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手型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互相综合的活动,演奏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技术,而手型手指的基本功练习是钢琴入门阶段的基础,也将贯穿在整个钢琴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钢琴学习和对钢琴的理解与态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为此,本文分别从基础中的基础、手型手指特点、手指独立性培养和手指基本弹奏动作几方面进行了基础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手型手指基本功练习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大量的人们在学习钢琴,可有所成就的比例少之又少,大部分家长与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程度去,去适应社会考级,甚至要求速成。如果老师真按照这类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要求教学,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基本功练习的欠缺,以致根基不稳。一番阶段性练习过后,教师却无法引领学生进入更深的层次,使很多学生不得不遗憾的终止了钢琴的学习。因此,手型手指的基本功练习对学习钢琴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一、钢琴学习中手型手指基本功的相关阐述
  弹钢琴的手型,是几百年来人们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在学习中要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如果手型过于固定,死板,也会产生另一种偏向,因而对手型的要求也必然更自由。有一个好的手型,关键是指掌关节五指指关节的站立。手腕与黑键键面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掌关节站好并略突起,使手掌成拱形。保持手型,主要靠大指和小指的支撑,这两个手指的形状和位置不同于其它手指,大指短而粗,小指细而小,它们都位于手掌的外侧,容易躺着触键,致使手型七扭八歪。如果它们能站好,那么基本手型也就容易保持。
  客观上讲,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型。“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行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重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又非常强调培养一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键盘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一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符合人手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也就是人类最放松时的手型,比如睡觉时手的形状)。于是,我们把这样一种手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可视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希望家长们了解这一点,不要把某种手型,或者说某种基本手型视为一种绝对的东西,认为只有某一种手型才是正确的。
  二、儿童学钢琴常见的困难与对策
  儿童未经训练的柔弱小手在不具备弹奏需要的肌肉能力时、极易形成弹奏手型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对种种不良手型,不在此一一例举。概括起来,不良的手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一关节)和掌关节(通常叫第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害是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以后会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
  其次是出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生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卷曲等。这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生硬和能量的浪费。
  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来解决。用一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相。手指也是一样,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并真正得到了巩固。
  1、如果孩子掌关节凹陷,可把一只乒乓球放进丝袜中,绑在孩子手上(球在手心部位)再弹琴,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成效。
  2、让孩子双手十指相对作抱球状,每对手指不停地做分开、相碰动作。(但手指必须是自然弯曲状)。
  3、也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将双手分开平放在桌面上,十个手指不停的轮番敲打桌面,也能达到训练目的。
  4、找一些简单抒情、指法不太复杂的乐曲慢速弹奏,要求孩子弹每个音的手指动作都要达到标准要求。
  三、培养手指独立性,适应钢琴弹奏的需要
  钢琴演奏的基础是手指,手指的基础在于手指的独立支撑,手指的支撑是站立式钢琴弹奏的基础。长期的教学实践与观察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或者学生没有把手指支持的训练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以至于为日后的演奏带来很多的问题和麻烦。我认为在钢琴入门阶段,手指的独立支撑训练要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作为一个专项予以足够的关注。手指的支撑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手指是支撑手臂的支架,但手臂又是身体传导力量的桥梁,他们相互作用并牵制着。以下是对每个手指的逐个分析:
  1指的特点,有些学生弹一指时掌关节不能支撑,一承受重力就会塌陷,必须加以纠正,通过外力让关节凸出。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肌肉能力增长了,慢慢可以恢复。这个阶段切不可急于求成,无所顾忌地错误训练。
  2、3指的特点是比较有力,但第一关节比较薄弱,容易塌陷,所以要十分注意。
  4指是最不灵活的手指,力量比较弱,未经训练的4指往往依赖于其他手指,不够独立。如忽略其特征而非不断加以纠正,力度便无法集中。所以,在练习中要坚持正确的锻炼,并给予特殊的关注。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5指是最为柔弱的手指,支持力最差,所以我们见到很多学生都是让5指躺着弹奏,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指导。小指的关键在于第一关节与第三关节的凸起,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之前把正确姿势摆好,而后坚持几分钟。日积月累地训练后,肌肉的力量增强了,小指的支持问题便迎刃而解。
  五个指的不同特征,造成了它们容易形成不同的毛病,但我们应确信,经过认真训练,不急于求成。完全可以改掉毛病,养成各自的弹奏独立性,使手型规范,以适应钢琴弹奏的需要。
  手指独立了,支撑力强了,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学着在琴键上“走路”了。断奏相当于孩子站稳了,开始迈步的时候。抬脚相当于提腕,提腕的力量来自于手臂的肌肉,手腕要习惯放松,手臂手腕要协调,接下来就是降落的过程,自然地降落。降落后的手指保持的姿势就是前面提到的独立。弹琴的手指独立地支撑,做好基本的手型。这个过程非常关键,一定要体会手指的支撑与肩、肘、腕以及身体的放松。必须完全达到要求,才可以继续以后的课程,不可急于求成,这个阶段是基础阶段,一旦形成不好的毛病,便很难改变。
  四、结语
  孩子弹琴时手型不标准并且很难纠正,或是纠正后又不能保持,几乎所有学琴的孩子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初学钢琴的早期,就应注重正确手型的训练,如果让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便会根深蒂固,即使日后努力纠正获得成功,也难免今后还会在无意间再度恢复,给日后的继续学习和提高演奏技巧造成重大障碍,所以这也是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指骨、肌肉、韧带还都十分柔嫩,缺乏力量,所以作为家长,切不可指望在短期内就能让孩子练好手型。必须要耐心地帮助孩子,不厌其繁地提醒孩子注意保持手型。
其他文献
体艺考生在专业考试结束回到学校后,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较短,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让这些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文化成绩再有所提高呢?这是体艺考生教师所面临的必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教师方面  1.注意安排好复习时间和复习任务  第1轮复习时间:1月到3月中旬。复习任务:系统复习。复习时学生要以课本为工具,以基础为主线,以考纲为标
【摘要】在幼儿园的课程中,美术活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活动。幼儿园进行美术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进行培养,同时,也是幼儿对自我进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时期同样也是人类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他们都具有的最丰富的内心世界,可对这个世界的美有着最本能,最原始的反应,所以对他们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重大意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比较明确的病因有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中风后果,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且由于人们
学生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并且是否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它的根本是:只有学生能看懂音乐符号,他才能热情地走进音乐,去体验音乐和实践音乐。这个问题在普通中学音乐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特别在歌唱模块中显得比较突出。对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师资等各方面的因素,大多学生音乐能力比较薄弱,90%以上为零起点,这给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
【摘要】面对严峻的高考,和繁多的功课以及家长期望过高的压力,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而对于美术生来说,更是压力巨大,同时,对美术辅导老师也是一种挑战,如何辅导好美术生,让高考稳中求胜,成为美术辅导老师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美术辅导的主要内容出发,并以素描为重点,针对美术高考素描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问题校正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高考辅导素描  一、美术高考的辅导主要内容分析
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就要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笔者在本文中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传统,难实现“教学相长”  我国
【摘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盏灯,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导师,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也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利用情感教育策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对于学生的情感熏陶与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能够为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