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指导写作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许多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常常“咬笔杆”,感到无从下手。一些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备课,在作文课上向学生片面地灌输写作手法。结果是教师费尽了口舌,许多学生依旧是提笔千斤重。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于每周安排的两节作文课来进行作文教学,缺乏“功夫在文外”的意识。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阅读教学这一主渠道,注重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在习作时灵活地运用。
  
  一、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非下工夫学习不可。”学习和积累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学习语言,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语言。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同样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学生理解了语言,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便不能成为自己的语言,习作时,就会胸中无“墨水”,造成辞不达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充分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熏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一些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精彩片断摘抄下来,日积月累,汇成丰富的“百科全书”,再进行诵读,熟记下来,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达到“厚积而薄发”。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广泛阅读课外读物,通过指导他们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或编手抄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借助阅读,学习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针对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创造写作素材,然而却不少人不知道怎样发掘身边丰富写作素材的情况,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再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教《江姐》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向学生简介了江姐的生平,告诉学生江姐的一生虽然短暂,做过的事却很多,课文为了歌颂江姐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着重选取了江姐被捕前及狱中与敌人展开顽强不屈斗争的事迹来写,其余的则一律不写,从而引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质的选材方法;又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我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选材方法来分析课文,使学生在学文时领悟到“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是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出来的”这一写作技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詹天佑成功地主持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这件事来展开叙述,是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詹天佑是我国的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这一中心;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大作家安徒生为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这一大主题,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种寓大于小、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学生学习,只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借助课文教学这一渠道,学生是能较直观地领会和掌握的。
  
  三、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作文写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要力求做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一些优美词句、选材方法、布局谋篇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举一反三,强化训练,使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潜移默化,以达到习作时灵活加以运用这一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读写例话是贯穿阅读和写作的一条纽带。教师要特别重视上好每一堂读写例话课。读写例话不仅是对本单元重点课进行深一层的剖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在充分感知、体验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写作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读写例话中归纳、概括出相关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并及时布置适当的写作练习,使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第12册读写例话“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这两篇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两篇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感人?通过讨论、质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弄清并归纳出“写文章除了可以把事实写清楚,还可以展开合理想象,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具体、更感人”这一写作方法。此外,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弄清“合理想象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想象合理,文章才显得真实感人”这一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拓宽学生的思维,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这一习作,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自觉地把刚获得的理性写作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去。(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学区)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所以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而培养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目的:根据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年龄、性别、牙位、单侧咀嚼的关系,分析楔状缺损与磨损的发病因素,对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要在教学中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想应突出在“全面性”上,立足“主动性”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趣味”二字,讲究“情感性”,注意“能力性”,培养“全面性”。  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目标、内容、项目的确定和制订上,必须符合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發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發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无论如何华丽与拙陋,民间工艺都是时代生活最真实的记录。  由多民族劳动群体在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民
问题情境要引发认识冲突,导出学习兴趣,导出的问题不仅仅在一个知识点上,而且要在一系列“问题串”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不少课堂时间,因此我们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应注意情境的高效性。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东南亚海啸后捐款统计情况的情境,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人数相等,有的捐10元,有的捐1元,班主任想了解捐钱的情况怎么办?学生用总数来表示捐款的情况,然后班主任把自己的捐钱交给第一组的小
群舞《八班教室》简介n  与戏剧梅花奖、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同级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标志着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最高荣誉。舞蹈《八班教室
期刊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智能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活动。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稳定而深厚的感情,就不会视作文为重负,而会乐此不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从而有效驱动学生倾吐感情,形成爱写、想写、能写的稳定而积极的心理。    一、诱发学生的情感外泄    情感的根需连接于生活的每一寸沃土。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人一事,均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大千世界,纷
钛金属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如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固定义齿冠桥、正畸弓丝、牙种植体等。高温铸造后的纯钛表面有较厚的硬化层,需经
目的: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光谱仪(EDX)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仪(PSDA)对齿科三种材料的研磨粉尘颗粒进行表面形态、元素组成及粒径大小分布的检测,应用该研磨粉尘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对象直接、整体的感受,是人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它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著名诗人郭沫若曾说: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做起很重要。可见,低年级起即注重儿童语感的培养对日后儿童形成良好语感、开启智慧阅读之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唤醒儿童阅读的感情,激活儿童阅读的状态,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语感,开启儿童智慧阅读之门呢?笔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