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本文主要对“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
  关键词:师生互动;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学生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观念深处,常常把学生当成知识接收的“容器“,一味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讲和问,却很少顾及学生的议和答,学生的真实思维不是被打断,就是被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阻隔了师生心灵对话的通道,失去了教学诱导的良机。多数数学教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多讨论,教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也很难达真正的“师生互动”。 凭借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下面就“师生互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行探讨。
  1.师生互动,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1.“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真快乐,这样就主动去学习,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1.2.“师生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
  1.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陶冶情操。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真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集体依恋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集体的荣誉感,使整个集体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2.师生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重要的条件
  2.1师生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2.3设置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
  2.4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3.师生互动,应注意的一些因素
  3.1 师生互动的对象。师生互动的对象较多关注优生,差生普遍受到冷落。据一些教师反映,考虑到教学上的方便、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和出于对不同学生的偏爱,他们更愿意选择优生、性格活泼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
  3.2 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基本上还是教师,学生在互动中表现比较消极被动。学生主要是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是互动系统中的主体,学生改变整个互动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教的一方的主体,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等都是由教师设计、实施和监控。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主要还是由教师一方向学生一方发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通过指令、要求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控制。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少有主动向教师提问、驳斥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讨论自己关注的话题的习惯。
  3.3 师生互动的广度。师生互动的广度不够,学生参与人数不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因担心教学失控而宁愿让自己的活动尽可能多地占据课堂时间。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偏向乖巧型的学生;在互动的参与面上,也只是用与个体的互动方式或运用一些常规式的、让学生感受并不深的全体式的互动。与教师进行了良好互动的同学往往因此受到了鼓舞,而没有得到互动机会的同学体验到的则是心理上的一种挫败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偏见,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整个班的学生成绩过早分流。
  3.4 师生互动的深度。师生互动的深度不够,深层次的互动还很缺乏。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进行的主要是各种教学内容上的互动,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知识信息的流通。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安排,这种知识信息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反应。由于互动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容易产生学习上的疲惫感。在互动中怎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认真思考。
  总之,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平等,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善于启发思维,要善于创设情景,使学生乐学、善学、优学。我们也常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尧城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中国人事出版社
  [3]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 《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中国人事出版社
  作者简介:
  韦银幕(1979-),男,壮族,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工作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期,情景化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情景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提升质量;措施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上却充满了无数的荆棘。有些人会志气消沉变得一蹶不振,有些人会因其迷失前进的道路,从而半途而废,也有些人依然奋勇向前,最终看到的是柳暗花明之后的又一座美丽的村庄。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这句歌词用在八年级20班孙琦钰同学的身上最恰当了。下面就来听听她给我带来的故事吧。  还记得一年前我正在上七年级20班第一节
暑假里系统学习了英语新课标,对我的教学确实有很大的触动,让我改变了机械的教学思路,开始用新课标的思路去看待教学。  1、首先,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应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个学期我上了12级五年制学前教育1、2、3、4班,1班和2班是订单班,他们的分数线超过了当地的重点高中线,基础相当好,学习热情也很不
数学教学中,复习是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新课内容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
摘 要:新课程教学如何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首要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新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实践、座谈访问、总结分析,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策略进行实践与探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弱化。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作为或少作
在复杂地层中构筑供水井是一项投入高,风险大,技术要求严格的工程任务。在含水丰富的半胶结泥岩、砂岩、砂砾岩等沉积岩地层,如何做到又好又快地成井,避免孔内事故的发生是供
人们认识陈晓楠是9·ll事件的直播,那时候晓楠刚进入凤凰卫视。  这件事真正让她进入到了一种完全职业的状态,事发当天,晓楠是第一个赶到直播室的。她的第一句话是:“观众朋友们对不起,我没有化妆。”这是她第一次做同声传译,这时候她才发现这个工作何其之难,因而对同样参与传译的郑浩、陈鲁豫“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一个月后在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中,她对布什长达3个小时的讲话进行的同声传译清晰流畅,令同事们瞠目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兴趣培养是关键。精设导语、指导诵读、激活想象、延伸课外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方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离不开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摘 要:本文从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如何在篮球投篮中有效的提高命中率,对于初中篮球教学提高投篮命中率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篮球;投篮;命中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是一大部分同学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许多同学对篮球的热情一直高涨。篮球比赛以合理的得分为首要,其中,投篮优势篮球运动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赛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投篮,本文将对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作出探讨。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着重论述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教学现状;教学对策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透视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而高中生物及其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