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编写思路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堂教学规律和科学概念的内在逻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做中学”活动。通过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为学生形成全面而扎实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见表1)。《倒立的小丑》是準备单元,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册的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最后一个单元《达尔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反思单元,对本学期的探究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提升元认知水平。中间的五个综合探究单元《小小气象员》《动物的特征》《溶解的秘密》《流动的空气》《奇妙的声音》是教材的主体,这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精选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做中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构丰富的科学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体系。
  低年段与中年段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重点对比
  教材在低年段(1~2年级)以“感知科学”为培养主题,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年段(3~4年级)以“认知科学”为培养主题,学生将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8个要素的落实和强化训练的循环过程,以完成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目标在中年段的要求(见表2)。科学探究要素组成的纬线与科学概念组成的经线相互交织,形成本学期科学素养的教学蓝图。
  从表2可以看出,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能力培养重点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表面上看,它与一年级上册的探究能力培养重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相同的,而实际上,这两个年段的培养目标有着层次和内涵上的差异,从低年段到中年段再到高年段,科学探究的难度逐步加深,教材设计在学生科学探究培养方面具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
  低年段与中年段科学探究能力的分析比较
  1.低年段与中年段学生年龄特征的比较
  培养目标的差异是由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低年段的小学生属于前运算阶段,受智力发展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的探究还停留在“感知科学”的层面,多运用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表象,往往只能从事物的一个维度去考虑其形态,难以从事物的本质属性思考问题,所形成的概念也常常是描述性的非本质特征。
  中年段的小学生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方式,能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和抽象的分析,开始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其思维具有形象和抽象兼备的双重特点,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依然要借助于具体事物的支持。
  2.“提出问题”能力的比较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是从发现、提出问题开始的。基于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他们“提出问题”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这句话对学生有三个要求: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他们身边常见的、可接触的具体现象与事物,如学习文具、家居器皿、花鸟鱼虫等,学生对这些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并以此作为思维加工的基础。
  第二,研究的方式是观察和比较,学生还处于低阶思维水平,他们一般从大小、颜色、高度等非本质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表象,获得一些浅显的知识。
  第三,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低年段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总是能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呢”等无穷无尽的问题,教师应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低年段学生的探究行为以模仿、领悟为主,应当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成。
  中年段在“提出问题”方面确定了更高的培养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与低年段相比,对“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有了三个方面的提升:
  第一,教师的角色有了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指导”学生提问题,即教师通过教导、示范等方式,引领学生围绕教学任务提出预设的问题。而“引导”中的“引”,有启迪、开导的含义,比如:引而不发,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引而伸之,引领学生深度思考问题,触类旁通。
  第二,学生要知道“科学问题”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问题,如“风是怎么形成的?”“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等等。与文学、经济、宗教等领域的问题不同,科学问题一般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观察,或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等途径来寻求答案,这个过程具有可重复性。
  第三,学生借助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能判断某个科学问题是否可探究。可探究的问题应该难度适中,学生可以正确理解问题中的主要概念,准确把握问题的内涵和指向,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和将要取得的成果。同时,学生需要足够的外部支持,包括专家辅导、场地器材、信息收集等条件,以及人力、时间、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3.“作出假设”能力的比较
  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后,他们需要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作出假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低年段对“作出假设”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简单猜想。除了教师的指导,这个要求还强调了两点:
  第一,假设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可以是已有的经验。经验是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积累的感性知识、方法技巧的简单概括,还没有达到理论的体系和高度,具有不严谨、不全面等缺陷,但经验是儿童探究经历的宝贵财富,可以作为作出假设的重要依据。
  第二,能从某个单一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简单猜想,不需要严格按照“假设”的结构来表述。如“校门是朝东开的”“条形磁铁的中间磁力最强”等,这些猜想不需要陈述理由,表达形式也简单直白,结构中不含条件、结果等部分。   中年段在“作出假设”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相比低年段的能力要求,明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生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纳入作出假设的依据范畴,而且要从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可验证的假设,假设的表述形式更加规范。如第三单元《溶解的秘密》中“50毫升的水里,只能溶解有限的盐”,是从事物产生的原因的维度作出假设;第五单元《奇妙的声音》中作出的假设“如果不用棉线串起纸杯,我们就听不到对方发出的声音了”,则是从现象发生的条件作出假设。
  中年段培养探究能力的策略
  1.鼓励学生高质量地提问
  学生学习的最初动机来自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疑问。高质量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来源于社会和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二是科学类的问题。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强的特点,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教师要帮助他们学会分辨什么是科学问题,什么不是科学类的问题,引领他们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三是了解自身拥有的研究条件,清楚可利用的研究资源,能自我评测问题的难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引。
  例如在准备單元《倒立的小丑》的教学中,学生观察了玩具小丑的特殊技能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倒立的小丑,大家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全部呈现在黑板上后,师生从中筛选出科学类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析:哪些问题可以在本节课堂上研究出答案?并挑选出合适的问题准备在本课研究。学生的探究活动将沿着问题的脉络持续展开。
  2.作出基于依据的假设
  科学的假设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经验建立的。作出假设的意义在于明确研究的目标,聚焦研究的对象,师生将围绕假设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验证假设的真伪。只有在学生理解了假设的含义后,教师才能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否则,探究就缺乏目的性。在第三单元《溶解的秘密》中,学习“溶解的快慢”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搅拌对物质溶解的快慢有什么影响?说说你的假设和理由。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和肯定学生作出的有依据的假设,不要提前给予“对”或“不对”的判断,因为这只是学生基于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初步想法,他们还不能判断其对与错,有待于师生通过后续的观察、实验来验证。
  3.注重反思评价
  中年段的评价旨在检测探究效果、引导探究方向,促进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在研究结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并演示他们的研究过程与结论,让其他学生有机会提问,审查证据的真实性,挑出论证中的逻辑错误,指出结论表达中的问题,等等。在反思单元《达尔文给我们的启迪》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达尔文提出了什么问题,作出了怎样的猜想和假设?他是怎样提出这些问题和猜想的?本学期我提出过什么问题或猜想?我提出这些问题或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在技能学习和团队合作方面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科学概念的建构与原来相比是否有所提升,这些回顾与总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改进探究策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其他文献
不管是兼职科学课教师,还是专职科学课教师,不管是刚刚接手科学课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执教科学课的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要当好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通晓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具有什么样的素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新课程运作系统的构成以及小学科学教师在新课程运作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单元概述  绝大多数二年级学生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然而,学生的这种认识是常识性的、概括性的、观念性的,他们对地球家园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具体化。《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理解和认识:  1.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  基于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学生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说明地球提供的具体资源及资源的作用。他们有了这些具体的
近期,笔者对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沈宁执教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测量力的大小》的第一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视频进行了认真观摩,受益匪浅,
科学实践这个概念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其内涵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理解、实践、体会。在准备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之前,我仔细阅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
通过不同掺量石灰石粉或相同掺量不同细度的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进行比对,得知石灰石粉掺量在10%时使用效果最佳,随着石灰石粉细度越细
<正> 值此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基本建设投资与再生产现论的关系,作为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体会,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 一、基本建设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再生产?马克思下了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他说:“生产过程不问它的社会形式如何,总必须是连续的,要周期不断地重新通过相同各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浪费,它也同样不能停止生产。所以,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只要是不断联系中,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流通来看,便同时是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619页)
在走进户外之前,不妨先做一些特定的练习活动来培养情绪,然后再去观察、记录和思考。以下是几个建议:独自一人或与其他人一起集中讨论“什么是自然观察家”。思考自己做自然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通过学习,对那些新鲜、有趣、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这时的注意及兴趣基本上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常常需要不断刺激与启发,所以一年级科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有计划、巧妙地启发孩子对周围的自然事物的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把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
支架式教学的思路对于科学概念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提供一定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柠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