺术中都融合了民俗文化,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新载体,也积极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探究影视艺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影视艺术 民俗文化 互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呈现了我国民俗文化,使得我国民俗文化愈加为人们所熟知,获得了更蓬勃、持久的生命力。民俗文化是传
“三活”艺术家,即被称为“江南活武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被称为“活美猴王”的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被称为“在世活关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盛麟。   盖叫天出身贫寒,幼年即被送往戏班学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他并不满足于此,主动学习书法、古典诗词,并将书法、诗词中的奥妙变幻融于自己的艺术中。他更有一个习惯,即有空时就到野外观察动物的变化,尤其喜欢观赏苍鹰单足独立于山顶和其在空中的飞翔盘旋,只
期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这位老师该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家庭这所学校该创设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能给孩子以足夠的正向引导呢?  给孩子以“鱼”,还是给孩子以“渔”?这是非常考验家长智慧的一个选择题。不同的育儿理念造成不同的教育结果。  选择亲自拼命给孩子“以鱼”的家长,他们生活得特别累,最后还把孩子娇惯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而选择“以渔”的家长,经常给孩子创
期刊
上译厂的辉煌无奈早已成为过去,过去了三十年,然我知道有一些影迷对上译厂的这份情结依然不离不弃,他们至今依然牵挂着上译厂的故事、上译厂的人。而后来居然又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或受网络、或受父母的影响加入了这个行列,说真的,我如同又在做梦了。   初夏那会儿,去了一次天津。本无接受采访的项目,还是糊里糊涂被他们逮住了。那位精明的主持专挑一些棘手的话题向我提问,不过也蛮好玩的。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佐罗”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