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已渐渐地走进中小学课堂,多媒体的利用存在优点也有弊端。分析其利弊,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遨游在语言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融汇整合中,品尝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多媒体;传统教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渐渐地走进中小学课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课堂。农村的孩子对这个“天外来客”感到特别的好奇,老师们也觉得用多媒体上课特有风范,因为它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
  步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进入各中小学课堂,而且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和发展,为学校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许多老师认为只有选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跟潮流。至于录音机、投影仪这类常规的电教媒体好像都已经过时,不值得再去使用。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它永远是为目标服务的,衡量教学媒体使用的好坏不是看其是否高档,是否领先于别人,而在于是否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方便、高效。
  传统教学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是否就能替代传统的教学呢?我听过许多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公开课,发现在整堂课上学生的书本根本没动过,课文内容全投影在屏幕上。不论是出示几个词语,还是一个小习题,老师们都要使用投影仪,把平时用的小黑板置之脑后。一节课学生光顾着看教师在讲台上怎样摆弄多媒体课件,怎样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却不知道自己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一些难题老师也不做深入讲解,只是一笔带过。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学生的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烦琐的单调,只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我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合理有效的东西。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更有甚者,直接将板书投影在屏幕上。众所周知,板书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步生成的,具有可变性。一般而言,主体板书应该一直保留到最后。而不是光靠几张幻灯片就可以代替的。
  当然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便于因材施教,侧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许多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甚至将多媒体教学作为评价一节公开课好坏的标准,这样一来,老师们常常为了上好一节课,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甚至请人帮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课件。不可否认,不少老师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很多优秀的课件,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不少课件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致命的缺陷:(1)不能动态跟踪学生的知识状态和学习背景;(2)不能实时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3)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魅力。许多课件只是生硬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搬到了屏幕上,把原本应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写到了屏幕上,最后再拼凑上几个动画和好听的音乐,一个课件就大功告成了。在教学中,学生只是光顾着看动画听歌,根本没听老师在讲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我不说你也知道。我想,这与我们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授课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授课负担,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听《一夜的工作》一课,对周总理生活俭朴的描写,正是考查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可是有了多媒体,周总理工作的图片一展示,学生的想象反而受到局限。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课堂在多媒体教学的冲击下已销声匿迹了。有了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当然,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弊端,如课件多,画面闪动速度快,学生思考不及时;课件的标准答案过多过死,学生思维受限制;不和谐的音乐还会影响和干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些无不在限制着语文课的教学,但是我们面对新课程、面对多媒体,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应当积极乐观地去接受、去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所做的课件是否符合全体学生,是否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而失去其本身的意义。我们期望的是能让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遨游在语言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融汇整合中,品尝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宏伟乡宏伟小学)
  ?誗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加强学校管理,旨在建立一个稳定、有序、规范的教学环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建立一个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在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方能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学校管理是前提,构建和谐校园是目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足学生学习权利,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把学习真正的当成自己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组织实施综合性学习,就是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英语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英语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组织实施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英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体育系学生因专业特点,英语基础相对其他专业较薄弱些,同时又因为项目本身的国际化特点使得英语的学习显得极其重要.双语教学是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亮点,也是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
人教版7~9年级数学教材的数学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是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的重要课程内容。这些活动课对于尽早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七年级的数学活动课除了肩负上述职责外,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了伏笔,有助于步步实现初中教育培养目
传统艺术形式历来崇尚意境,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悠久写实历史,中国绘画关注更多的是形式意境,以及艺术作品内容本身。所以,油画在传入中国后必然由于其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方式的不
参加教育工作不知不觉快一年了,细细回味一下,期间有苦有乐,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心灵的闪光点,及时帮助他们克服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任教之初的我,学生管理经验归零,脾气有时过激,涵养性较差。我真的不知道我接手的第一届学生,能否宽容我的涉世之初,能否理解我的用心良苦。我粗浅地认为做班主任首要一条就是管住学生。要管住学生,就得先给那些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弥补了课本插图和文字说明的局限性,克服了传统教具的缺陷,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笔者也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提供展示平台等,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新课标》提倡的英语课堂,应该是灵活开放,色彩缤纷的舞台,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出台一系列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后,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创立,尤其是县乡(镇)村,有效的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