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班级组织的完善、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孩子的认知空间,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对班主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利用学生资源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是展示学生风采、提升学生能力、减轻班主任负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主题班队 活动 师生
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非常多,我们完全可以在平时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实现班主任和学生的双赢。
一、主题班队活动要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
我校全面普及“新基础”教育,这让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新基础”教育强调“形成生命成长的全程意识,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行关注。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应该仔细回顾上一学期学生发展状况,有哪些问题还没解决?这学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什么特殊性?他们在本学期能力方面应该有哪些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这学期的学情,是我们需要重点努力解决的方向。我们根据学情来确定本学期的学生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这学期既定的几个目标,需要具体的班级活动和班级常规管理的支撑。所以,我们要从系列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和班级的岗位设置、班干部与部门的设置中来实现。举个例子来说,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已经有了更明显的自主意识,对老师和家长的话学会了分析,开始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低中年级的一些教育方法在学生身上收效越来越小。我们班外来打工家庭的孩子较多,在整个班级中占1/3左右,行为习惯较差。学校改造后教室里新添置了许多设备,卫生间也采用单独的隔断,这对学生的在校行为是很大的考验。所以由学生自主开展班级管理和主题班队活动,以及行为习惯的强化教育成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二、主题班队活动的策划要有整体性、序列性
这学期正值我校将学科活动与班级活动相整合,语数英音体美各学科准备了丰富的学科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我们五年级班主任将这些活动加以梳理,整合上面的学情后,对本学期的主题班队活动进行了整体性规划。我们对这些学科活动的前沿和后续进行开发,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技能和方法、知识储备等各方面发出挑战。我们设计了《星光闪耀》系列年级主题班队活动。9月“舞动之星”,10月“炫彩之星”,11月“梦想之星”,12月“活力之星”。每月评出年级的魅力之星。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同时为孩子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螺旋式上升铺设了桥梁。
在9月“唱响东小”活动中,前期,我们开展了《我心唱我歌》活动,孩子们积极选曲,《萤火虫》《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等各小组的表演异彩纷呈。后来确认了我们班唱《萤火虫》,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孩子们对于自己选的歌曲很有兴趣,自主地带来MP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必选歌曲《希望东小》歌词比较多,如果只由老师来负责检查歌词的掌握情况,无疑是很繁杂的。而责任分到小组之后,小组长负责本组的5个同学,利用中午或者体活课的时间8个小组赛一赛,歌词记住了,小组的同学更团结了。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参与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很多孩子大胆地在舞台上表演,那么活动就是成功了。
三、主题班队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发挥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
主题活动是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呈现、自我发展的舞台。但并非不需要老师的介入。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进行动态的调整。各小组资源的呈现形式、交流时的对话、情感表达及互动游戏等都是需要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指导的。
本学期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和综合实践整合进行的“手牵手”活动。孩子们为了给一年级的孩子辅导队知识而忙碌,为了教一年级的孩子们系红领巾而练习,热情地给一年级的孩子讲授游戏规则时的专注态度让我动容。活动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们表达心声的载体。
在活动中其实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个组的孩子们急于去宣传,没有征求综合老师的同意而去一个教室讲授游戏规则。这个教室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老师在指导几个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就准备开始讲了。所以综合实践的白老师马上带孩子们回教室,讨论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另外我们中午进低年级教室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孩子们一起讨论,之后提出跟班主任老师预约等方案。正是白老师的及时介入,把第一组遇到的问题放大,成为班级活动前进行预设的一个资源,学生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学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所以,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孩子们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在活动中,老师的智慧受到考验,也能够受益于同伴的经验,积累自己的组织活动的经验。
班级的管理的确很麻烦,但还是有途径可循的。通过学生的主题班队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正如袁文娟老师的育人理念所表述的,倾听儿童心语而生出教育敏感,倾心于儿童工作而开始快乐旅程,倾力儿童发展而获得成功和幸福。
关键词 主题班队 活动 师生
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非常多,我们完全可以在平时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实现班主任和学生的双赢。
一、主题班队活动要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
我校全面普及“新基础”教育,这让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新基础”教育强调“形成生命成长的全程意识,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行关注。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应该仔细回顾上一学期学生发展状况,有哪些问题还没解决?这学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什么特殊性?他们在本学期能力方面应该有哪些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这学期的学情,是我们需要重点努力解决的方向。我们根据学情来确定本学期的学生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这学期既定的几个目标,需要具体的班级活动和班级常规管理的支撑。所以,我们要从系列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和班级的岗位设置、班干部与部门的设置中来实现。举个例子来说,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已经有了更明显的自主意识,对老师和家长的话学会了分析,开始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低中年级的一些教育方法在学生身上收效越来越小。我们班外来打工家庭的孩子较多,在整个班级中占1/3左右,行为习惯较差。学校改造后教室里新添置了许多设备,卫生间也采用单独的隔断,这对学生的在校行为是很大的考验。所以由学生自主开展班级管理和主题班队活动,以及行为习惯的强化教育成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二、主题班队活动的策划要有整体性、序列性
这学期正值我校将学科活动与班级活动相整合,语数英音体美各学科准备了丰富的学科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我们五年级班主任将这些活动加以梳理,整合上面的学情后,对本学期的主题班队活动进行了整体性规划。我们对这些学科活动的前沿和后续进行开发,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技能和方法、知识储备等各方面发出挑战。我们设计了《星光闪耀》系列年级主题班队活动。9月“舞动之星”,10月“炫彩之星”,11月“梦想之星”,12月“活力之星”。每月评出年级的魅力之星。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同时为孩子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螺旋式上升铺设了桥梁。
在9月“唱响东小”活动中,前期,我们开展了《我心唱我歌》活动,孩子们积极选曲,《萤火虫》《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等各小组的表演异彩纷呈。后来确认了我们班唱《萤火虫》,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孩子们对于自己选的歌曲很有兴趣,自主地带来MP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必选歌曲《希望东小》歌词比较多,如果只由老师来负责检查歌词的掌握情况,无疑是很繁杂的。而责任分到小组之后,小组长负责本组的5个同学,利用中午或者体活课的时间8个小组赛一赛,歌词记住了,小组的同学更团结了。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参与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很多孩子大胆地在舞台上表演,那么活动就是成功了。
三、主题班队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发挥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
主题活动是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呈现、自我发展的舞台。但并非不需要老师的介入。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进行动态的调整。各小组资源的呈现形式、交流时的对话、情感表达及互动游戏等都是需要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指导的。
本学期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和综合实践整合进行的“手牵手”活动。孩子们为了给一年级的孩子辅导队知识而忙碌,为了教一年级的孩子们系红领巾而练习,热情地给一年级的孩子讲授游戏规则时的专注态度让我动容。活动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们表达心声的载体。
在活动中其实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个组的孩子们急于去宣传,没有征求综合老师的同意而去一个教室讲授游戏规则。这个教室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老师在指导几个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就准备开始讲了。所以综合实践的白老师马上带孩子们回教室,讨论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另外我们中午进低年级教室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孩子们一起讨论,之后提出跟班主任老师预约等方案。正是白老师的及时介入,把第一组遇到的问题放大,成为班级活动前进行预设的一个资源,学生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学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所以,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孩子们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在活动中,老师的智慧受到考验,也能够受益于同伴的经验,积累自己的组织活动的经验。
班级的管理的确很麻烦,但还是有途径可循的。通过学生的主题班队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正如袁文娟老师的育人理念所表述的,倾听儿童心语而生出教育敏感,倾心于儿童工作而开始快乐旅程,倾力儿童发展而获得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